第96頁
至于插花什么的,王女士就更不懂了,自己在家拿個大剪子隨便瞎剪過,但那主要是為了插瓶方便,剪剪花莖修修葉子而已,可稱不上什么花藝。 所以呢,王文英對這花藝課還是抱著很濃厚的興趣和期待的,雖然最終目的是想多了解下開個花店,但是想也知道要開個掙錢的花店可不容易,就算在這兒學成了不能開店吧,好歹能學會怎么插花怎么養護常見花草,這樣家里的那些盆栽們也能活的更久一點了。 抱著這樣樸素rdquo;念頭的王文英女士每天都會提前到達培訓班,沒事就跟老師同學們聊聊天交流交流,班上十幾個人,除了那兩個一看就是退休后來學習打發時間的老閨蜜外,還有幾個和她年齡相仿的家庭婦女,剩的就是些年輕姑娘小伙子啦,雖然主要是女性,但是也有男生三兩只呢,這些年輕人基本都是沖著日后開店掙錢來的,大家相互交流交流也不是個壞事。 說起來培訓班,王文英以前還以為就是交錢學學插花就好了,這次自己想學了,才發現原來課程什么的一點不比那些孩子們的學習輔導班簡單呢。 人數上呢,分大班小班教學,也有一對一指導的;學習時長呢,有幾個星期也有幾個月的;課程設置上針對不同的顧客群體,還分為什么婚慶班、開店班,開店班又細分為綜合班、高級班、精品班,還有什么全能班,這個其實就是一條龍既開店又做婚慶派對的;除此之外,還有早晚班之分,當然啦,班級設置不同,收費也不一樣,從一兩千到六七千不等。 這林林總總的班級設置當初可是把王文英看的眼都暈了,也不知道像她這種情況應該選個什么班才好,斟酌來斟酌去還是選了個綜合班了事,反正按照介紹是適合想要開個普通花店或是單純學點花藝的人的,主要是兩千出頭的學費還在王文英的承受范圍之類,就算學不成,這錢打水漂就打水漂了也不是太心疼,要是選個高級班精英班之類的,到最后發現不合適或是自己又換了念頭了,那不是浪費么。 為了把這學費給掙回來,咳咳,為了把這花藝課給上好了,王文英女士上課期間從沒遲到早退過,還帶了個小本子記個筆記什么的,不光上課的時候按照老師教的上手練習,這回家了也不忘鞏固呢,就是剪起來咔咔幾下子就沒了,實在是浪費,只好每次去花市多買點回來養著以備不時之需了。 在她學藝期間,李家的花花草草就沒斷過,家里天天花香不斷,王文英還送了不少給關系好的鄰居們,當然了,是挑好看的送出去的,有那修剪好之后實在不怎么樣的都默默自家留著了。 王文英的花藝課正上的一身勁頭的時候,轉眼國慶節就到了,初次離家上學的李婧也要從帝都回來過節了。 平時忙忙叨叨的沒覺出來,這孩子一下子說要回來了,還真是有點迫不及待想早點看到呢,雖說自開學到放假滿打滿算也沒到一個月時間,中間又隔幾天就通電話視頻,只是畢竟不是真人不是,看得見摸不著的,總是讓家長放心不下。 王文英這頭知道了李婧回家時間,就找培訓班老師商量著調整了上課時間,準備先往后挪一挪,不行就到節后孩子走了再說,好在培訓班嘛,反正是按照課時來的,只要不是三天兩頭地調課并沒什么問題。 這可是國慶小長假,有七天呢,再加上學校給大一新生提前放了兩天,湊一起就有九天的假期了,王文英打算給女兒好好補充下營養,在家里陪陪孩子,要是想要一起出去玩什么也是可以的,要是孩子自有安排不用cao心呢,她再照常去上課好了。 王文英夫妻倆本來還私下里cao心了一番孩子回程的交通問題,以前從沒單獨出過門,真是有點擔心她到時候出什么狀況,早早地就開始在電話微信上各種叮囑,早點買票啊東西看好啊在路上不要跟陌生人隨便說話什么的,拉拉雜雜各種不放心地囑咐了一大堆。 結果沒想到人家早有準備了,跟李婧同一屆的好幾個都在北京上學呢,這剛入學沒多久其實主要也就是在軍訓,課還沒正兒八經上過幾節,時間松散的很,私下聚會啊逛逛對方校園啊什么的一聯系,倒變熟悉了不少。 這回放假,幾個孩子已經約好一起回家了,男女生一起五六個人,路上也有個照應,李婧如此這般一說,王文英夫妻倆倒是放心不少,雖然人臉對不上,但是名字基本李衛都知道的,記憶中都是不錯的孩子,倒不用擔心會出什么事了。 李婧無情拒絕了李爸爸要去火車站接站的提議,說是自己和小伙伴們一起從火車站走,反正不管公交還是地鐵都有車直達,方便的很,自己一個箱子就拖回來了,再說別人都是自己走,自家老爸要是去接,顯得自個兒跟小孩似的。 這一番有理有據的回絕倒是讓李爸爸一顆無處安放的慈父心腸頗不適應,在家里很不是滋味地嘟囔了兩天,叫王文英女士毫不客氣地嘲笑了一通,還說自己多思敏感呢,女兒不過是不讓接站,就在家里七想八想坐立難安了。 得了,既然孩子回家的事不用cao心,夫妻倆就全副心思準備飯菜吧,這天一大早,兩人就拖個買菜車直奔菜市場而去,這超市雖然方便,但菜市場常能買到菜農自家種的蔬菜,更新鮮不說,口感也比大棚菜要好,李家人都喜歡吃,所以王文英往日也是喜歡早起去菜市場溜達一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