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這小院石家人都知道地址,萬一哪天他們抽瘋又殺回來糾纏咋辦,何況這個地兒親戚故舊的也不少,保不齊就會碰上一二熟人,要是寒暄起來難免會提到石磊的事情,住了三年的地方了,一家人也有許多共同的記憶,繼續呆在這兒,張巧擔心小欣怡容易陷進喪父之痛的情緒里出不來,她當然不是要讓孩子忘記自己的父親,只是孩子年紀還小如果總是想起傷心的事情想到自己家庭的殘缺并不是件好事。 張巧越想越是覺得這兒不是個長久之地,搬家是肯定要搬的,只是搬去哪里卻是個大問題,這要是她一個人,帶著證件帶著錢抬腳就走了,可是有了小孩子就迫使人不得不考慮的更多些了,她喜不喜歡能不能適應呢,有的沒的想了一堆,張巧頗是愁了段時間,今天一個想法明天一個想法,翻來覆去的總拿不定主意,生怕自己倉促之下做出的選擇對孩子來說并不合適。 眼看著再不走要來不及給小欣怡找幼兒園了,張巧這才終于下定了決心帶著孩子搬到巴市去。這一個位于中部地區,一個在西南方向,兩地隔了一千多公里,不說距離遠近,各地的飲食文化風俗環境各方面也大不相同,做出這樣的決定,張巧內心不是不忐忑的,但是猶豫良久,還是決定帶著小欣怡遠離這個是非之地。 巴市一直都在她旅游目的地愿望清單上,但因各種原因一直沒去成,以前旅游帖子社會新聞倒是看了不少,房價低美食多風景好,是個不錯的旅游城市,只是游玩的話好不好的反正走馬觀花體驗不好大不了回去網上發帖吐槽以后再也不去,舉家搬遷卻不好這么隨意任性了。 雖然還是有著各種擔心,但是搬去巴市也并非張巧一時頭腦發熱,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后做下的決定,在她的那個世界,巴蜀地區向來以美食美景美人以及悠閑自得的生活方式為人津津樂道,不僅招徠了大批游客,也讓不少人對當地人的日常生活心生向往歆羨不已。除此之外,更為出名的一點就是當地女性地位在全國各省市之中排在前列,老百姓們開放程度較高,社會更為包容。 作為一個有著年幼女兒的喪偶單身母親,張巧自己可以不在意旁人打量的眼光和可能遇到的各種非議,但是小欣怡翻過年才6歲的孩子,想到她以后也許會因為年幼喪父而被人白眼歧視甚至霸凌,光是想想,張巧就覺得要受不了了。也許是換了個身子的緣故,雖然自己以前是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單身老狗但是一朝當了媽,她的性情就很容易受到影響,這還什么事都沒有呢,倒先被自己腦補的各種社會歧視冷嘲熱諷給嚇得不行。 童年的成長環境對人的一生都影響深遠,如果能夠讓孩子在一個更為溫和包容的環境下健康快樂地成長那實在是再好不過了,因此雖然還有許多的不確定性,兩權相害取其輕,張巧還是決定帶著女兒搬家了,反正孩子還小,要真不合適不喜歡,再換個地方唄,就當旅游了,還能多增長點見聞呢,這樣一想就讓人心里舒服多了。 定下了要搬家,張巧要忙乎的事情還不少,這堆滿了一家三口全副家當的小屋就得好好收拾,衣裳被褥一件件的全巴拉出來,能用的就留著,其他的就放一邊等著送人或賣掉,沒錯,破衣爛衫也是能賣錢的哈,只是這種營生一般也就城中村郊區這些地方容易看到了。 還有鍋碗瓢盆各種日用品孩子的書本紙筆玩具等等,送人的送人,賣的賣,還有些送不掉賣不了的全被送去了垃圾堆,張巧腳不沾地的在家里收拾了兩天才算把這一堆東西給拾掇了清爽,別看這屋子小,東西塞的可真不少啊,兩夫妻又是節儉的性子,沒少往家里囤東西,弄得張巧腰都要折了可算理清好了。 再有小欣怡在旁邊看著,張巧扔一件她要往回撿一件,扔一件撿一件,不管當媽的要處理什么東西,她都要舍不得嫌mama浪費,哎,母女倆跟拔河似的糾纏半天,小家伙才滿心不舍地同意mama把那些不知道放了多久的玩意給處理了。 最后一共收拾出來大大小小的三個箱子兩個包,兩個林林總總被塞滿滿的32寸大行李箱是要提前送去火車站辦理托運手續的,剩的一個雙肩包拉桿箱裝著些日常用品,張巧準備隨身帶著,再有小欣怡也收拾了一個裝了紙巾玩具零食的小背包,方便在車上取用。這些箱包一裝,再送的送扔的扔,往日擠擠挨挨裝滿東西的小屋立刻就變得空曠起來了。 等退了租,和院里的鄰居們道了別,張巧就牽著女兒拖著箱子離開了這住了幾年的城中村了,真的要走了,小家伙倒有些不舍了,在大人眼中,或許這里臟亂差實在不是個居住的好地方,小孩子卻不會想那么多,他們的心思單純又可愛,有爸爸mama有小伙伴,每天的日子就能開開心心的了。 張巧耐心地等著女兒跟這往日的舊居道了別,才帶著孩子趕往火車站,這會兒的鐵路系統方便快捷,1100多公里的路程坐上動車不過五六個小時的事情,說起來遠,其實坐上車吃吃東西看看窗外風景再睡上一覺就差不多了。 九點多的火車,母女倆下午三點就到了千里之外的巴市了,吃了遲來的午飯打個車,四點多鐘兩人已經站在提前租好的出租屋里了。這回當然不是城中村了,張巧早早就在租房軟件上各種比對研究,仔細搜索了一番,才在網上下單租好了這一室一廳家具齊全可以拎包入住的小區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