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書迷正在閱讀:主角每個世界都在報警[快穿]、我成了主神[快穿]、女主覺醒后[快穿]、我不是輸不起[快穿]、戲精大佬們要求真多[快穿]、當我懷了反派的崽、穿成崽崽后萌翻全世界、主角總想和我結婚[快穿]、今天也在努力打臉[快穿]、聽說這個系統八塊腹肌是標配[快穿]
鄭世逢將書籍翻開,指著其中一頁對著沈柔開口問道:“衛王妃可否跟我們解釋下,為何你口中的當場所作之詩竟會出現在這本古籍上。這本詩集一個月前便已在我們江南地區廣為流行,只是還未流傳到京城罷了。而衛王妃您剛才所作的那首詩竟是與非口先生名為詠竹的這首詩只字不差?!?/br> 圍觀的群眾早就注意到了鄭世逢與衛王妃的對話,鄭世逢所說的這些話自然也都入了他們耳中。 有江南士子將非口先生的這本古籍傳閱給了其余士子看,眾人看了皆一片嘩然。 有江南士子在人群中向其他人解釋道:“這本古籍我們江南士子幾乎人手一本,更有甚者,里面的詩詞皆能倒背如流。而這本古籍的作者非口先生是前朝一位隱居深山的大儒,這本古籍之所以能被人發現也是幾個士子去游山玩水時,無意在深山中迷路,這才在非口先生隱居的地方發現了他這本心血之作?!?/br> 沈柔萬萬沒想到竟有人在江南給她埋下了這么一個陷阱,她現在進退不是,一時之間竟是不知該怎么回答鄭世逢的質問。 沈柔方寸大亂,神情慌亂:“我不知道你在說什么?;蛟S這就是個巧合罷了?!?/br> 沈柔也知道自己這個理由牽強得很,但她現在也只能這么解釋了。 衛王爺看到此情此景都懵了,他臉色發黑,目露狐疑地看著沈柔。 三位評委此時還未離開,看到這邊的小插曲,便好奇地走了過來。 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后,白馬書院的院長從一位士子手中接過那本古籍:“原來我江南那位老友在信中說的古籍便是這本詩集嗎?” 院長翻開一看,里面一首詠竹詩確實與沈柔剛才所交的那首詩一模一樣。 他合上書籍,神情嚴肅,但又不失恭敬地向沈柔發問道:“衛王妃,請問關于此事,您的解釋是?” 沈柔一口咬定是巧合,但看眾人的神情,便知道他們大多是不信這個說法的。 天底下,沒有哪個巧合是能夠巧合到這種程度,竟是一字一句都一模一樣。 三位評委沒有再追問下去,只是去到一旁跟笛梵酒樓的東家商討了一會,回來后便宣布這局結果改為平局。這個所謂的平局,估計還是看在沈柔衛王妃的身份。 對于文人而言,抄襲乃是大忌。若是有哪位讀書人被人扒出抄襲,基本就是被牢牢地釘在恥辱柱上,休想能翻身了。 斗詩會上發生的事情,很快便傳得沸沸揚揚。 甚至有人還懷疑沈柔之前那些詩作是否也有抄襲的嫌疑,畢竟在她一舉成名天下知之前,沈柔在京城眾多大家閨秀之中也不算多起眼和優秀的人物。 衛王爺回到府中后,氣急敗壞地屏退下人,厲聲質問道:“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衛王爺還未受到如此之屈辱,剛才在笛梵酒樓中,他聽到那些人的竊竊私語,氣得火冒三丈卻又無可奈何。 他今天可算是被沈柔害得什么臉面都丟盡了! 沈柔也很崩潰,她比衛王爺還想知道這究竟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江南地區那里會突然出現這個所謂的非口先生和那本古籍。 而且更令人氣急敗壞的是,她剛才才在臺上說那首竹詩是自己當堂所作,結果下一刻就有人指出那首詩在一個月前便已在江南廣為流傳。 這使得她想反誣對方抄襲都沒辦法。 衛王爺見沈柔訥訥不語,一直說不出個合理的解釋來,心里便有了個底。 他氣得將手中的茶杯砸到了地上,“好你一個沈柔啊!” 沈柔被嚇得瑟縮后退了一步。 衛王爺氣得站起身來,黑著臉下令道:“你這段時間都給我呆在府內禁足,我現在進宮去找我母妃,問有何辦法可挽救這局面?!?/br> 衛王爺走后,沈柔崩潰地滑落身體,癱坐在了地上,她的名聲全都被毀了! 非五?非口?這到底是什么人! 等等,沈柔突然聯想到了一個可能性。 她將五和口上下結合了起來,那就是“吾”字。所謂的非五和非口其實都是一個人,那就是“非吾”。 作者非吾,也就是作者不是我的意思。 沈柔瞬間嚇得冷汗直滴,在她鋒芒畢露,揚名天下的時候,有一個人也穿越到了大啟,并且還發現了她也是穿越者的事實,而那個人現在正在暗處cao盤針對著她。 沈柔崩潰地抓著頭,這個人到底是誰,他想干什么! 笛梵酒樓,剛才斗詩會發生的這一幕都被寧宸和秦余看在了眼中。 秦余撐著下巴,好奇地看著寧宸:“阿宸,非五和非口這兩位先生到底是何方人士?” 秦余知道寧宸之前曾派人去江南辦事,但也沒多問,如今才知道他在江南提前為沈柔布下了這個局。 秦余即使知道寧宸現在也對自己有情,但每次一想到他之前曾那般癡迷沈柔,心里還是忍不住發酸發澀。但如今見到寧宸即使恢復記憶,也能為了自己設局對付沈柔,他心中一直以來的不安也便瞬間煙飛云散。 寧宸抬起茶杯抿了一口,開口道:“非五和非口這兩位先生早已作古,沈柔也正是因緣巧合之下知道了那些詩作,以為沒人發現便心安理得地據為己有了?!?/br> 將沈柔這個所謂的“大啟第一才女”打回原形只是寧宸替秦余向他們報復的一環罷了,秦余從前受的那些苦和委屈,寧宸都要幫他一一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