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書迷正在閱讀:白月光總被強取豪奪[快穿]、主角每個世界都在報警[快穿]、我成了主神[快穿]、女主覺醒后[快穿]、我不是輸不起[快穿]、戲精大佬們要求真多[快穿]、當我懷了反派的崽、穿成崽崽后萌翻全世界、主角總想和我結婚[快穿]、今天也在努力打臉[快穿]
他轉身就要吩咐門外的盧笙和葉順,將見面禮抬進來,就聽“噗通”一聲。 回頭一看,周爹腿軟的跪下了…… 最怕空氣突然尷尬。 葉蓮生咳了一聲,似笑非笑:“岳父無需如此,折煞我也?!?/br> 周正擎憋著笑將老父親攙扶起來,送到原來的座位:“爹,你也算經過大風大浪,何必如此?!?/br> 周爹:“……” 這位可是東廠督公葉蕪秋啊,陰險毒辣無情,朝野第一煞星,死他手里的沒有一千也有上百,更多的可能還被關押在詔獄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居然成了他兒媳婦! 馮氏悄悄拉了拉他的袖子,暗示還要不要繼續下馬威。 周爹瞪她一眼,他們有幾條命敢對葉蕪秋不敬? 從今以后,這位就是家里新的菩薩,日日燒香虔心供奉! 作者有話要說:周爹:家里迎進一尊大佛。感謝在2020040620:52:01~2020040720:10:4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僧他又A又颯11瓶;燕子向南飛、珩止10瓶;君子如故、茶茶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56章 大逃亡 乾元十年,西南二州蝗災,遍地餓殍流民無數。 白鶴教教主揭竿而起,匯聚五萬流民整編成軍,一路北上連破四城。不過短短數月,起義軍的規模滾雪球般壯大,號稱十萬大軍,直逼京城。 朝堂上每日吵的不可開交,有些建議遷都應天府,更多的堅持死磕到底,唾沫星子四處飛,熱鬧的好似熙熙攘攘的菜市場,少帝六神無主,有心想逃卻無處可去。 下了朝,對著三位心腹太監吐苦水:“個個都沖著朕叫嚷,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合著朕駕崩了不要緊,他們還能冊立新王,做新朝的臣子?!?/br> 三位太監除了撫慰幾句,也無法可想。 等劉德忠和邵長春告退,少帝突然單獨留下了葉蓮生,含淚喟嘆:“如今京城局勢危急,朕大概真得以身殉國,你與周鎮撫使準備一下,抽調五千錦衣衛,護衛貴妃和大皇子悄悄前往應天府?!?/br> 他這么說,倒是令葉蓮生高看了一眼,少帝雖然昏庸無能,但骨子里還有君王傲氣。單憑這一點,史書上就不該留下惡名。 葉蓮生諾諾應下,出了宮門就去東廠找自家男人。 周正擎最近忙的不可開交,世道不太平,什么牛鬼蛇神都冒出來了,錦衣衛詔獄里塞滿了人,他向來清明公正,寧可加班加點親自訊問,也不愿冤枉一個好人。 幸而他工作效率高,否則手頭積壓的案件得有一人高。麾下校尉被他指使的團團轉,不是沒人抱怨他太較真,但久而久之也習慣了,反倒佩服他的雷厲風行,手段強硬。 將心比心,沒人愿意自個兒被冤枉,若真有那么一天,周正擎這般公正嚴明,威懾八面之人便是唯一救贖。 葉蓮生將事情這么一說,周正擎納悶了:“這般大事,為何偏偏找上了我們二人?” 他原打算近期就辭官,沒想到少帝突然有了這個打算。若不領這個旨意,少帝失望惱怒之下,直接推出午門斬首也說不定。 葉蓮生揣著袖子,感慨道:“除了我們,便沒有其他可信可用之人,圣上也真是難?!?/br> 周正擎蹙眉思索:“這一去應天府,怕是不會再回京城,我得帶上家里人?!?/br> 葉蓮生點頭,自嘲的笑了笑:“應當的,我也得帶上全部家當。外人一直誹謗我斂財無度,哪里曉得我們就是圣上的備用私庫?!?/br> 少帝為何總對太監斂財視若無睹,其實就等養肥了宰。 劉貴妃和大皇子再加伺候的宮女太監,起碼得整個上千人的隊伍,到了應天府之后也得吃喝,這些錢從哪里來?還不是他掏腰包。 繼邵長春之后,少帝終于把手伸進他的錢匣子。 周正擎回家說了此事,到底要不要跟著他走,讓周爹自己決定。周爹當即拍板,全家跟著大兒子遷往應天府。 “這世道越來越亂,倉皇別離還不知有沒有再見之日,一家人還是齊齊整整的最好?!?/br> 周正禹去年春闈落榜,很是消沉了幾日,最近又振作起來,重新開始讀書,脾性也越來穩重,瞧著真正像個大人了。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上次落榜,想來便是眼界不夠開闊,總在京城一畝三分地上轉悠。我愿跟著大哥走,親眼看看這江山究竟是何模樣?!?/br> 周家人開始忙碌著舉家搬遷,葉府就更加熱鬧。奴仆遣散的遣散,變賣的變賣,只留下了十幾個忠心的番役,由盧笙領著押運家當。 周正擎唯恐有失,特意指派了一個百戶率領上百校尉,專門保護葉府馬車。 他麾下有五個衛所,將近五千校尉,大都京城人士。他也不強人所難,讓他們自由選擇,要不要跟著他去應天府。 出乎意料,十有八九個校尉當即決定跟著周鎮撫使走。一方面是崇慕上峰的為人品性,另一方面也是害怕反賊當真攻打京城。 于是,不少提督校尉都求到周正擎的眼前,懇請帶上家人一起走。 周正擎無有不允,這么一來,原本五千人的隊伍,帶上家眷突然暴增了一萬人,且大都是老弱婦孺。 為防路途中出現意外,周正擎召集一眾千戶百戶,告誡他們務必約束家眷,且隨時做好遭遇流民甚至起義軍的戰斗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