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節
因財色殺人這一點,在警方對現場進行勘察之后,還有法醫對死者的尸體進行解剖之后,就排除在外了,死者家里的財物分文未少,孟蘭鳳的錢包,銀行,存折都在家里,錢包里還有將近一千塊錢,那是她準備給兒子孟有才下學期學費的錢,她的一些金銀首飾都在臥室放著的,如果有人是因為錢財殺人,肯定會發現這些東西的,并且帶走的,可是并沒有帶走,至于因色殺人,根據法醫對尸體的解剖,發現死者在死前或者死后,并沒有和人發生過性關系的痕跡,因財色殺人的可能性也被排除在外了。 至于因仇殺人,這一點雖然暫時還不能確定,但是可能性很小,想要確定是不是有這種可能性,只要警方繼續調查下去就可以了。 排除了前面三種可能性,警方把重點放在了激情殺人這種可能性上面,激情殺人和前面三種殺人動機是完全不一樣的,前面提到的因仇,因情,因財色殺人,都是有明確的目的性的,可是,激情殺人是屬于臨時起意的,動機可能是一個偶發的因素引起的,可能是一句無心的話語,可能是因為某件事情,或者是言語上的沖突,想要確定是不是激情殺人,就要調查清楚,孟蘭鳳死前曾經和誰發生過爭吵,只要找到這個人,那么案件就會變得清晰很多。 于是,警方就把調查的重點放在了和孟蘭鳳發生爭吵的這個人身上,警方第一個懷疑的就是那幾個之前孟蘭鳳鄰居看到的來補課的高中生,警方就此把當時前往孟蘭鳳家里補課的幾個高中生都傳喚到了公安局進行了詢問調查,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是由他們的家長在一旁的。 當時去往孟蘭鳳家里補課的一共有七個人,他們的學習成績都是班級上最差的幾個人,所以,孟蘭鳳才會利用暑假的時間給他們補課,而補課的事情,這幾個學生的家長都是知道的,這些學生的家長在得知孟蘭鳳要給他們孩子補課開小灶的時候,都很感激孟蘭鳳,都說孟蘭鳳是個好老師,他們不相信孟蘭鳳是因為得罪了什么人才被殺害的,自然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會是殺害孟蘭鳳的兇手。 不過,在警方的一番詳細的詢問之后,這七個孩子,其中就包括那兩個發現孟蘭鳳尸體的學生,他們都沒有作案時間和作案動機,在孟蘭鳳被害的當天,他們都有不在場的證明,而且還不是一兩個人能夠證明,他們的朋友和同學都可以證明這一點,于是,嫌疑最大的七個學生都被逐一排除嫌疑了,這讓警方的調查陷入了僵局。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距離破案時間越來越近,社會的輿論越來越大,警方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就在警方的調查陷入僵局的時候,孟蘭鳳的一個學生無意間說起了一件事,引起了警方的重視。 他告訴警方,他曾經看到孟蘭鳳和她兒子孟有才在學校里發生了爭吵,當時是一個周末,大部分學生都回家了,而他恰好沒有選擇回去,無意間看到的,孟有才來學校找孟蘭鳳,一開始兩個人還交談的很好,后來,好像是因為一點什么事情,孟蘭鳳突然生氣了,開口訓斥了孟有才幾句,孟有才當時一直低著頭,什么話都沒有,最后獨自一個人離開了,他也是第一次看到孟蘭鳳居然也會有這么嚴厲的一面,這和他對孟蘭鳳以往的印象有很大的沖擊,不過,他在發現這件事之后,也沒有多想,更沒有和別的同學提起過,畢竟,孟蘭鳳對待他們的時候,是很溫柔和寬容的,就算他說出去,其它的同學也不可能相信的,所以,一開始,警方詢問他的時候,他沒有說出來,當警方開始懷疑是他們殺害了孟蘭鳳老師的時候,他這才說出來。 警方一開始也不相信殺害孟蘭鳳的會是孟有才,最起碼伍勇是不相信的,因為他和孟蘭鳳的關系亦師亦友,他很早就認識孟有才了,在伍勇的印象里,孟有才是個沉默寡言的孩子,而且非常的聽孟蘭鳳的話。 孟有才從小學習就很好,是班級里的第一名保持者,孟有才之所以學習成績好,主要還是因為孟蘭鳳的緣故,畢竟她就是一名高中老師,老師的責任就是教育學生,傳授學生知識的人,而孟有才從小就在當老師的母親的熏陶下,成績好是屬于正常的,如果成績不好,那才是不正常的事情。 至于說孟有才聽話這一點,伍勇感觸很深,因為他當年在去孟蘭鳳家里補課的時候,就看到孟蘭鳳在給伍勇他們補課的時候,孟有才就在一旁跟著學習,當時的孟有才也才上初中而已,他和伍勇他們在一起上課,學習高三的知識,居然一點都不感到吃力,在補課完畢之后,孟蘭鳳會留他們在家里吃飯,而孟有才這個時候,都會幫助孟蘭鳳一起做飯,干家務活兒,在吃完飯之后,他都會自覺的去把餐桌和廚房收拾好,然后就回到自己的房間繼續學習。 在伍勇的印象里,他好像從來都沒有看到孟有才是閑著的,孟有才不是跟著他們一起補課,就是自己一個人待在房間里學習,幾乎都沒有出去玩過,就算他要出去也會提前跟孟蘭鳳說一聲,征得同意之后才會出去。 除此之外,孟有才還是一個很懂禮貌的孩子,每一個去他家里補課的學生,孟有才都會禮貌的喊一聲哥哥jiejie,然后給他們倒水泡茶,不過,孟有才的話語很少,幾乎就不怎么說話,伍勇在的時候,就感覺才是十二三歲的孟有才像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孩子一樣。 沉默寡言,禮貌懂事,聽話好學,這是伍勇對孟有才最大的印象,所以,他不太相信,這么一個老實本分的孩子會和他母親的慘死有關,不過,伍勇不信歸不信,該調查的還是要調查,俗話說的話,真金不怕火煉嘛,如果他真的沒問題,也不怕調查才對。 第171章 鎖定嫌疑人 伍勇他們一開始調查孟有才,只是基于兩點考慮,一來,孟有才是孟蘭鳳的親屬,是她的兒子,也是她現在唯一的親人,警方必須要給死者,要給死者家屬一個交代,第二點,就是根據孟蘭鳳那個學生的回憶,警方雖然不相信孟有才會殺害自己的親生母親,但是,有疑點,警方就得不得去調查。 剛開始調查的時候,警方并沒有發現孟有才有什么不對的,他還是和以前一樣,沒什么異常表現。 孟有才在孟蘭鳳去世之前,也就是學校才放假的時候,他就出去找了兩份兼職,一份是在某家酒店工作,包吃包住,還有一份兼職就是做家教老師,本來,一個才上大二的學生出去給別人當家教,可能有些家長無法接受,但是,要知道,孟有才當時考入s大的時候,是以全省第一的成績考入的,哪怕他在進入云集的s大,孟有才在他們班級上也是第一名的保持者,所以,以孟有才的學習成績,去給別人當家教是綽綽有余的。 利用暑假時間給別人當家教,一來,可以在教導別人孩子,給別人補課的時候,再次溫習一下自己以前的功課,根據熟悉孟蘭鳳母子二人的人說,孟蘭鳳希望兒子孟有才在大學畢業之后考研,而孟有才對此也沒有什么反對的意見,二來,給別人當家教可以賺取一部分報酬,這樣一來,孟有才在上大學的時候,就不用為了學費和零花錢發愁,當然以孟蘭鳳的工資是可以支付孟有才一切生活開銷的,由此可見,孟有才是一個很孝順的孩子。 至于在酒店工作,孟有才是為了以后離開學校,步入社會之后,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不至于成為一個生活白癡,畢竟,在學校的時候,學生只要做的事情就是學習,而在進入社會之后,工作,能力,經驗,閱歷都十分重要,早一點適應,就可以早一點積累社會經驗,對自己以后找工作方便一些,由此可見,孟有才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 警方調查到這里,已經逐漸對孟有才排除嫌疑了,可是,隨后發現的一些事情,讓警方再次對孟有才產生了懷疑。 按理說,一般家里人出事了,作為兒子的,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后,應該第一時間趕回家里,配合警方的調查,主要要求警方趕緊破案,找到真兇,可是,孟有才并沒有這么做,而是繼續留在酒店工作,每周還去給補課的孩子做家教,這就十分的反常了。 當警察找到孟有才的時候,問起這件事的時候,問他知不知道孟蘭鳳被人殺害了,孟有才非常淡定和平靜的點點頭,伍勇當時看著年前這個戴著近視眼鏡,斯斯文文,瘦瘦弱弱的男孩子,他實在是想不通,為什么一個高材生對于母親的死,會是這么冷淡的態度。 出于謹慎考慮,伍勇把孟有才帶回了刑偵一隊,進行例行的詢問調查,孟有才也十分的配合,跟著伍勇一起來到了公安局。 當警方詢問孟有才在他母親孟蘭鳳死亡當天,他在哪里的時候,孟有才先是告訴警方,他在酒店上班,警方根據孟有才這個說法,找到了他所在的酒店領導,根據酒店方面的記錄,孟有才當天并沒有去上班,既沒有請假,也沒有打招呼,那天算是曠工的,不過,孟有才在去酒店上班的時候,表現的非常老實,踏實肯干,作為孟有才的領導就沒有把這件事告訴給老板,只是說孟有才請假了,因為,孟有才第二天就回來了,照常上班。 當警方把這個調查結果告訴孟有才的時候,他又謊稱自己記錯了,當時在一個孩子家里,給他們剛上初中的孩子補課,可是,警方找到這戶人家的時候,這戶人家一口否定了,他們花錢請孟有才給自己的孩子補課當家教是事實,不過,他們都是一周只補習三天而已,孟有才只要周六周日和周三三天過來就可以了,其它時間,孩子自己復習和做功課,而孟蘭鳳出事當天是星期五,沒有到孟有才去當家教的時間。 警方調查到這里的時候,就愈發的感覺孟有才不對勁,警方開始對他產生了懷疑。 接下來,警方又去了孟有才的學校,去問學校的門衛和孟有才同宿舍的室友,看看他們有沒有發現,在孟蘭鳳死亡當天,孟有才是否回過學校,在一番詢問調查之后,結果是否定的,孟有才在那個時間段,沒有回學校,所以,在孟蘭鳳被殺害的那段時間,孟有才沒有不在場證明,而且,他一而再,再而三的跟警方撒謊,讓警方做無用功,這讓所有人都對孟有才產生了懷疑。 當警方第三次找孟有才進行詢問調查的時候,警方先是把孟有才可能去過的地方都提前查了一遍,為的就是戳破孟有才的謊言,一開始,孟有才還狡辯說自己去了哪些哪些地方,可是,每當他說一個地方的時候,警方就拿出了他沒有去過那里的證明,就這樣,孟有才和警方開始了攻守模式,幾個回合之后,當警方把所有孟有才提到的地方都查過之后,孟有才突然選擇了沉默,打算以沉默來抗擊警方的詢問。 警方一邊針對孟有才進行詢問調查,一方面對孟蘭鳳小區的居民進行了走訪調查,查一查,在孟蘭鳳被害當天,有沒有看到什么可疑的人出現過,一番走訪調查下來,居民都反映沒有看到什么可疑的人員,不過,有幾個遛彎的大爺大媽,根據他們的回憶,在當天沒有看到可疑的人員進入小區,但是看到了孟有才曾經回過家,不過,因為孟有才就住在那里,平時在家的時候,就很少和人接觸,所以,他們都沒把孟蘭鳳的死和孟有才聯想起來,只是當警方問起孟有才當天有沒有回來的時候,他們在才想起這件事。 雖然,他們向警方反映了這個情況,可是,他們都表示,孟有才絕對不是殺害孟蘭鳳的兇手,因為,這個孩子是他們從小看著長大的,雖然平時沉默寡言,不怎么和人說話,但是絕對是個孝順懂事的孩子,警方一開始也不相信孟有才和他母親的死有關,可是,在警方把所有可能性都調查一邊,都排除在外,只剩下孟有才身上有疑點的時候,警方不得不懷疑他。 就在孟有才選擇沉默對抗警方調查的時候,警方也沒有閑著,他們經過開會商議之后,決定對孟有才在酒店的住所還有學校的宿舍進行搜查,這一搜查不要緊,在孟有才的酒店宿舍柜子里,發現了一雙帶血的球鞋,而且還是名牌,價值不菲,根據孟有才的同學回憶,這雙球鞋是孟有才過十九歲生日的時候,她母親孟蘭鳳特意給他買的。 警方把球鞋送到技術科,進行血液分析比對,比對結果顯示,球鞋上的血跡和死者孟蘭鳳的血跡是屬于同一個人的,當這個調查結果出來之后,孟有才的嫌疑進一步升高,警方決定拿著這雙球鞋,對孟有才進行審訊工作,對,沒錯,這次不是詢問調查,而是審訊。 孟有才從詢問室轉移到審訊室的時候,他顯得有些緊張,一雙干凈修長的手指不自覺的糾結在一起。 當警方把那雙帶血的球鞋放在孟有才面前的時候,他看著那雙球鞋愣了很久很久,最后,他眼圈泛紅,低著頭,一邊抽噎,一邊說道:“她是我殺的?!?/br> 雖然警方已經基本上鎖定了孟有才就是殺害孟蘭鳳的兇手,可是,他們是在是找不出孟有才有任何殺害孟蘭鳳的作案動機,孟有才的這句話一出口,無疑是在所有警務人員的心中,平地起驚雷。 當孟有才開口承認了自己親手殺死自己母親的事實之后,就一邊低著頭,一邊斷斷續續的講述了,在案發當天發生的一切。 其實,一切都得從孟蘭鳳對孟有才的教育開始說起。 孟蘭鳳自己是老師,所以,她對孟有才的教育也和別人不一樣,充滿了職業教育的意味,在其它和孟有才差不多大的孩子,還在外面玩泥巴過家家的時候,孟有才就在家里讀書寫字,無論是小學,還是初中,還是以后的高中,包括孟有才現在的大學,在孟有才的記憶里,在其它同齡人做完作業,開心玩耍的時候,他在做作業,在其他孩子看電視的時候,他在朗讀背誦,當其他孩子出去玩的時候,他在做模擬試卷,似乎,他的所有時間,除了吃飯睡覺之外,其它的時間都是用來學習的。 孟有才從小到大,不但沒有出去玩的時間,就連他的生活起居,每天穿什么樣式的內褲,都是孟蘭鳳決定的,小時候,孟有才還小,不覺得有什么不妥的,認為這是母親愛自己的表現,可是,當他慢慢長大之后,就感覺渾身不自在起來,每當他有點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剛一提出來,就被孟蘭鳳斷然否決了,這讓孟有才在上大學之前,基本上就屬于一個行走的課本,淪為了讀書的機器。 根據孟有才的說法,孟蘭鳳從小給孟有才灌輸的理念就是,只要你學習好,將來肯定有出息的,要做就要做最好的,這樣,以后你擁有的才會更多。 孟蘭鳳的想法和大部分為人父母的想法是一樣的,只不過,孟蘭鳳的做法比較偏激而已,教育的方式也是輸入職業教育,和很多孩子家長的放養式的教育不同。 孟有才自己說,從小到大,他都過得很不開心,很壓抑,同齡人享受到的東西,基本上孟蘭鳳能給的都給了,除了父愛之外,但是,本來屬于同齡人孩子的樂趣,孟有才卻沒有享受到,他很羨慕那些在外面開心玩耍的同齡人,可是,羨慕歸羨慕,他只能眼巴巴的看著。 孟有才從小就很聰明,不屬于,屬于神童級別的,當然,這是后天培養的,跟孟蘭鳳的教育有很大關系,無論是小學,還是初中,或者高中,亦或者大學,孟有才上的都是重點學校,成績也是最好的,在班級里永遠都是第一名,只有一次例外,那是在他六年級,有一次,孟有才跟著班上的幾個男生,一起出去玩了一下午,很晚才回家,恰好當天孟蘭鳳因為要給班里的學生出試卷,所以,她很晚才回家,而孟有才第二天要考試,當天,孟有才玩的很開心,玩累了,回家了,發現孟蘭鳳沒有回來,他還有些小興奮,直接躺在床上就睡著了,沒有復習功課。 按理說,以孟有才的學習成績和深厚的底子,考試應該不會出現問題才對,可是,在第二天的考試里,孟有才把所有大題都做對了,該拿的分都拿了,但是,他忘記檢查了,在最簡單的一道題目上丟分了,而第二名的學生卻做對了,這是孟有才有史以來,第一次拿了一個第二名。 當孟有才拿著這個成績回家的時候,后果可想而知,不過,和大多數人預想的孟蘭鳳對孟有才進行體罰,或者謾罵不同,孟蘭鳳先是詢問了孟有才為什么沒考好,其次,就是讓他自己寫檢討,最后,孟蘭鳳不知道從哪里弄來了十幾張模擬卷子,讓孟有才做卷子。 上學的人都知道,學生最怕的就是做卷子了,尤其是高三的時候,無論是學習好的,還是學習差的,都害怕做卷子,曾經有人戲言,高三的生活就是在考試中渡過的,一天三小考,三天一大考,永遠有做不完的卷子,而他們和孟有才相比,是幸運的,因為孟有才從小就是泡在卷子堆里的。 自從孟有才那次沒考好之后,孟蘭鳳給孟有才布置的作業,拿出來的卷子就更多了,孟有才完全沒有時間出去玩,這讓孟有才在感到枯燥無味,感到痛苦不已的同時,也對母親孟蘭鳳產生了怨恨和仇視,這不過,這一切都被他隱藏在心底而已。 除了從小到大有做不完的作業,寫不完的卷子之外,孟有才更不能接受還有一點,那就是,每當學校放暑假和寒假的時候,孟蘭鳳就會把自己帶的當屆的學生叫到自己家里來補課,孟蘭鳳在對待這些學生的時候,和對待孟有才是不一樣的,從小到大,孟有才其實是打心底里崇拜做老師的母親,同時也十分的害怕和畏懼自己的母親的,每當他看到孟蘭鳳和顏悅色,滿臉笑意的給那些學生補課的時候,哪怕那些人把連他閉著眼睛都能做出來的題目做錯的時候,孟蘭鳳不但沒有生氣,沒有板起臉來,反而微笑著,詳細的跟他們講解這道題該怎么做,錯在哪里了,這是孟有才非常羨慕的地方。 有時候,孟有才就在想,假如自己不是她的兒子,而是她的學生,她會不會也會像對待這些學生一樣對待自己,可是,世界上沒有假如,沒有如果,他就是孟蘭鳳的兒子,從他出生開始就已經注定的事實了。 除了上面兩個緣由之外,孟有才殺害他母親的第三個原因也很重要。 孟有才在上大學的時候,已經成年了,人們常說,沒談戀愛的大學是不完整的大學,雖然這是一句戲言,但是,孩子到了十八歲,成年了,在經歷了千辛萬苦的奮斗,終于考上大學之后,也算是對自己和家里人有了一個交代,所以,很多考上大學的大學生,在進入大學生活的時候,都會去談一場戀愛,畢竟,十七八歲的年齡,正是青春期的時候,對異性充滿好奇的年齡,孟有才也有喜歡的女生。 孟有才喜歡的是和他一個班級的女生,女生長相很文靜,斯斯文文的,但是學習不太好,孟有才有喜歡的女孩子了,作為母親的,自然很快就發現了端倪,她總是看到兒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在寫試卷的時候,寫著寫著就走神了,她就詢問了孟有才原因,基于孟有才對母親的尊重和畏懼,他沒有隱瞞這件事。 原本他以為身為老師的母親,會和其他家長不一樣,不會反對的,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在他剛說出自己有喜歡的女孩子,想去追求女孩子,跟她表白的時候,遭到了孟蘭鳳的強烈反對,孟有才是第一次看到孟蘭鳳那么的憤怒,那么的生氣,那么的焦躁。 喜歡女孩子這件事,孟有才還沒有付諸行動就破滅了,他的大學生活再一次恢復到了以往枯燥乏味當中去了,自從那件事發生之后,每當孟有才從學?;貋碇?,孟蘭鳳都會檢查孟有才的書包,把所有的課本,文具都仔仔細細的檢查一遍,看看有沒有情書之類的,這讓已經有了自己想法的孟有才十分的反感和抵觸,他和孟蘭鳳的距離越走越遠。 第172章 職業教育帶來的深思和反省 過分寵溺孩子會害了孩子,職業教育也會毀掉一個孩子,因勢利導,想要孩子真正的成長,首先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 孟有才和孟蘭鳳的第四個矛盾點,就是孟有才打暑假工的事情,其實,孟蘭鳳是希望孟有才在暑假期間,待在家里好好復習上個學期的功課,預習下個學期的功課,因為她想讓孟有才考研,甚至以后考取博士的,畢竟,她現在才四十多歲,還能在教師的職位上燃燒個十幾年,在這十幾年的時間里,以她對兒子的了解,完全可以博士畢業,當時候,兒子博士畢業了,找工作肯定好找,至于娶妻生子的事情,等到孟有才考研成功之后,再說也不遲。 孟蘭鳳的想法是,等到孟有才博士畢業工作之后,自己也該退休了,那那時候,自己就可以待在家里幫著孟有才帶帶孩子,做做飯,然后教育第三代人,給國家再培養一個人才出來,想法是好的,可是她的做法卻是偏激的。 在孟有才提出,自己在暑假的時候,去外面找份兼職打工,孟蘭鳳是拒絕的,但是,孟有才有了自己的想法,這一次,他沒有按照母親的要求去做,孟蘭鳳自然是很不高興的,但是,孩子畢竟大了,自己也管不住了,所以,她就沒有再說什么,但是,她要求孟有才只能做一個月的兼職,一個月之后就必須回到家里,復習功課,不然她就不同意,最后,母子二人就這么越好了。 在孟有才殺死自己母親當天,他是因為沒有衣服穿了,要回家拿換洗的衣服,才臨時決定回家的,當時,孟蘭鳳才買完菜回來,母子兩個人進行了一番閑聊,聊著聊著就提到了暑假工的事情還有考研的事情,其實,孟有才是很排斥考研的,因為他對學習已經很煩躁了,畢竟,做了十幾年的試卷了,他實在不想在這么下去了,于是,孟有才第一次在言語上頂撞了孟蘭鳳。 孟蘭鳳看到孟有才在出去打暑假工沒多久,就變成這樣了,她愈發的覺得不應該讓孟有才出去打暑假工,應該待在家里好好學習才對,于是,她就不然孟有才出去,兩個人就是否考研而引起的能不能出去打暑假工,而發生了口角,這是這對母子第一次發生爭吵,也是第一次如此激烈的爭吵。 當時,兩個人爭吵的時候,孟蘭鳳正在收拾廚房準備做飯,而孟有才一如既往的幫助母親洗菜擇菜,本來夏天就是容易讓人虛火上升的季節,再加上孟有才和孟蘭鳳的矛盾很深,一開始,孟有才還和孟蘭鳳爭吵幾句,可是到了后來,就變成孟蘭鳳一個人在那說話了,孟有才選擇了沉默。 一直在擇菜的孟有才耳邊聽著孟蘭鳳那喋喋不休的言語,聽著數不完的嘮叨,他當時腦子里就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讓孟蘭鳳閉嘴,一開始,孟有才還能忍受,可是,孟蘭鳳一直說個不停,說考研多么多么重要的話語,孟有才在洗完菜之后,抬起頭,看到孟蘭鳳還在說,他眼角余光看到了插在刀架上的那把剔骨刀,一股憤怒,一股邪念,一直罪惡就在他一念之間產生了,他抽出那把剔骨刀,來到客廳,看到還在喋喋不休的孟蘭鳳面前,抬起手,舉起刀,對著孟蘭鳳的胸口就是一刀。 一刀,就一刀,隨著孟蘭鳳的一聲痛苦的呻吟,她那并不高大的身體就像是被抽了絲一般,軟綿綿的倒在了地上。 伍勇可以想象到,當時孟蘭鳳那雙透滿疑惑,不解,詫異,震驚的眼神,估計,孟蘭鳳到死都沒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尿,含辛茹苦撫養長大的兒子,自己當成唯一依靠和精神支柱的兒子,居然會對自己舉起屠刀。 孟有才家的剔骨刀,是孟蘭鳳專門買來到切rou用的,為的就是給辛苦讀書的孟有才做菜補身體用的,剔骨刀比孟有才想象的還要鋒利,刀子刺進孟蘭鳳的胸口和劃破一張紙一樣的簡單,在刀子刺進孟蘭鳳胸口的一瞬間,鮮血一下子就流了出來,當孟蘭鳳身體軟綿綿的倒下之后,被孟有才緊握著的剔骨刀也從她的身體里抽了出來,鮮血一下子就噴濺了出來,溫熱的鮮血一下子就濺在了孟有才的臉上和身上。 孟蘭鳳死的很快,因為,孟有才那一刀直接刺破了心臟,導致心臟驟停而死的,臨死前,她的眼中還充滿了疑惑和不解。 孟有才一開始只是想讓孟蘭鳳閉嘴而已,在他那一刀下去,孟蘭鳳是閉嘴了,可是,她也死了,當孟蘭鳳那溫熱的鮮血噴濺在他臉上的時候,他這才回過神來,他低頭看著已經死去的母親,在看看還在滴血的剔骨刀,說不害怕那是假的,但是,在害怕之余,孟有才的內心深處是開心的,是興奮的,因為,從今以后,再也沒有人管著自己了,再也沒有人逼著自己學習了,再也沒有人在自己耳邊嘮叨了,想到這,孟有才真的好想放聲大笑,可是,多年來,孟蘭鳳對他的教育和影響已經深深的烙印在他的骨子里了。 孟有才是極其聰明的人,這一點,無論是在他學習上,還是在處理孟蘭鳳的尸體上,都充分的體現出來了。 他在確定孟蘭鳳真的已經死了之后,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毀尸滅跡,于是,他就去了廚房,從刀架上拿了兩把菜刀,這兩把菜刀是昔年孟蘭鳳給他做菜的工具,而如今,孟有才卻用它來肢解母親的尸體,然后再次回到客廳,用菜刀先是對著孟蘭鳳的脖子一陣猛砍,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孟蘭鳳的頭顱砍下來,然后他又把孟蘭鳳的四肢給剁了下來,在此期間,他花費了足足一兩個小時。 就在他準備肢解孟蘭鳳軀干部分的時候,樓下的鄰居突然喊叫了他母親的名字,這把孟有才給嚇了一大跳,他不敢再繼續肢解尸體了,于是,他就找了幾個塑料袋,把已經切割下來的頭顱和四肢,裝了進去,然后又從孟蘭鳳的臥室里面找到了一個行李箱,把這些塑料袋裝在了行李箱里面,接著,他又去洗手間洗了個澡,換了一身干凈的衣服,然后把沾血的衣服和作案的兇器都放進了另一個袋子里,和孟蘭鳳的尸塊一起放在了行李箱里,最后,等到天黑了,街坊鄰居都在燒菜做飯的時候,他拖著行李箱離開了家門。 離開家之后,孟有才來到了警方發現孟蘭鳳尸塊的下水道附近,打開行李箱,把裝著尸塊的塑料袋分別拋在了附近的幾個下水道里面,做完這一切之后,他就思考該怎么處理兇器,沾血的衣服可以燒掉,可是分尸的菜刀和行兇的剔骨刀卻沒辦法燒掉,如果丟在垃圾場里,說不定會給警方找到,于是,他就拉著行李箱,一邊走一邊想,最后,不知不覺間,他居然走到了海邊,看到漆黑的大海,耳邊響起了浪花拍打礁石的聲音,他就想到該怎么處理行李箱和作案的兇器了,沒錯,就是丟進大海里面。 孟有才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當他把行李箱丟進大海之后,他一直緊繃的身體終于放松下來,多年來,他積郁的心情在這一刻得到了釋放,他對著空無一人的大海,大聲的吶喊和咆哮,聲音在遼闊的大海里傳出去很遠很遠。 做完這一切之后,孟有才回到了酒店的宿舍,像沒事人一樣,倒頭就睡,第二天他在準備上班的時候,發現不只是衣服上沾了血跡,那雙鞋子也沾了血跡,這雙鞋子是他最喜歡的鞋子,也是孟蘭鳳送給他的十九歲的生日禮物,當時沒注意到,所以沒扔掉,現在他到是想丟掉鞋子,可是,這雙鞋子還是新的,如果就這么丟了,一來是怪可惜的,二來則會引起別人的懷疑,于是,他就把鞋子放在了柜子里,只是,讓孟有才自己都沒想到的是,就是這雙鞋子,讓警方徹底鎖定他就是殺死孟蘭鳳的兇手。 三天后,孟蘭鳳的尸體被人發現,警方介入調查,一開始的時候,孟有才還很擔心,但是,他想到自己以往的表現,警方也沒有懷疑到他的身上,所以,他還有些緊張的心情也慢慢的放松下來,直到警方再次找到他的時候。 當年參偵破此案的警務人員,他們當時在聽完孟有才那斷斷續續的講述之后,所有人的心理都受到了很大的沖擊,誰都沒想到,作案手段如此兇殘的兇手,居然會是被害人的親生兒子,會是一個各方面都十分優異的大學生,跟讓所有人感到驚悚的是,孟有才在做完案之后的種種行為,無論是想毀尸滅跡的分尸手段,還是他選擇的拋尸地點,亦或者是他在之前面對警方調查和周圍人的關心的時候,他就像是個沒事人一樣,要知道,孟有才這是第一次殺人就能表現的如此鎮定和從容,警方不敢相信,如果他們沒有去懷疑孟有才,如果因為別的線索,而找到了其它的嫌疑人,那么孟有才很有可能逃脫法律的制裁,一旦像孟有才這樣的人躲過了第一次制裁,那么,他很有可能,在以后的生活當中,會因為某件事而再次殺人,到時候,那就不是他母親孟蘭鳳一個人遇害,或許會有更多人遇害。 大部分殺人犯,第一次殺人,都不是主觀上想要殺人,之所以,會有那么多連續殺人犯,一方面是因為兇手的狡猾,另一方面和偵查方向和手段有問題,這才導致殺人犯在第一次殺人之后,逃脫了法律的制裁,根據有關調查,一般的殺人犯在第一次殺人之后,嘗到了那種刺激的感覺,會有再次殺人的沖動,這種沖動是可怕的,如果不能第一時間抓到他們,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兇手的作案手法,作案方式,會愈發的熟練和殘忍,會讓更多的人遭遇劫難。 大部分殺人犯都是沒有什么問話的法盲,他們不知道殺人是犯法的,他們會心懷愧疚和不安,可是像孟有才這樣,受過高等教育,擁有高智商的殺人犯,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是很強的,一旦,讓他們逃避法網,他們對社會的影響和危害是無法估量的,不過,萬幸的是,警方在當時抓住了孟有才,沒有讓他逍遙法外。 在孟有才主動交代了自己的所有犯罪事實之后,警方就帶著孟有才去往他拋尸的現場進行指認,而他丟棄在大海里的行李箱,也在警方的不懈努力下找到了,行李箱里有孟有才的衣服,衣服上沾滿了血跡,在剔骨刀和兩把已經出現卷刃的菜刀上都提取到了孟有才的指紋,人民教師孟蘭鳳是被孟有才殺害的事實證據確鑿,很快,警方就把這起案子移交給了司法部門,依法提起了公訴。 因為被殺害的是在教師崗位上奮斗了二十來年的老師,在當時,社會影響力十分的惡劣,關注的人數很多,在庭審的時候,實施了公開審理,當時,參與庭審的,除了公訴方之外,還有媒體記者,以及學校的代表和那些年,被孟蘭鳳教過的學生,他們早都以及畢業了,在社會上都從事著各行各業的工作。 庭審的結果非常順利,在法庭上,孟有才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當庭認罪,只是,在庭審的現場,他一直面無表情,低著頭,讓人看不清表情,如果不是他雙手戴著锃亮的手銬,或許人們還把他當成那個,那個神童,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伍勇當時就在庭審現場,他告訴許瑯,當庭審的時候,他在孟有才的臉上,看不到一絲一毫的悔意和愧疚之心,有的只是平靜、默然、麻木,這件案子讓才參加行政工作沒多久的伍勇,久久無法釋懷,哪怕到現在也是如此,每當孟蘭鳳忌日的時候,他都會想起孟蘭鳳老師,還有孟有才。 在高中老師孟蘭鳳被害案被偵破之后,無論是學校方面,還是孟蘭鳳曾經的學生,都自愿和自發的慘叫了她的葬禮,在孟蘭鳳的墳墓前,放滿了百合花,孟蘭鳳老師,在伍勇他們這些學生眼中,一直都是那個和藹和親的老師,大jiejie,好mama,他們對于孟蘭鳳的死,十分的不能釋懷,哪怕,殺害她的兇手已經抓到了,也被依法判處了死刑,可是,他們還是高興不起來,有的只有心酸和深思。 在孟有才二十歲生日即將到來的時候,隨著一聲正義的槍聲響起,他那才剛剛開始的生命就此結束了,在孟有才被執行死刑之后,他的墳墓就在孟蘭鳳墳墓旁邊,無論,孟有才做了多么傷天害理的事情,無論人們對他的暴行多么的痛斥,可是,他在作案的時候,也只有十九歲,他還是被害人孟蘭鳳的兒子。 許瑯聽完伍勇的回憶之后,久久的也沒有說話,許瑯從小失去父母,沒有感受到多少的父愛和母愛,甚至,到現在,他對父母的印象都有些迷糊起來,其實,許瑯是十分羨慕那些從小就有父母的孩子,羨慕他們有父母的陪伴和關愛,許瑯無法想象,到底是什么,讓他們走上了殺害自己父母的犯罪道路。 孟蘭鳳虐待過孟有才嗎?答案是沒有,孟有才從小到大,孟蘭鳳都沒有動手打過他,也沒有罵過他,這和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非打即罵不同,那些從小在父母毆打和謾罵當中長大的孩子,哪怕其中一小撮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可是,他們依舊沒有殺害自己的親生父母。 孟蘭鳳不關愛孟有才嗎?答案也是否定的,如果孟蘭鳳不關愛自己的孩子,她不會在離異之后,得知自己懷孕了還把孟有才生下來,也不會為了孟有才的心理健康,而不在結婚,組成新的家庭,孟蘭鳳十分的關愛孟有才。 那么,到底是什么導致了孟有才的殺害自己親手母親的悲劇呢?其實答案很簡單,跟孟蘭鳳的教育方式有關,人們在反對和抵制過分寵溺孩子的時候,職業教育也很可怕,過分寵溺孩子,會導致孩子從小到大不知道感恩,只知道一味的索取,可是,職業教育有好處也有弊端,孟有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如果孟蘭鳳在培養孟有才的時候,多關注一下孩子的心理健康,因勢利導,給予疏導的話,那么,說不定,那場慘劇就不會發生,孟蘭鳳就不會死,她還會在教師的講臺上,繼續為社會,為國家培養人才,而孟有才也會成為一個國之棟梁的存在,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可是,世事沒有如果,一切都已經發生了,留給人們的只有深思和反省。 第173章 審訊黎念之 許瑯聽完伍勇的講述,也酒明白和理解,伍勇為什么在面對黎念之的時候,會表現的那么的憤怒,許瑯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他是伍勇的話,也會像伍勇一樣的憤怒,伍勇從小失去了母親,而許瑯從小失去的父母,彼此對父母的愛都很缺乏,他們都渴望擁有這種關愛,孟蘭鳳給了伍勇這種mama般的母愛,所以,當年孟蘭鳳的案子一直在伍勇心里就是一個心結,雖然已經過去了六年時間,可是,往日的一幕幕還在眼前時而浮現出來。 人們常說,傾訴是解決心里問題最好的方法,很多人都渴望能有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每個人都很忙,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哪有那么多的時間去傾聽別人在想些什么,根據研究表明,百分之八十的人,對于對方在講什么,漠不關心,百分之二十的人,雖然會仔細的聆聽別人在講什么,可是,他們之所以會這么做,就是為了接下來,自己好有話題開始講述。 也許是久病成醫吧,許瑯在和別人講話的時候,習慣性的去傾聽別人在講什么,當然,這跟許瑯自己就有心結有關,還和警察這份職業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