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書迷正在閱讀:神門、保護我方女配[快穿]、時空管理員被迫養崽[快穿]、綁定系統后我被迫女裝[快穿]、和諧小能手[快穿]、[快穿]男主的黑化值又爆了、[綜]誰說反派不懂愛、維度融合、校園文里的無敵反派[快穿]、圣光使者的無限之旅
云月璽道:“弟子有一心魔,今日必除,可能污了真君耳朵,還請真君海涵?!?/br> 其余修士都沒打擾云月璽,他們的領隊都知道那怪刀是渡寒真君的,想必,今日之事有齟齬。何況,凌云宗本就討厭,他們看著凌云宗丟臉,何樂而不為? 第50章 被坑害而死的修真天才二十 渡寒真君冷漠地看著站在比試臺上的云月璽,云月璽的半邊身子全染上血,她卻神情堅毅,沒有半點怯弱之態,她的容貌極其美麗,但誰也不會認為她是空有其表。 此時,渡寒真君終于理解為什么云月璽會成為云如煙的心魔。 這女子性情堅韌,哪怕只是水木雙靈根,也必定會在修仙一途有所作為??上Я?,她是如煙的威脅,那么自己就得親手為如煙掐滅威脅。 渡寒真君冷冷道:“你的心魔,干本尊何事?” 他隨手結成一道印記,印記漂浮于空, 渡寒真君揮袖,此印記立時湮滅:“本尊不缺你一個弟子,即日起,你不再是本尊弟子?!?/br> 他親手毀了師徒盟誓,轉身欲離。 渡寒真君麾下兩名弟子參加此次試煉大會,云如煙和云月璽雙輸,他沒有再留下觀戰的必要。 云月璽卻不管他的臉色,在渡寒真君毀滅師徒盟誓時,也未露出一絲惋惜。 她平靜地說下去:“我的心魔,確實與真君有關。我幼時入凌云宗,拜入師尊門下,師尊天賦卓絕,弟子自知天資鄙陋,承蒙師尊青眼,弟子發誓,定要回報師尊。自此,弟子尊敬師尊,未曾有半絲不敬。白日摘茶、夜晚奉香、可堪笤帚?!?/br> 曾經,小小的云月璽在家里不得父母喜愛,她雖一廂情愿地喜愛父母,但人非草木,她也能感知得到,父母其實并不愛她。 修真界常言,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云月璽以為,渡寒真君收她為徒,是喜愛她。 她修煉之余,為渡寒真君尋露水泡茶,每晚在他的房間里點上清心香,如果誰說了她師尊半句不好,她便像小牛一樣,非要同人犟。 渡寒真君離開的腳步不停,云月璽說的這些,他倒有些模糊的印象。但是,一杯清茶、一炷甜香,對渡寒真君來說可有可無。 直到云月璽以非常平靜的語氣說出:“或許是我常去師尊房間的緣故,在荒月十四日時,弟子進師尊房間,看見師尊雙目赤紅,魔氣漸生,似要殺了弟子。師尊讓弟子快走,或者親手殺了師尊,弟子不愿,為師尊施清心咒,之后,為師尊煮了些清粥白飯?!?/br> 渡寒真君聽到這時,腳步一頓,云月璽怎么會知道當天的事情? 云月璽說的輕松簡單,渡寒真君卻知道當時的情況有多么兇險。他當時瀕臨入魔,如果對方不殺了他,等他出手,對方連還手的力氣都沒有。 之后,他累極暈倒,對方害怕他的狀況會被有心人對付,更是待在隨時會入魔殺她的他旁邊,悉心照料。整個過程看似細水長流,但已經足夠那人死一百次。 那人是冒著生命危險救他。 渡寒真君下意識以為是云如煙告訴了云月璽這些事情,否則,如果是云月璽救的他,云月璽之前怎么不說? 渡寒真君冷冷皺眉,回身正欲呵斥云月璽冒認功勞,就聽到有人驚呼: “她的耳朵怎么流血了?” “怎么流了這么多血?她怎么了?要找醫修來看嗎?” 渡寒真君驚訝地看著鮮血從云月璽耳朵中如柱流出,起初是一只耳流出鮮血,馬上,兩只耳朵幾乎都像是灌滿了鮮血,赤紅的鮮血順著她白皙的耳垂滴落到脖子里,再度染紅整個肩膀。 云月璽對這些血視而不見,她半點也不慌亂,繼續道:“此事弟子本并未放在心里,等師尊脫險后便離開,弟子天資鄙陋,自知必須抓住一切機會修習,直到弟子被家中父母逼迫,他們以他們的手段,讓我發了心魔誓,若我說出與此事有關的真相,便道基盡毀、rou身受地獄之苦,刻苦修習毀于一旦?!?/br> 心魔誓?在場的所有修士都議論紛紛,他們很久沒見過這么毒辣的誓言了,沒想到會在一個小小女修的身上看到。 這時,云月璽已經不只耳朵流血,連鼻下也流出血來,唇角掛著一線血跡,看起來十分可怖。 這便是心魔誓中的rou身受地獄之苦? 以往,渡寒真君一直拿云如煙當自己的救命恩人,云如煙還時常在他面前說起當日的情景,因此,面對這么大的差異,渡寒真君沒有立即反應過來。 云月璽所在地面已經淌了許多血,她體內的靈氣激蕩沖撞,幾乎要毀了她的經脈。 從她忍耐的表情,可以看出她此刻有多么痛苦,然而,即使如此,她的眼也黑黝黝的一片,不見半絲退縮。 “此事后,弟子回了凌云宗。弟子那時多么天真,弟子想著,弟子始終是師尊的弟子,那日不管是否弟子救了師尊,都不會有太大影響。結果,是弟子錯了?!?/br> “從那時起,弟子就未曾得到師尊一塊靈石,一顆丹藥,師尊講道授法,也只讓云師姐聽,不讓弟子聽。門內有任何事情,師尊也只召集其他弟子,半點不叫弟子去,弟子愚鈍,以為弟子無用,不能幫師尊,自傷了許久。他們說,是因為我太討厭,惹了身為師尊救命恩人的云師姐不快,師尊才如此待弟子。弟子原本不信,師尊乃正道領袖,既然收了弟子做徒兒,又怎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