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援建香港羅湖橋(一)
書迷正在閱讀:青春制暖、畫地為婚:總裁愛到剛剛好、多余女,你有存在的理由、白色的愛戀、懵懂青春、醫品透視狂兵、蒼天、仙焰、九變神君、雷霆監獄
廣(州)深(圳)鐵路的東端,有一條沿山腳彎曲、馳名中外的深圳河,寬不過50米,水深不足5米,河上靜靜地臥著一座秀麗莊嚴的鋼鐵橋梁羅湖橋。它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聯結著深圳站與香港九龍站,羅湖鐵路橋歷史久遠,飽經滄桑。據史料記載,羅湖鐵路橋始建于1906年,由詹天佑擔任顧問,中國人自行修建。1941年抗日戰爭時期,英軍為阻止日軍入港,將其拆毀。日軍占領香港后復建,后又毀建兩次?,F在的羅湖橋是1957年重建的,橋長32米,寬12米。廣(州)九(龍)、京九直通列車每天往返于橋上,這座橋成為我國內地與香港、臺灣同胞及世界各國僑胞和國際友人往來的紐帶。 改革開放之后,深圳成為香港連接內地的紐帶,雙方聯系越來越緊密,為適應兩地日益緊密的經濟、社會往來,廣深鐵路公司決定對羅湖鐵路橋進行了電氣化改造,使之成為連接內地與香港的大動脈,日均過境旅客以十萬計。 而這個艱巨的任務就落在了白玉傳所屬的施工單位中原電化局身上,聽說港鐵公司對施工要求嚴格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因為是第一次和港鐵公司打交道,所編制的電氣化鐵路改造工程實施方案與內地要求不一樣,他們要求的方案必須務實,簡約,便于現場cao作,并且要求盡量少用文字描述,大量采用表格、數據方式去闡述實施方案。 為此指揮部領導高度重視,特派指揮部工程部部長夏長河負責建立前期技術調查小組,成員由各個作業隊技術骨干和施工經驗豐富的一線工班長,并把施工任務交給了赫赫有名的施工干將“猛張飛”胡司令”。 胡隊一接到這命令,激動的幾天合不上眼,那幾日見人就一個字“樂”,那八字胡一翹一翹的,走起路來整個人都顯得仿佛年輕了幾歲。 由于白玉傳在前段工作時間的出色表現和具有一定的英語底子,因此也有幸編入前期技術調查小組,這對白玉傳來說,可是個千載難逢的學習的好機會,因為此次是集中指揮部全部技術和施工精英力量,力保打好這一仗。 白玉傳特意在電腦上查閱關于羅湖橋的歷史: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正月,《廣九鐵路借款合同》共計20條在北京簽訂,當年上半年完成設計,7月分三段同時開工。初建時,廣九鐵路自大沙頭至九龍178.55公里,中、英雙方商定,以羅湖橋中孔第二節為界,分為中、英兩段,其中中段長142.77公里,英段長35.78公里,分段施工。羅湖橋至九龍段由英方修建。三孔的羅湖橋,兩端橋孔為6.17米鋼槽梁,中橋孔為32米鋼梁。1911年10月8日廣州至深圳的鐵路通車。當年的年底中、英兩段鐵路在羅湖橋接軌聯通。1912年中、英兩方訂立聯軌營業合同。 回顧歷史,他知道了這座近百年的小小羅湖橋上當時是中英兩國國界分界點呢,并且也了解了這座橋是當時詹天佑大師詹天佑擔任顧問,中國人自行修建的,今有幸在大師的鐵路橋上進行電氣化鐵路工程改造,這對于白玉傳一生是多么重要呀。 雖然1998年當時香港以回祖國,但進出深圳還是要辦理邊防出入證的,尤其是到羅湖橋上進行施工,也還是要辦理一個鐵路通行證的。大概半個月的時間,所有證件就全部辦好了。 隨后,夏部長就帶著前期技術調查小組十幾人,來到了這座近百年歷史的羅湖橋上進行實地調查。一踏入羅湖橋上,放眼望去,不由得為當時詹天佑大師的精美設計而嘆服。只見在祖國的國界鐵路旁赫然樹立著一個巨石,上面書寫著六個大字“羅湖橋第一哨”,在巨石旁邊站著威武實彈的兩名武警戰士。 夏部長掏出了通行證,讓邊防戰士查驗身份后,并說明了來意。一位武警戰士聽說是干電氣化鐵路的,他不由得向我們豎起了大拇指,并大聲說道: “中國鐵路人,了不起,加油干,為祖國爭光添彩!” 夏部長回頭謝了那位戰士后,就立馬組織調查小組開始工作, 他安排道: “我和孟主管負責調查大橋主體結構,制定接觸網懸掛方式;胡隊和王文才負責現場施工環境調查;小白負責跨距測量和記錄?!?/br> 大家伙知道了自己各自的任務后,就分頭忙活起來了。 白玉傳很快就測量完了跨距和錨段長度,并記錄在本子上,他還不放心,又吆喝著再次測量進行復核,生怕測量錯了,影響此次施工任務。他拿著記錄本,剛想找夏部長去匯報一下測量數據,只見孟主管和夏部長站在那座鋼結構的鐵路橋上,緊縮眉頭,一邊仔細看,一便搖頭,隨后只聽他對孟主管說道: “孟師傅,你發現沒有,這座橋上下行鋼結構不一樣,也許當時在設計時,只考慮橋梁整體美觀了,沒有考慮到電氣化鐵路,也沒考慮接觸網懸掛方式,你看,若上下行全部采用支柱懸掛方式,它的橋墩是斜行的,不太垂直鐵路,那么組立的支柱就不會垂直鐵路,這樣就會影響后續的支持裝置安裝和固定線索,這樣就會及其嚴重影響弓網關系呀?!?/br> 孟主管聽了,又回頭再次仔細看了看這座橋的鋼結構,他也不得不佩服夏部長的精細和敏銳的觀察力。他低下頭思索良久,方才指著那座 鋼結構橋說道: “夏部長,你這個技術問題提的好,也分析的很透徹,可是你看這是座近百年的老橋,我估計火車通過時速度不會太快,估計在60kmh以內?!?/br> 說到這,孟主管又指了指不遠處的鋼結構對夏部長繼續說道: “你看,鋼軌上方的鋼結構梁剛好垂直鐵路,我們可以在此上面想想辦法可好!” 夏部長聽了孟主管的建議,連忙跑到鋼結構處,向上看了看,正如孟主管所說,他大喜過望,激動的拉著孟主管的手,連聲贊道: “孟師傅,您這個建議好,我可以采用在鋼結構上安裝懸掛底座,這樣就可以解決這個技術問題了?!?/br> 夏部長說到這,吩咐白玉傳帶著測量人員再次復核鋼結構懸掛點距相鄰附近的跨距比是否超出設計要求,經白玉傳他們認真測量比對后,發現跨距比符合設計要求,夏部長看了看測量數據,長長出了口氣,又抬頭看了看高懸在鋼軌上方的鋼結構,接著對孟主管補充道: “為增加其穩定性,我建議采用吊柱腕臂型懸掛方式,您看可以嗎?” “這個建議好,但是由于鋼結構表面有角度,并不垂直與鋼軌,這就增加了廠家生產吊柱的難度咱們安裝時也會有很大困難。不過,得問問老胡和小王,看他有啥好的建議?!泵现鞴苷f著,向不遠處的胡隊和王文才擺手示意他們過來,把現場情況簡單向他們做了技術方面的分析。 胡隊抬起頭看看鋼結構,看來用作業車施工是不行的,用梯車作業高度也不夠,只有靠人工安裝,可這么高,有幾個工人可以攀登上去,并且要在上面連續作業一個多小時呢,這的確是個問題,正在胡隊靜心思索時,白玉傳在旁邊搭腔道: “胡隊,咱們有海叔呀,有彝族同胞弟兄呀!俺估計他們能行?!?/br> “他們攀高可以,但是對接觸網安裝不熟練呢?”王文才把心里的疑問提了出來。 胡隊聽了,大手一揮,斬釘截鐵地說道: “就他們了,從中挑選四個年輕力壯,頭腦機靈的,先回去對他們進行封閉性培訓訓練,到時候安裝還來得及?!?/br> 夏部長聽了,也很高興,他對大家伙說道: “此次調查很成功,不但技術方案初步定稿,現場安裝實施方案也討論了?!?/br> 最后,夏部長又讓白玉傳帶著相機,把現場照片多拍幾張,準備回去再細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