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丁奉勸道:“此事不可急于一時,急則生變,陛下當令陸抗暗中準備,建業也準備大軍,隨時支援!” 但丁奉的話,孫皓一向當耳旁風。 丁奉目光轉向鐘會,鐘會拱手道:“這則消息來的有些蹊蹺,或許是敵人的離間之計!” 剛剛定下離間羊祜之計,還未施展,現在反倒被別人離間了。 孫皓兩眼冒火,盯著鐘會,“你敢說步家沒有反心?” 鐘會兩眼不知道往哪里放,這位正在火頭上,萬一瞧對眼了,那就是引火燒身了,“步家當然有反心?!?/br> 現在身在龍潭虎xue,當然要順著孫皓的心意來。 起初孫皓對鐘會言聽計從,但幾個月的新鮮勁過去了,回到建業,阿諛奉承的人一多,對鐘會不再像以前那般熱情。 而鐘會的心思也從孫皓身上轉向江東士族。 “步家現在未準備充足,還未與晉、秦談妥,當誘而殺之!”孫皓收回目光,搖頭晃腦道。 “陛下準備如何行事?”丁奉緊張的盯著孫皓,從孫皓上位時,他就已經被漸漸邊緣化。 誘而殺之,計策不錯,關鍵在怎么執行。 步協步闡都不是傻子,東吳這么多年殺來殺去的,人比兔子還驚,處理不好,就是弄巧成拙了。 孫皓得意道:“朕下一詔書,召步氏兄弟入朝,于半途殺之,再令陸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陷西陵!” 丁奉只感覺眼前一黑,你老人家的詔書下去,不是讓人家造反嗎? 以孫皓的赫赫兇名,誰還敢回建業? 不下詔令,或許步氏兄弟會回來,一下詔令,豈不是在告訴步家兄弟,快回建業受死? 這是真把步家兄弟但白癡了。 又與鐘會對視一眼,希望鐘會能再勸勸。 鐘會卻無動于衷。 孫皓的剛愎自用是出了名的,勸多了,弄不好自己也交待了。 丁奉目光又轉向左丞相陸凱,陸凱也搖了搖頭。 孫皓正在興頭上,自以為妙計,八匹馬也拉不回,“朕計議已定,勿多言也?!?/br> 散朝之后沒幾天,丁奉就被氣病了。 吳國就像一輛失去控制的馬車,加速墜向深淵之中。 第六百九十四章 胃口 煌武元年,關中終于迎來久違的大豐收。 到處都彌漫著麥穗成熟之后的香味,田野和村落間金燦燦的。 百姓臉上的皺紋也舒展開了。 唐彬、王濬幾次出兵襲擾,都被嚴整以待的蒙虓和孟觀擊退。 晉軍襲擾不到關中,但并州的秦軍牧騎卻長驅直入,攻入幽州,前后擄獲烏桓漢人百姓兩千七百多家,糧食十萬多石。 幽州百姓要么南下,要么遷入遼東,遼東三部鮮卑借此壯大了一波。 登基之后,果然好事一樁接著一樁。 此刻,楊崢忙著接見西域諸國使臣。 攻滅烏孫對西域諸國震懾力十足,司馬炎篡魏之后,所謂的中原正統也消失了。 大秦徹底成為西域的宗主。 馮琦從康居萬里傳信,當趁此機會一舉整合西域。 楊崢早有此心。 這時代的西域富得流油,瓜果滿天下,還是東西商貿重地。 前幾年派出的宣義郎,碩果累累。 雖然各國對大秦十分警惕,但民間對大秦的親善度持續提高。 蜀錦、書籍、茶葉、瓷器在西域能與黃金等價,平民和貴人趨之若鶩。 宣義使們直接在各國大城中設立“秦館”,教授平民漢言,以及孔孟之道。 滲透往往是無孔不入的。 秦國國力無法在土地上實際占領,就要在人心和思想上占領。 當然,西域諸國也不是傻子,知道這么下去后患無窮。 戎盧國查封了境內的秦館,但轉眼西州都督尹春的兩千鐵騎就殺到家門口,連國王帶平民一鍋全端了,以囚車押送,傳示諸國,然后押送長安。 諸國瞬間老實起來。 西域幾次聯合都被秦國擊敗,軍事上已經不可能再有作為。 戰爭決定一切。 所以他們最終只能逆來順受。 默認秦館的存在,秦館也成了國王也招惹不起的存在。 漢言逐漸成為西域的官方語言,各國貴人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早就暗中鉆研華夏典籍。 春江水暖鴨先知。 他們最清楚西域形勢。 戰爭是文明間最好交流方式,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 漢魏秦的強大,在西域產生深遠而持續的影響。 自然會吸引很多忠實擁躉。 更何況站在頂峰的華夏文明與西域散碎的文明完全沒有可比性。 楊崢結合后世漂亮國的辦法,與衛瓘商議許久之后,制定了十一條法令。 其一,諸國之國王必須得到大秦的冊封才算正統。 其二,諸國王子、貴族必須到長安游學,短則三年,長則五年。 其三,西域諸國以后對軍隊沒有指揮權,由長安派遣的參軍、司馬、宣義令指揮和訓練。 其四,各國統一商稅,不得私自加征。 其五,漢言為官方交流語言。 其六,各國除了設立秦館,還要開設庠序教授孔孟之道。 其七,各國有糾紛,一律不得私自攻戰,可由西域長史府裁決,若有異議,可上訴至長安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