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被做出的木偶割掉了借給它聲音的活人的舌頭,由此變成人。 可因為它們的聲音是借來的,割掉借主舌頭的同時,它們也永遠失去了聲音。 所以‘木偶鎮’上的所有人都是啞巴。 ——這就是木偶變成人需要付出的代價! 剎那間,池醉如醍醐灌頂般想通了一切。 同時他也明白了一點—— 為‘木偶鎮’帶來會唱歌的木偶的那個年輕人,根本就是故意的。 他很清楚,一旦賦予木偶靈魂,木偶就會渴望變成人。 至于滴的血多血少,不過是時間問題。 開弓沒有回頭箭,當‘木偶鎮’的居民一腳踏進年輕人擺好的陷阱時,一切就已經注定了。 人性的惡欲、貪婪不過是其次,小鎮居民固然在物欲橫流中迷失了本心,可這個引發人性黑暗面的人,才是悲劇真正的根源! 而這個人,此刻就在他們身邊。 用兩只戲謔的眼睛注視著他們…… ——飽含惡意。 猜boss叭 第190章 木偶之歌(14) 主線任務一共是兩個: 一、找到木偶; 二、幫助小鎮居民解決麻煩。 第一個任務毋庸置疑已經完成了,因為木偶就在玩家身邊。 第二個任務中卻包含著一個陷阱: 所謂的小鎮居民,究竟是指活人,還是指木偶?抑或二者都包括在內? 對于這個問題,池醉原本傾向于前者。 但在看到第二份報紙時,他的想法有所動搖。 ——這張報紙由私人刊印發行,主要報道了‘木偶鎮’上的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雖然紙張上的字跡已泛黃模糊,但比起第一張報紙仍清晰不少,池醉一眼就瞥見了“林記木偶鋪失火”、“損失慘重”、“燒傷”等關鍵字樣。 更加直觀的則是報道下的配圖—— 黑白照片上,一間老房子著了火,不斷有房梁倒塌、落下,漆黑的夜與滔天的火光互為映襯,燒焦的木頭上方濃煙滾滾,連空氣里都漂浮著幾縷黑色灰塵。寫有‘林記木偶鋪’五個大字的牌匾已經被燒得只剩了一半,孤零零地落在地上,滿載塵埃。 房子外則是一片亂象,入鏡的鎮民很多,救火的救火,看熱鬧的看熱鬧,還有人驚慌不知所措,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透過這張照片,池醉仿佛親眼目睹了當年的景象。 同時他也注意到,這些鎮民身上有幾個共同點: 一是個子不高,且身形相近,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都佝僂著背,老態龍鐘; 二是姿態僵硬,神情木然,救火的幾個鎮民連手肘都彎不過來,木桶里的水還沒碰到火就灑了一半,與其說他們在救火,倒不如說他們在浪費水。 不過,真正令池醉感到驚訝的并不是這些鎮民,而是照片中那個剛從火災里逃出的年輕人。 ——從長相來看,他是上一張報紙的主人公無疑。 但與懷抱木偶時的陽光燦爛不同,此刻的他無比狼狽,臉上布滿左一道右一道的黑色灰塵,衣服也破破爛爛,像被火燒過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年輕人身邊圍著不少人。 只是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像在安慰或是救助他,而像在…… 阻止。 阻止什么? 池醉將目光移到年輕人的神情上。 焦急、震驚、后悔…… 他緊緊盯著著火的房屋,似乎正處在某種復雜的情感變化中。 ——里面有他割舍不下的東西,他想進去。 莫名地,池醉從中讀出了這種意味。 那年輕人究竟有沒有再進火場? 如果他真的是年輕時的林正,那他無疑進去了,他們如今看見的滿身燒傷恐怕正是由此而來。 如果不是,則另說。 關鍵問題在于,他為什么要再進火場? 池醉有種直覺,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重要,甚至關系到主線任務的完成。 看樣子,他們有必要再和老人交流一番。 昨天的對話中,老人似乎忘記了一些事情。 這些生命中的轉折點,也許只有特殊的環境、特殊的景象、特殊的物品,才能令他徹底想起。 將兩張報紙疊起收好,三人離開了報亭。 出門的那一刻,池醉卻發現,外頭原本明朗的天色,此刻竟陰云密布,隱隱有下雨的趨勢,而且怎么看都不太像清晨。 他狐疑地瞥了眼通訊器,發現時間竟然跳到了中午12點! 不好! 池醉一凜,暗罵自己大意,趕忙帶著薄冰和宿琬朝‘木偶旅店’飛奔而去。 一路上三人發現,小鎮里的行人越來越多,走到四方街正中央時,人群已經能用密集來形容。 然而這并不是什么好事—— 路過他們的每一個“人”,都用一種垂涎貪婪的目光凝視著他們,仿佛將他們看成了可以咀嚼的食物。這些人如螞蟻般堆在一起,人擠人,rou擠rou,可沒一個人覺得奇怪,或者說,沒人注意到這點。 它們的注意力都在池醉、薄冰和宿琬身上,一群人緊緊挨著,眼神直勾勾地去往同一個方向,既麻木,又詭異。 池醉跑得再快,都能感受到后背那一股股針刺般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