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
仙居山的仙陽宮內,從祁陽山趕來的祁陽大君嚴風畢恭畢敬地站在自己的父親仙界圣主仙君嚴祿面前。每個月的初一是掌管各分封仙地的神官們入仙居山上仙庭述職的日子,嚴風這剛述完職回去沒幾天,又再次來到仙居山在仙君的仙陽宮內與其父親議事。 仙君神色凝重地問嚴風道:“你的封地上最近有沒有魔族的異動?” 嚴風回道:“父親,前幾日臨安城的仙守向我匯報,說是最近那里偶有發現魔族人的蹤跡,似是出沒得比以前頻繁些,我準備過去看一下?!?/br> 以前魔族人的勢力范圍被稱作魔域,他們的老巢就在臨安城附近的天涯山上,天涯山早年也叫浮玉山,位于祁陽大君嚴風所轄祁陽山部的封地內。除魔大戰之后,天涯山早已荒廢,嚴風派了當地的主政仙家盧家定期上山巡視,嚴查異動,并向嚴風定時匯報情況,這十幾年里一直沒有什么異常。 嚴祿說道:“魔域的牙璋虎符一天沒有找到,我這顆懸著的心就一天放不下來?!?/br> 嚴風道:“父親,那牙璋虎符是當年魔王離澗用自己的鮮血煉制而成,需得用他的血脈才能召動,而今魔君已被鏟除,整個魔身都變成了灰,魔力和修為也隨之盡滅,況且他的血脈已經全部被我們斬草除根了,沒有人可能再召動那牙璋虎符了,即便是找到了虎符應該也是一塊廢銅爛鐵,父親不必太過擔心?!?/br> 嚴祿并未露出放松的表情,他說道:“當年你我在天涯山之戰中,確實親見了離澗和他的三個兒子全部戰死?!?/br> 嚴祿好像忽然又想到了什么,眼睛看著嚴風,像是要再次確認什么重要的事情,并對嚴風道:“你確定離澗的那個小兒子已經在這世間消失了?” 嚴風已經想不起來仙君這是第幾次找他確認這件事了,于是又重復了一遍和前幾次都是一樣的回答:“父親放心,當年孩兒是親手用斬魂刀將他斬殺,并親眼目睹了他魂飛魄散的,那斬魂刀的威力父親又不是不知道?!?/br> 嚴祿想想自己也許真的是太過多慮了,這斬魂刀和在除魔大戰中仙家使用的焚妖爐一樣都是自上古以來就流傳下來的仙界的兇險法器。不論是神仙還是妖魔,一但被這兇器斬殺或焚滅,那必是神魂俱滅,萬沒有復生的可能。想到這兒,嚴祿覺得當務之急消除魔族余孽才是關鍵。 于是嚴祿繼續道:“當年除魔大戰時,那個魔域國師離心還有所有的魔域將領也都被我們悉數剿滅,但那個離心的弟弟離音卻如同人間蒸發,我們竟尋不到他任何蹤跡?!?/br> 嚴風道:“父王說的就是那個在天涯山之戰的時候逃跑的魔域副國師離音?” 嚴祿道:“就是他,他逃跑時雖身負重傷,但一定還活著,這個人狡猾之極,他應該是一直藏匿于民間,這么多年來,仙界一直在追殺他,想鏟除禍根,但他卻蹤跡全無?!?/br> 嚴祿繼續道:“嚴風,臨安城包括天涯山附近你多派點人手,讓他們看得緊一些。如果魔族有什么異動,那離音必然會暴露行蹤,這也是我們鏟除他們的好機會?!闭f這句話的時候,仙君嚴祿臉上閃露出一絲“最是無情帝王家”的殺伐之氣。 嚴風領命接旨。接下來,嚴祿是以一個父親的身份而非君主的身份對這個大兒子語重心長地說:“風兒,你將來是要做大事的人,這仙君之位早晚都是你的。所以,以后你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通盤考慮,不能只追求結果,而不顧影響。要記住身為君王不是你自己一個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有多少雙眼睛看著你呢?!?/br> 嚴風頻頻點頭,似乎是聽明白了這些話并牢記于心中。 嚴祿繼續道:“對了,上次過來述職的時候你有去看過母后嗎?” 嚴風回答道:“父親,上次來去匆匆未曾見到母后?!?/br> “那你一會就去看看母后吧,母后那邊也要多親近親近。你跟嚴華兩人倒是反過來了。他隔三差五地就去你們母后那里請安,我這里倒是鮮少見他來?!?/br> 嚴風聽父親這樣說猜測是母后又在父親面前抱怨自己不如嚴華知冷知暖、貼心貼肺了,趕緊答應下來。 嚴風正準備起身向仙君告辭,去母后那里請安。 忽然仙君好像又想起了什么事情,說道:“對了,最近嚴華又去臨安城了?” 嚴風回道:“回稟父皇,每年重陽節前后,芷陽大君都會去臨安城呆幾日。今年亦是如此?!?/br> 嚴祿說道:“你們兄弟兩的關系也要好好緩和一下,這都十多年過去了,怎么還是這樣不冷不熱的?” 嚴風畢恭畢敬地回答道:“孩兒知道了?!?/br> 嚴祿繼續對嚴風說道:“你弟弟就是有些多愁善感,每年必去臨安城懷舊,畢竟他也是在那里呆過一段時間的?!?/br> 仙君話音剛落,嚴風看了父親一眼,似乎對“懷舊”這個詞很是不以為然,在他心里嚴華每年必去臨安城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覬覦自己轄地上的什么魔啊妖啊的,以求立功表現,然后爭奪世子之位。 接著嚴祿拍拍嚴風的肩膀,慈愛地看了嚴風一眼,再次對他強調手足之情的重要性:“我看得出來,嚴華并無意于這君王之位,但將來你若接替了仙君之位,也是要得他輔佐的。他若是能一心一意地輔佐你,你的江山就坐穩了?!?/br> 嚴風連忙繼續稱是,嘴上答應得爽快,心里卻不置可否。接著嚴風看父親語盡,于是便行禮告辭。 嚴祿看著嚴風的背影,心中想到,這個兒子倒是一個能成君王的好苗子,每每交代給他的任務他必全力以赴地去完成。但嚴祿就像對魔族已經被斬草除根這件事一直不能完全釋懷、無法高枕無憂一樣,嚴祿覺得這個大兒子身上好像也是哪里缺了點什么,讓他總覺得要把君位傳給他之前還需再好好地教化他一番。所以嚴祿一直在不遺余力地教導和扶持這個大兒子,希望嚴風能被教導得與自己這個君主如出一轍。另外,仙后謝虞似乎很不喜歡這個大兒子,總是在自己面前嚼舌根子,說他不如小兒子體貼、善解人意。所以嚴祿經常會時不時提醒嚴風多去看看母后。 仙君一想到自己那個無欲無求的小兒子嚴華就直搖頭,嚴華不僅根本無意于仙君這個位置,還經常跟自己這個老爹對著來,芷陽山仙地的轄區經常大小妖魔出沒,據說就是因為芷陽大君嚴華除魔很不上心,總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對于仙界的除魔政令貫徹執行不到位。嚴祿早就聽聞魔族的一些殘余都會往嚴華的轄區聚集,為此仙君嚴祿特別責成芷陽大君嚴華和芷陽山君丞謝靈旭嚴令整改。據后來嚴華和謝靈旭述職,說是已經令行禁止,轄區中除魔效果大有改觀。 所以嚴華不會像嚴風這樣單獨地跟他這個父親如此議事,或來跟他這個父親聊聊自己的抱負和家國理想什么的。仙君記得最近幾年見到嚴華要么是在上仙庭述職的時候,要么是在家宴上。不過仙君想到仙后跟自己說過這小兒子好像命里缺點什么,所以仙君就順理成章地選擇了大兒子嚴風做為接班人。他心想這樣早做決斷也好,免得為爭君主之位鬧出個手足相殘什么的。然而嚴風的心里并不是這樣想的,在嚴風的心中,嚴華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在為了跟自己爭那接班人的位置。 因為鏡湖仙后的主動退位,驪山娘娘謝虞早已位升驪山仙后。仙后的芊蕙宮內,此時謝虞看著大兒子嚴風這次又像往常一樣例行公事般地跑她這里來點卯一樣地請安,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想說的話已經跟這個兒子說了千百遍了,估計他也聽膩了。這對親母子倆像一對沒什么血緣關系的母子不痛不癢、無悲無喜地嘮了會兒家常后,嚴風就起身告辭了。 雖說手心手背都是rou,但這兩個兒子從小到大,謝虞非常偏愛小兒子嚴華,在他眼里嚴華可比嚴風太懂得什么是體貼和關懷了。謝虞從嚴風小的時候就苦口婆心地跟他說到現在,要他多與人親近,多關心他人,他都一一答應著,但以后該怎樣還是怎樣,嚴風從小就不懂撒嬌、不會嘻笑,別人對他好他也沒什么感覺,甚至自嚴風懂事起謝虞都不太記得他什么時候流過眼淚,不光是跟她這個母親,嚴風好像跟誰都缺那么一點親近勁兒。 “但倒是很得他父親歡心?!敝x虞很替嚴華抱不平地想道:“仙君估計是想扶他上位的?!边@兄弟二人相差兩歲,從小到大都是弟弟更懂得體貼關懷,知冷知暖地讓著哥哥。但嚴風這個當哥哥的卻一點沒有哥哥的樣兒,為了當世子只顧得在仙君面前立功求表現。自小兒子嚴華從人間歷練回來后,兄弟倆人更是形同陌路了,謝虞覺得自己這個當母親的都不太喜歡嚴風,更何況是當弟弟的。 這兄弟二人還是十幾歲的少年時,謝虞曾帶著他們去仙界當時的老天師殷弘那里請其卜算,老天師很認真地卜算了一番之后,鄭重其事地告訴仙后謝虞,說他的兩個兒子中這個小兒子命犯心宿,情智不開。所謂情智不開就是指不通各種的親情愛憎,不懂世間的人心冷暖,老天師反復囑托這是病得治,一定要想辦法破解。 老天師明明算出來的是嚴華情智不開,但謝虞怎么看都是嚴風缺根筋兒。謝虞一直懷疑是不是這個老天師哪個環節解卦出錯了,后來她還想去找殷弘讓他再給算一算、重新給解解卦,但鑒于這老天師是仙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輩,謝虞一直開不了這個口,再后來就是那老家伙回峨眉山頤養天年,然后就壽終正寢了,這下是“死無對證”了。為了這事兒,謝虞郁悶了好久,明明自己的小兒子如此體貼入微的貼心人兒一個,怎么會是情智不開? 于是從那時起,謝虞就每日仔細觀察嚴華的一舉一動,看看他到底是如何情智不開的。經過一段時間細致入微地觀察,謝虞應是看出了一點端倪,她發現小兒子嚴華好像確實是有些問題。在謝虞看來那應該叫情竇不開,嚴華好像從小就對小女孩子沒啥興趣,其他男孩子十三四歲開始發育的時候,走在路上看到漂亮的女孩子大多會眼睛直勾勾的,有的路都走不動了。而嚴華無論何時何地看見再漂亮的女孩子也是無動于衷,更不會多看一眼。難道老天師所謂的情智不開就是情竇不開?謝虞開始慢慢地接受了這個兒子情智不開的宿命。 于是謝虞特意給嚴華安排了兩個很漂亮的小仙娥貼身服侍,看看這倆小丫頭能不能有機會幫他這個寶貝兒子開開情智,大不了把通房丫頭先收成小夫人什么的,這在仙界的各大修仙世家里也是常事。結果真被那個老東西殷弘說中了,嚴華可真是個坐懷不亂的好少年。既然是貼身服侍,那自然就免不了會遇到需要寬衣解帶,入寢沐浴的時候,結果是每每碰到此時嚴華都是泰然處之,我自巋然不動。反倒是兩個小丫頭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些羞怯和不好意思,但是看到小主子都這么淡定,久而久之三人也就都習慣了。 而且嚴華平時有好為人師的癖好,他先是給兩個小仙娥分別取了兩個雅致的名字“彩云”、“追月”,平素閑來無事就教彩云和追月讀書寫字、修仙練劍,無論是教寫字還是教劍術,那嚴華可都是手把手地教,毫無保留,也絕無非分之想。他認為女孩子光會伺候人可不行,以后行走于江湖,不僅要有能力保護自己,“腹有詩書氣自華”才能嫁得出去。在嚴華用心地栽培和教導下,彩云和追月如今已是出落得滿腹詩書、刀槍不入了。 好在老天師卜完卦后還給出了破解之法。據說是最好讓嚴華去換個環境,作為凡人到人間歷練一下,嘗一嘗人間疾苦,說不定碰到什么人、什么事或是被什么人感動到,就能讓他情智頓開了。老天師其實還有些話沒能對仙后說出口——“嚴華這個情智不開的程度有點嚴重,一定要碰到他命中真能感化他的人,才能使他漸漸開悟,當然也不排除可能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他會被瞬間開化。但是如果碰不到那個命中注定的天選之人,那嚴華就只能這樣情智不開一輩子了?!崩咸鞄熂纫炎鞴?,這些話也就爛在他的羽化之身里了。 所謂的人間歷練在仙界曾一度很是流行,就是將已經飛升成仙之人,先封了其仙法和記憶,使其脫去仙身成為凡人,再“下放”到人間以凡人之軀重新修煉個三五年,若一旦再次飛升成功,那此人的修為便會在二次飛升后突飛猛進地增長,這比起單純停留在仙界修習仙法的效果要好上百倍。這個就有點像仙界官場中經常會派遣官員到基層去掛職鍛煉,鍛煉期滿回朝后就給你連升三級一樣。所以,很多飛升后的仙門世家的子弟,為了提升修為,會選擇這種回爐歷練再次飛升的方式。 但是近些年世風不古,因為人間歷練那是要從零開始修煉,非常辛苦,一些靠著關系和人脈上位的仙家子弟自是吃不起這樣的苦,再就是還有些仙家子弟本來資質就不是很突出,飛升時都是處在那可上可下的臨界邊緣,需要靠本門前輩的提攜和關照才得以飛升,這種資質平庸的一旦下凡歷練,沒個十年二十年的恐怕都修不回來,畢竟這從凡人到仙者的飛升并非能隨意蒙混,很難摻水分進去的。所以這類人就算是為個面子那也絕不會去人間歷練的??傊?,這年頭資質好的吃不了苦,有心吃苦的又擔心資質不夠失了面子。所以近些年這種下凡歷練的仙家子弟越來越少。 驪山仙后要不是因為老天師給出的這個破解之法,哪里會舍得把自己的寶貝兒子下放到凡間重新修煉。不過此舉甚得仙君贊賞,作為仙界圣主,身先士卒,把親兒子下放到人間歷練,那可是給整個仙界做出了個表率啊。不過為了不影響嚴華在人間的正常修煉,這件事是在嚴華再次飛升回來后才公之于眾和昭告天下的,飛升前這件事都是全程保密的,只有接受本次重任的仙家的家主一人知情,其他人一概不知,不過可能也難免人多口雜,會走漏些風聲。 嚴華本人自是要被封住法力和抹去記憶的,他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他是個從小在這修仙世家長大的凡人,自己的人生目標除了飛升成仙,還是飛升成仙。于是在嚴華十五歲的時候被送到了芷陽山上的修仙大世家謝家,做為謝家的一名凡人修仙弟子開始了他的人間歷練,嚴華在凡間修習時用的名字叫謝云。芷陽山上的謝家是驪山娘娘的本家,當時芷陽山的掌門仙守就是謝家的家主,名叫謝靈旭,即現在的芷陽山君丞,是輔佐芷陽大君的最高級別的神官。 謝靈旭是個資質和修為頗高的上仙,自二十多歲被封為芷陽山仙守之位到嚴華被送入謝家時,他掌管這芷陽山仙地已有十多年了,若是要按著祖上各代的輩分論,他還得稱謝虞一聲姑姑,但這個都不講究了,嚴華去了芷陽山那就是要拜他為師的。 謝虞對謝靈旭千叮嚀萬囑咐,希望謝靈旭讓嚴華多認識些人,多結交些朋友,在謝虞心里,修仙是次要的,嚴華這次去人間歷練的目的除了開情智,還是開情智,畢竟老天師的那句話“說不定碰到什么人就能讓他情智頓開了”謝虞可是牢牢記在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