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山河不夜天_分節閱讀_178
荊河是大宋北方最寬最湍急的一條大河,但北方少河流,荊河只是矮子中挑將軍,才當了第一。想在荊河上修建一座橋有難度,卻不是不可能。大宋的工匠能做到這一點。 今年夏天天氣反常,北方多雨,導致河水更加洶涌,大雨沖垮了尚未修好的橋梁。但趙輔在懷疑,懷疑一切是不是真的只是因為天災。同時,遠在盛京的朝堂百官也在懷疑,僅僅一場大雨,真的能斷送近百人的性命? 所以紀知來了,他不負眾望,在幾乎全毀的橋梁殘跡上找到了這幾塊大石頭。 紀知走到竹筐旁,指著這幾塊石頭道:“想來謝大人身為工部右侍郎,應當知道這是何物。不錯,這是鑄造橋梁地基的石塊。荊河橋從南向北,是五百一十二丈有余,荊河往年并不算特別湍急,修建橋基時,工部給出的深度為地下十丈。我說的可對?” 謝誠的臉色愈漸難看,他顯然明白紀知接下來想說什么。 紀知道:“謝大人,您看這些橋基石,有十丈高嗎?” 謝誠轉身怒道:“是何人負責建造橋基?將負責鑄造橋基的官員和工匠全部帶上來!” 話音落下,官差們紛紛離開衙門,去刺州大牢里提人。過了一刻鐘,兩個官差行色匆匆地跑回來,其中一人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臉色蒼白地喊道:“大人恕罪,大人恕罪!自五日前監察使團來刺州,那些官員和工匠被提堂問詢后,好幾個官員、工匠畏罪自盡了!” 眾人一片嘩然。 蘇溫允上前一步:“畏罪自盡?” 那官差跪著道:“是。因為自盡的官員只有三位,工匠也只有十幾人。小的……小的就沒上報?!?/br> “砰——” 蘇溫允抬起靴子,一腳將這個官差踹飛三米。 官差口中吐血,卻不敢耽擱,又屁滾尿流地跑回來,不斷磕頭:“小的知錯了,小的知錯了。小的請示過府尹大人,府尹大人說并無大事,小的才沒上報?!?/br> 蘇溫允立刻轉首看向刺州府尹:“張大人,可有此事?” 蘇溫允是四品大理寺少卿,與刺州府尹平級,而且他掌管百官牢獄。被他一問,刺州府尹背后一寒,他連忙道:“是有此事,但是監察使大人、蘇大人,那幾人下官檢查過,他們是絕食而死,并非被人謀害??!荊河橋一事后,關在牢中的官員、工匠太多,下官一時也無法全部照看。等他們絕食而亡后,我才知道這件事?!?/br> 紀知道:“把那幾人的尸體抬上來?!?/br> 半個時辰后,官差從義莊把三個官員和十二個工匠的尸體抬進了衙門。 現在是八月,天氣炎熱,這幾人有的死了三天,有的死了一兩天,但毫無例外,他們的尸體都惡臭撲鼻。有嬌生慣養的官員已經忍不住吐了出來,唐慎喉嚨里也一陣泛酸,但他看到紀知、謝誠和蘇溫允都上前查看尸體,他咬咬牙,也湊了上去。 紀知和蘇溫允檢查過后,紀知道:“確實都是絕食而亡。這里面哪幾人是負責橋基建造的?” 謝誠道:“這個,和這幾個是?!?/br> 他指的是一個官員和四個工匠。 負責橋基建造的官員和工匠當然不可能只有五個人,但巧得很,大橋沖垮的時候,其余工匠和官員都在修建橋基。他們被大水沖走,死無全尸。 紀知犯了難,不知該如何是好。 將這些尸體抬走后,紀知帶著監察使團的官員,秘密開會。 紀知道:“諸位同僚,在這刺州城中我們唯一能信任的,便是彼此。真正敢說上一句與荊河橋塌無關的人,也只有在座的各位。原本下官以為這只是一場天災與微妙人禍的結合,如今看來,荊州城的水,比我想象的還深。諸位,我們是在孤身入地獄?!?/br> 一個官員道:“哪來這么巧的事,絕食身亡,畏罪自盡,還全部死絕了!” “其中必然有詐?!?/br> “但是知道有詐,我們又能如何,現在是死無對證?!?/br> 紀知:“現在有兩個辦法,首先,我會將刺州城發生的事傳回盛京,請陛下定奪。同時,我們會繼續私下調查。各位意下如何?” “一切聽紀大人的?!?/br> 當夜,紀知便寫了一封折子,派人連夜送去盛京。 第二日,紀知將監察使團中,所有御史臺的御史全部喊了出來。他們幾人要走時,紀知停下腳步,看向唐慎:“唐大人也來吧?!?/br> 唐慎愣了片刻,接著他抬步,跟著這幾個御史進了屋子。 唐慎剛進屋子,就聽紀知語氣沉重地說道:“各位大人,直接接觸橋基修建的官員和工匠已經死亡,死無對證,這成了事實。但我剛剛得到消息,除了他們外,有機會接觸到橋基石料采購與建造的,還有八位大人?!?/br> “是哪八位?” 紀知沒有開口,另一個監察御史替他說道:“這八人,一個比一個官大,其中最小的,都是五品官員。他們分別是戶部金部郎中曾斐,吏部司勛郎中岳子光……半個月前前往盛京報信的工部郎中高維,還有刺州府尹張灃張大人,大理寺少卿蘇溫允蘇大人,工部右侍郎謝誠謝大人,以及戶部左侍郎徐令厚徐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