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山河不夜天_分節閱讀_41
“竟然是梁大人提的字?!?/br> “這是梁大人的新作?咦,不是,是一位名為辛棄疾的詞人的作品。蛾兒雪柳黃金縷,說的便是這黃金縷?” 掌柜讓伙計將卷軸裱在了大堂墻壁的正上方,同時,姑蘇府的夫人姑娘們已經為這黃金縷癡狂了。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姑娘們念著這句詞,面露羞赧。能買得起黃金縷的顧客,本就是家境富裕,一般都請了西席到家中叫姑娘識字。而這首詞,哪怕只是識字、不讀四書,念著它都覺著心也醉了。 一時間,昂貴的黃金縷被姑蘇府的姑娘們瘋搶。 掌柜的都有些懷疑:“難道是我標錯了價,這黃金縷的價錢標錯了?” 他自然沒有標錯。 一首可以名傳千古的絕世好詞,再加上梁博文的題字。不賣出一個好價錢,都對不起對不起唐慎的這場營銷造勢。更何況,他還親自到珍寶閣,設計了精油的裝幀和擺放。 珍寶閣中,富貴人家的夫人小姐們對黃金縷甘之若飴,家世稍次一些的,只能看著那玉碗中的精油,望而卻步。然而很快,她們發現擺放在精油旁邊的一塊淺粉色膏狀物體。 “咦,這是何物,看上去細膩光滑,也被蘇錦緞子供著擺放,難道也是個和黃金縷一樣好的物件?” 掌柜立刻過來,賠笑道:“夫人,此物名為香皂……” 珍寶閣新開張,人流如潮,濟濟一堂。 閨閣中的夫人小姐雖然識字,但是對詩詞的研究倒沒那么深刻。她們沉醉于驀然回首的浪漫,卻無人發現這首詞只寫了一半。 姑蘇府同德巷,梁府。 唐慎拎著一盒香皂、精油,又背著一個書籃,苦著臉進了梁府大門。 梁誦早已等候多時。 唐舍把香皂和精油給了管家。 梁誦:“今日唐舉人家的那脂粉鋪子又開張了?” 唐慎點頭:“可不是。先生,小子來時聽姚三說,全姑蘇府的人都去了。他們見到老師您題的字,各個看傻了眼,口口相傳,念念不忘?!?/br> 梁誦瞥了他一眼:“若不是你要挾老夫,非得寫了字才能告訴那首詞的上闕,老夫才不會為你題字?!?/br> 唐慎無辜地眨眨眼。 沒錯,梁誦身為天下四儒之一,文名斐然。普通人別說讓他專門題字,就算是請他指點一二,都難如登天。大宋對商賈的態度還算不錯,讀書人可從商,商人亦可參加科舉,沒有后世嚴苛。但是梁博文是不會為一家脂粉鋪子題字的。 當唐慎厚著臉皮請梁誦題字時,梁誦差點一腳把自個兒這個老來子(年老后收的唯一一個學生)踹出書房大門,最好踹進院子的池塘里。 “你可不能長點出息!” 但唐慎臉皮多厚啊,他上輩子論文遲交被老板罵的時候,每次都嘴甜地說好話糊弄過去。他直接拿出了辛棄疾的詞,果不其然,梁誦一看到這詞雙眼一亮。 “這是你寫的?”剛說完又道,“不可能,你這潑皮寫不出這等作品?!?/br> 剛想謙虛一下不做文抄公的唐慎:“……” 梁誦仔細地品完這首詞,道:“這只是半闕,還有半闕呢。你從哪兒得到這作品?!?/br> 唐慎早就編好了謊,說這是一個游歷天下的落魄文人偶然來到趙家村,喝了他家的果子汁后送給他的詞,當作買果子汁的錢。 梁誦:“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也只有經歷過生死滄桑的大儒,才能寫出這等詞句。只是可惜,不知這位辛棄疾是哪位看破世俗的同仁,竟名聲不顯,我也未曾聽過?!?/br> 為了得到上半闕的詞,梁誦便給唐家的珍寶閣題了字。 唐慎來梁府時,十分匆忙,他沒能去珍寶閣看一眼,但他并不擔心精油和香皂的銷量。他從書箱里拿出昨天才寫的兩篇制藝,交給梁誦審閱。 制藝就是八股文,小到童試,大到殿試,古代每場考試都必不可少的就是八股文。 然而這八股文哪里像后世人想的一樣好寫,光是結構就分為八個部分: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 八股文的題目全部來自四書五經,按理說只要熟讀四書五經,做到破題應該不難。但哪有那么簡單,八股文的題目中有一種難度極高的截搭題,就是把毫不相關的兩句話拆解了放在一起,直接當題目。 前朝有個縣令在童試時出了一道極品截搭題,曾經難倒了那一場的所有學子。他出的題是“彌子之妻與子路”。這句話是原句出自《孟子》:“彌子之妻與子路之妻,兄弟也?!苯Y果去掉了后面五個字,所有考生都看傻了眼。 彌子之妻與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