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
本章里提到的文化素養和真性情,在前面的章節里也提到過類似的,比如達芬奇、米開朗基羅,他們之所以成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靠的不只是繪畫能力,還有其他學科的輔助。要做到頂級,必然是綜合學科能力強的人。 畫畫和攝影,其實是需要大量理科知識的。達芬奇的構圖涉及建筑學、天文學、物理學,還有很多機械知識。 西班牙建筑大師高迪,不僅是藝術家,他的理科知識也非常扎實,畢竟要建造圣家堂那樣的建筑奇跡,是需要精通結構和土木的。 現在國內很多所謂的攝影師和畫家,就鉆研本專業內的知識,想要玩出更多技巧,但真正能成為大師的,是把更多精力都放在其他看似沒有關系的學科上,最后融會貫通。 第69章 陽光、疾風、細雨 14 紀淳離開后, 許游一個人在休息室里呆坐了一會兒。 她是在平復情緒,也是在沉淀和反思。 她看著剛才那張照片,心里有著說不出的感受。 兩個月前, 她和褚昭提出分開,那時候她以為她很堅強, 已經做好了所有心理準備,后面的生活也知道如何應對, 她甚至覺得生活不會有任何變化,畢竟他們是和平分手,分開后依然是知己、合伙人。 失去了一個情人, 卻得到一個知己,她還沒有絲毫損傷。 直到紀淳的話戳破了她,她到底還是高估自己了。 生活的確如她所料, 沒有什么變化, 她和褚昭在微信上的溝通, 比之前那半年的疏遠期還要順暢。 然而在心里,影響還是產生了。 它們并不尖銳, 只是蟄伏在某個角落, 看上去很聽話, 卻在潛移默化間,一點點影響到她。 想來也是啊,人非草木, 怎么可能真的做到一刀切呢? 有些情緒壓抑的太久了,是會反彈的,而她直接受到影響的,就是手感。 分開那天,她以為她已經離開了原來的世界, 將會進入到下一個階段。 但現在,或許才是真正走出去的時候。 *** 許游很快收拾好東西,拿著器材離開攝影棚。 她直接叫了輛車,去褚昭以前的小公寓。 進了門,許游沒歇著,直接把相機支起來,調整好光線和角度,在客廳里找到一個最佳的拍攝位。 然后,她就走進臥室,把墻上那幅巨照取了下來。 她用白布將照片上的灰塵拂去,望著自己的眉眼,笑了笑,隨即就將它搬到相機前,落地靠墻放置。 許游沒有立刻試拍,反而先坐在照片前,歪著頭看了一會兒。 照片是四年前的,那時候的她看上去比現在青澀些,也稚嫩,當然也個性。 她有棱角,卻又小心翼翼,仍在徹底綻放的過程中,還只是一個花骨朵。 是褚昭發現了她的刺,用相機抓拍下來,否則她到現在都不會知道,那時候的她會有這樣冷漠、尖銳的時刻。 她那時候的真性情,大約就是這個吧。 許游又是一笑,帶著點自嘲,很快就坐在照片前,和照片里的“她”一同看向鏡頭。 她拿起手機控制器,找好角度,擺好姿勢,試拍了兩張。 然后又站起來,靠著墻,又拍了兩張。 漸漸地找到一點感覺了。 她閉上眼,靜靜地站了一會兒,又坐下,抬眼看向這間屋子,仿佛看到了曾經在這個屋子里穿梭打鬧的兩人。 褚昭說她是個性感的小丫頭。 她如今想起來還想笑。 想著想著,眼角就濕潤了。 可心里卻并不悲傷。 在這段關系里,她得到了太多,真是很幸運。 即便分開了,他們依然是彼此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存在。 許游抹了抹眼睛,隨即又一次在手機上設置好拍攝倒計時。 她靠向那幅照片,姿態隨意,一腿支起來,一腿倒在地上,她有些恍惚的看著鏡頭。 然后,她笑了。 就在這一刻,快門響起,畫面定格。 許游又呆坐了一會兒,拿起手機看效果。 只一眼,她就知道,這是最好的。 畫面里的她和“她”,代表著過去和現在。 至于未來,她已經開始期待了。 *** 當晚,許游就將兩張照片小樣發給褚昭,問他夠不夠格參展。 但其實她心里早已知道答案。 幾分鐘后,褚昭回了:“比前面五張都好,我會盡快交給承辦公司,讓他們洗印出來?!?/br> 許游:“那我就放心了?!?/br> 片刻后,褚昭又道:“對了,放在公寓里那張照片,我到時候也準備送去肖像展,過幾天我會安排人上門取,到時候提前和你聯系?!?/br> 許游先是一怔,轉念一想,這也正常,褚昭辦的展覽,他自己參加幾張也無可厚非。 畢竟于她而言,這是人生第一次攝影展,而對于他,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許游很快應了,說:“那我先把它包好,到時候聯系?!?/br> 褚昭:“嗯?!?/br> 許游沒有將自己的照片掛回到臥室里,很快就找紙將它包起來,放在客廳比較不礙事的地方。 到了晚上,她就躺在小公寓里,看著對面空蕩蕩且留有一塊痕跡的墻壁。 直到凌晨,紀淳發來微信,問:“進展怎么樣?” 許游笑著回道:“完成了?!?/br> 紀淳:“有點意外,發來看看?” 許游將第二張照片發給他。 紀淳看了,第一句便是:“照片里的照片是什么時候拍的?” 許游:“四年前,我上大一的時候?!?/br> 紀淳沉默了。 許游問:“怎么了?” 紀淳笑道:“突然有點懷念?!?/br> 許游說:“大學畢業之后,我還一直以為自己和上學時沒什么兩樣,看到以前的照片才發現,變化很大?!?/br> 紀淳:“每一個階段的心境都是不一樣的,記得把它們都記錄下來,用你的鏡頭,和畫筆?!?/br> 許游:“嗯?!?/br> *** 轉眼到了三十號,油畫展和肖像展同時開展。 許游準備了兩套衣服,破天荒的一早爬起來,到攝影棚讓妝發給她化了淡妝,吹了頭發造型。 結果回家一看,許父比許游還要緊張,還把幾年前定制的西裝拿出來換上。 許父說,這是許游人生第一次的畫展和攝影展,他當爸的必須撐住場子,決不能跌份兒。 然后,許父還對著許游mama的照片念叨了幾句,上了一炷香。 父女倆出門后,第一個去的地方就是油畫展。 時間上的安排,許游已經和褚昭商量過了,她下午一點過去攝影展那邊,上午就留在油畫展。 褚昭應了。 上午,許游接受了油畫展到場媒體的采訪,回答了一些問題,臉上始終掛著笑容。 紀淳全程都在旁邊,遇到一些刁鉆的問題時,紀淳一一擋掉,很快就請大家入內參觀。 其實許游也能明白那些媒體的質疑,她太年輕,看上去也不像是富二代,身邊又站著紀淳這樣一個主辦商,難免會覺得這次的油畫展是她靠別的途徑換來的,甚至會懷疑她就是玩票興致的,辦這個展覽就是出于虛榮。 許游和紀淳并肩走在前面,許久之后才逮住機會和他說上一句話。 “謝謝?!?/br> 紀淳一身西裝,十足的精英人士,眉宇間掛著淺笑,聽到這兩個字先是一頓,隨即應了:“謝什么?!?/br> 許游跟著問:“接下來要做什么?” 紀淳說:“什么都不用做,跟著大家一起看畫,就當自己是旁觀者,去審視過去的自己,也許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發?!?/br> 許游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如果是短期內創作的作品,拿出來審視,或許看不出什么,非得隔開很長的時間,再拿出來一看,覺得“陌生”之余反而能更加客觀,從中發現優缺點。 事實上,就算現在讓許游回想過去的作品,她都未必記得住所有,實在是太多了,而且交給紀淳以后,她就沒再過問。 眼下突然要跟著一大波人去欣賞過去的作品,感覺還真有點奇妙。 只是這樣的心情,很快就在許游走進第一間展廳之后,漸漸被其他的情緒所取代了。 許游一開始還和紀淳統一步調,分神時還會回答媒體的問題。 可她的一雙眼睛,始終盯著那些油畫,看的越發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