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萊塢養龍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345
但實際上,在米克李的演繹生涯中,還從來沒有過這種類型的角色。 他以往出演的角色,不管職業是什么,個性都很強勢,哪怕是一個普通人,都頗具大佬氣質,比如,在《對世界說你好》那部電影中扮演的吉他手,看似是主唱統領樂隊,可實際上確是吉他手在負責穩定大局,并且,主唱和吉他手分庭抗禮,他們之間的矛盾貫穿了電影始終。 可這一次的漢森教授,卻并不怎么有主見,反而是一個憂郁、內斂,同時還有一些儒雅的男人。 所以,米克李完全是憑自身嫻熟的演技,硬生生地演出了這么一個和自身性格完全不搭邊的角色。 這種巨大的改變,無疑讓他的粉絲們吃了一驚。 但吃驚歸吃驚,考慮到導演并沒有讓演員扮丑,反而讓演員更好看更有魅力了,那點兒吃驚就不算什么了。 總之,這一刻,兩個男主角終于匯合了。 米克李扮演的漢森教授接替病倒的老教授,成為了安德森的代課老師。 那一天,安德森激動不已。 他回到家后,在日記本中這么寫: [從看到他的那一刻起,我作為殺手的敏銳感官就不由自主地統統涌向他,我再也沒辦法否認自己的渴望——否認我渴望用刀尖劃破他在陽光下富有光澤又白皙的皮膚;否認我想要用牙齒親吻他跳動的頸動脈,那里的血液會是溫熱又香甜的嗎?] [謝天謝地,我終于找到了人生的意義——殺了他!] 電影院的觀眾這時候都有點兒懵逼了。 從一開始,主角安德森就自稱是個殺手,但他吃兒童套餐(薩米:為什么殺手不能吃兒童套餐?),平時除了殺老鼠,也沒有做過什么壞事。相反,他除了上課睡覺外,甚至能稱得上是個好學生,一天到晚安分守己到不合群的地步,還被同學們笑稱為‘只有一張臉的花瓶’和‘看著好看,其實很無趣的書呆子’。 所以,觀眾們很快就遺忘了影片開頭的驚嚇,反而覺得這可能就是個大齡叛逆期熊孩子。 可現在…… 安德森認認真真地開始列計劃表了——殺死漢森教授PlanA. 觀眾們:這人到底怎么回事? 接下來,安德森上課也不睡覺了,開始每天執著地盯著漢森教授; 等下課后,他也不急著回家了,而是繼續跟在漢森教授的身后,默不吭聲地尾隨跟蹤。 這時候,看過他那個《殺死漢森教授PlanA》的觀眾們都知道,他現在的行為是在獲取情報,了解漢森教授每天的行為模式,方便摸清狀況后,就殺死對方,有點兒類似于獵人抓獵物之前的特定觀察活動。 觀眾們越看越皺眉。 因為每當主角跟蹤漢森教授的時候,腦海里就不斷地腦補著對方死亡的樣子。 比如: 當漢森教授走上樓梯的時候,鏡頭一轉,只見安德森正陰惻惻地埋伏在樓梯的一側。 同時,一個快速的閃回畫面,畫面里,用昏暗的色澤來代表這并不是真實場景,只是安德森的想象出場景。而在他的想象場景中,漢森教授此時已經摔死在了樓梯下,身下一灘血泊,腦袋和身子呈古怪地扭曲姿勢,摔斷了脖子; 當漢森教授走到底下停車場的時候,鏡頭一轉,安德森又神經病一般地埋伏在了旁邊一輛車的車底下。 于是,又一個快速地閃回畫面,畫面里,還是安德森想象出的場景,而漢森教授被急速行駛的汽車碾壓而過,倒在了血泊中,死不瞑目。 諸如此類的小情節起碼有好幾處,搞得觀眾們都一頭霧水,弄不清楚怎么回事。 但連續不斷看到死亡畫面,哪怕明知道那是沒有發生,純粹出自主角變態的想象,他們也難免有一點點兒害怕了,所以,對這個奇怪的主角的觀感也從‘古怪好玩’轉變為‘熊孩子有點兒可怕’上了。 接下來,由于某個自稱殺手的傻瓜技術太差,教授先生很快就發現了這個古怪的學生。 但電影世界中的漢森教授顯然是沒辦法擁有觀眾那種上帝視角的,所以,他完全沒有往什么可怕的事情上去想,而是不小心想歪了,誤以為這名學生喜歡上了自己。 沒錯,漢森教授是一個隱藏的gay. 出于老師的責任感,也出于同類的憐惜,他并不想給學生施加任何壓力,決定潛移默化地給予對方正確的指導和影響,讓對方能夠健康成長。 于是…… 安德森:我是一個殺手,我最近找到了人生目標——殺死漢森教授。 漢森教授:我是一個老師,我最近找到了人生目標——幫助學生安德森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