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駱鳳心若有所思地看向人群:“看這樣子,鐘信那伙人進城以后很有可能挨家挨戶搜過糧,把城中所有糧食集中起來了?!?/br> 現在看來,必然是這個緣故。 只是令喬琬驚訝的是,她從月袖口中了解過鐘信這人的背景,倘若鐘信自小生在窮苦人家,會做出這個舉措不難理解,通常情況下出身貧寒的義軍領導人更容易產生“均貧富”的思想。 可鐘信的父親是福渠縣的一名鄉紳,家中頗有田產,這就讓人有點想不通了。 喬琬順著人群往前望去,長長的隊伍看不見盡頭。她從這些人的穿著中很容易地辨認出哪些是城中原本的富戶,哪些是城中原本的窮人。這些原本可能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兒的人如今都擠做了一處,唯一的共同點就是他們的臉上都布滿了憂色。 這座城里的狀況比她想像的還要糟糕,城中一定發生了許多她不知道的事。外面看著鐵板一塊,內里其實已經是搖搖欲墜了,就不知道其他城里是不是跟千陽城有著相同的情形。 喬琬在心里盤算著該如何應對這種情況,整理人群的士兵也已經整理到她們這里來了。 以她跟駱鳳心兩人的裝束,站在人群里挺顯眼的,裝不了路人,況且在她們身后還跟著那一群鐘信派來的尾巴,于是便大大方方對來人表明了身份,直說想要參觀參觀。 那名士兵戒備地盯著喬琬跟駱鳳心看了一會兒,又去看跟著她倆的人。 領頭跟著喬琬和駱鳳心的那兩人大概并不覺得此舉有什么不妥,反而可能覺得能借此機會讓她二人見識見識他們頭領的威風,所以并未阻攔,對那名士兵打了個放行的手勢。 那名士兵得了命令,放了駱鳳心和喬琬通過。 兩人沿著隊伍的側面一路往前走,每隔十余人就有兩名士兵在隊伍左右側看守著。走了好幾個街區,終于看到了隊伍最前方。 在靠近城墻的角落里,堆了數百口麻袋,周圍守著幾百名士兵。鐘信親自坐鎮中間,在他前方分了四個攤位發糧,喬琬今日早些時候在議事廳里見過的捋胡子的男人也在其中。 他們派發的不是那種白花花的大米,而是帶著殼的稻谷。喬琬觀察了一陣,發現了派糧的規律——每名青壯年男子可分得半升稻谷,而老人、小孩與婦人則減一半。 渝朝所用的升比較小,一升稻谷約有八兩重,這些稻谷食用前還要褪去糠皮,實際重量會變得更少,約為六兩左右。 喬琬來這個世界的時間不短了,家中也養過奴仆,像這樣稻谷,一名壯丁一日可食兩升,如今兩升降成了半升,而婦人老幼則連半升都沒有。 除了稻谷,再無其他物資派發。如今城中的一切商業活動都停了,更不可能有地方買菜,這些稻谷拿回去估計就只能熬成稀粥。日日食粥,難怪大家都看上去面有饑色。 派糧的過程從上午一直持續到午后,幾百袋稻谷根本不夠供應城中這么多人,分至最后糧已經沒了,喬琬粗略數了一下,還剩下四五百人沒分到糧,包括先前那名被推擠到后面的老婦人在內,幾乎都是些老弱病殘。 一名士兵上前來高聲道:“今日糧已派完,大家明日鐘聲響后去州府衙署領糧!” 喬琬以為會聽見這些沒領到糧的人爆發出一陣哭爹喊娘的聲音,可是沒有,大家木木地呆站著,似乎早就知道會這樣。 待鐘信等人一走,這些人立刻撲上來跪在地上,發狂似地去撿遺漏在地上的稻谷。 可那能有多少,哪夠幾百人搶的? 這些人擠在一處你推我搡,沒了士兵維持秩序,這些人搶紅了眼的時候甚至互相撕咬起來,活像瘋狗一般,連之前那名穿著還算體面的老婦人都參與在內,她正騎在一個瘸腿女人的身上掰著那人的手,梳得整齊的頭發散了半截兒出來,臉上還有一道被人抓出來的新鮮紅痕。 一個過了大半輩子體面日子的人,要丟掉這份體面不是一天兩天能做到的,起初可能寧愿挨餓都做不出這種事,只有已經到了熬不下去的程度…… 喬琬不忍卒視,偏轉了頭,駱鳳心攬著她的肩讓她把臉埋在自己肩上。 “我想到了你說的那些胡人食人的情況?!眴嚏鋈坏?,“如果再這樣下去,這里怕是也會……” “不會的?!瘪橒P心輕輕揉了揉喬琬的脖頸,“我們不是來了么?” 鐘聲再一次敲響,剛才還扭打在一起的人群就像忽然被人按下了開關一樣,外圍的人陸續爬起來,木著臉各自散去,內層的人恨恨地看了一眼里面人后也跟著離開。 被壓在最里面的有幾個人搶到了大約一小把谷子,可是身上卻青一塊紫一塊沒一處好皮膚,衣服都被人扯爛了,裸露在外的胳膊上還有好些牙印。 她們的臉上說不出是悲是喜,表情似是在笑的,眼淚卻在不停地往下掉。 這次的鐘一共敲了十響,最后一響過后,街道上已經看不到人了,整座城又恢復到之前那般死寂的模樣。 “看來鐘信他們不光搜走了城中所有的糧食,還強制要求百姓不得隨意出入家門?!比巳荷⑷ズ?,喬琬跟駱鳳心再度沿著街道逐條逛過去。 喬琬一邊回憶著剛才的情況一邊小聲跟駱鳳心討論著:“那個士兵說明日派糧的地點在衙署,衙署在千陽城的中心位置,而今日派糧的地點在東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