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年輕的時候,氣性兒難免有些高,再加上沒有旁的姊妹兄弟,整日里都是太監宮娥,她的確會感到孤單,而正好那時,有阮瀾夜這樣的一個特別的人陪她玩、陪她鬧,她將她當成最知心的人,把什么心里話都同她講,那大半年的時光里,她對她很依賴。 可畢竟是年輕氣盛時的意氣,她只愿意她陪著她玩,陪著她鬧,以為那就是喜歡,其實不然,她對她從來都不了解。 那時候她記得她說過不想嫁給太傅的兒子,也不想嫁到戎狄去,她愿意留在重華宮一輩子。十六歲的少女哪有不思婆家的,瀾夜知道,那是她將心思放在了不該放的地方。 眾人都在逼她遠嫁戎狄時候,她氣的大鬧,甚至不惜以死相要挾,將自己關在重華宮里不吃也不喝,只是一味的流眼淚。事情鬧得一發不可收拾的時候,一夜之間,誰也不知道公主為何突然就答應了遠嫁戎狄,其實瀾夜心里明白,當時她是聽了她的勸才答應的,她同她講述其中的厲害,將那些大臣們的社稷利害的說辭在她面前又講了一遍,后來她抹著眼淚說要嫁到戎狄去。 嫁到戎狄,明知是場政治聯姻,她連夫君長什么樣叫什么都不知道,就毅然答應了這場婚事。 后來突傳阿卓爾死訊的時候,她覺得很對不起她,當初若不是聽了她的勸,也許鬧一鬧,事情也不會是這樣的。她做過很多的錯事,唯獨這一件事情她覺得很愧疚,踩著往上爬的,不單單那些權利利益,還有她的一輩子。 所以明明知道錦玉在氣什么,她也不愿對司馬璇惡語相向。 在她心里,阿玉和司馬璇不一樣,她可以將司馬璇當成玩伴,好朋友,知己,可卻獨獨沒有對阿玉的那份情感,她愛阿玉,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感。 玉瞻閣里臺上有場戲,正咿咿呀呀的唱著,她挑簾進去,極目搜尋著心里的人,瞥了好大一圈才在戲臺子最前面的座位上看見錦玉的身影,她倒是不虧待自己,點了一大桌子的菜,正目不轉睛的盯著戲臺子上的武打,全然將她拋在腦后了。 就這么相信她么?這心是不是也太大了些? 身后的襕袖被人牽扯了下,司馬璇漾著笑小心翼翼問她:“廠臣,沅沅能不能和你說說話,我在戎狄發生了很多的事情,我嬢嬢①去世的早,也沒有體己的姊妹可以說,我能想到的只有廠臣,廠臣還愿意向往常一樣,聽沅沅說說話么?” 她還和往常一樣,有些神態還是會不經意透露出來,只是那種小心翼翼的模樣,再也沒有當年重華宮里的那種傲氣了。戎狄的日子大概不好過,宮廷里都是這樣,漸漸地都會將人養成內斂不露于外表的性子,連司馬璇也不例外。 瀾夜朝著錦玉的方向又看了一眼,見她安然無恙的依舊在看戲,才轉過頭來道好,兩人在就近桌旁坐下,有種久違的熟悉感。 作者有話要說: ①嬢嬢:稱呼娘的一種方言。 第48章 錦玉叫了玉瞻閣里所有的招牌菜,擺了滿滿的一大桌子,戲臺上唱的是崔鶯鶯和張生的初赴陽臺那一段,眾人都拍手叫好,可是她沒有興致。 她覺得阮大狗很過分,一句話都不說,就將她一個人孤零零扔在這兒,還說什么今晚要二人世界,天亮了再回去也不礙,誰知半路殺出來一個舊相好的,早知道誰跟她上這兒來!二人世界是不假,不過是人家的二人,她倒成了多余的。 她錯眼瞥見,兩人交談的眉開眼笑,司馬璇視線對上她的眉眼,不知說了什么,她的阿夜對著她勾唇一笑,那模樣居然風情萬種。 她是個大騙子,她一直以為貴妃才是她顧慮的人,所以她曾問過她,到底有沒有和貴妃到了那一步,她說沒有,對貴妃不過是逢場作戲,敢情這兒還等著一個呢。果然是交情不匪呀,她就是不應該輕易相信她,花叢里流連出來的行家,她當初是怎么撩撥自己的,誰知有沒有別的什么紅顏知己? 沒準昨兒是貴妃,今兒是公主,明兒又冒出什么別的美人才人,她算是看清了,連太后都敢撩撥上手,她又有什么不敢的。她簡直膽子包天,撩撥皇帝的女人不算,居然還將爪子伸向皇帝的meimei??傉f她自己腦子笨,今兒她算是全明白了,永遠不要小瞧女人的想象力,明白過來,一點就通透,錦玉覺得她這會什么都想通了,阮瀾夜這人就是個色膽包天的女流氓! 氣地悶聲喘大氣,叫了旁邊的姑娘倒酒,玉瞻閣和外邊的酒樓不同,就拿這《鶯鶯傳》來說,外邊就沒有一家酒樓敢公然唱這種書的,說是吃飯,不過也是個交際的場所,叫兩個姑娘喝喝酒,吟詩作對風花雪月,也別有一番情趣。 往常來玉瞻閣的男人居多,也有個把婦人家,但大姑娘倒是不多見,更何況還是孤身一人的大姑娘。 來了人給她倒酒,錦玉抬頭看她,模樣倒是生得好,一雙眼睛脈脈含情,估摸著也就是十六七的模樣,也不知搽了什么顏色的胭脂,一張臉盤兒紅洇洇的泛紅,笑起來倒能將人的心都融化了。 錦玉一時忘了心煩事,轉頭問那人:“姑娘芳齡多大了?” 一上來就抽冷子問年紀,不知道的只當是闊大爺調戲良家婦女呢,那姑娘含笑道:“奴家今年十六?!?/br> 才十六,比她還小了一歲,她稱贊了句長得真水靈,又挪騰了位子讓她坐下來,看著戲臺上繼問道:“我才剛聽見‘忘得人眼欲穿,想得人心越窄,多管是冤家不自在?!?,這臺上唱得可是《西廂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