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重生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86
書迷正在閱讀:完美關系[娛樂圈]、我家藝人滿級重生[娛樂圈]、入眠、分久必合[娛樂圈]、踏月問青山、在二哈身邊保命的日子、請聽游戲的話、[綜英美]地球攻略進度報告、演戲靠仙氣,修仙看人氣、古董花瓶他成精啦!
第五十一章 計劃布置了這么久的四國朝會,將要進行的事情很多,所謂文武比試自不多數,還有各種各樣的交流和表演,別說宮中,最近幾天民間也很熱鬧,很多商隊乘著東風來了這里,在市肆里面擺起了小攤,賣各種各樣充滿異域風情的東西。 傅知玉今天在酒樓里面聽說書先生講新故事,他講累了之后,這回沒讓拉二胡的頂替上,而是上臺了兩個姑娘,穿著西域的服飾,輕紗遮面,極有風情,迎著鼓點聲開始跳起舞來。 他面前還有一碟子剛剛買來的糖,軟糖,吃起來一股水果味道,還粘牙,只是買來嘗嘗鮮,但是有些甜過頭,他嘗了幾口便不吃了。 其余大大小小的邀請傅知玉統統推掉,倒是席丹王在那晚上宴會之后又親自來了昭王府求見,傅知玉假裝身體不適就給推掉了,他鍥而不舍地來了兩天,第三天的時候,臉上就多了兩個烏眼青,席丹王說是自己撞的,但那樣子看著分別是被什么人打的。 但席丹王看著心情也沒有不好,頂著兩個烏眼青還樂呵呵的,仿佛很和氣的樣子。 但是沒人真覺得他是個和氣的人,幾天之后武試,比的是百步穿楊的箭術,雖然是打著友好切磋的名號,但是在這種場合上,各國上的都是最好的人,暗地里也是鉚足了勁的,積麟這邊出了幾個將領,連太子傅凌霄都上去了。 傅凌霄的箭法是自小和林將軍學的,還真不是花架子,軍中除了一個全能的謝恪,也挑不出幾個比他更好的,比試場上發揮地也不錯,三箭齊發,箭箭射穿靶心,若無席丹王這個意外,他應該就是箭術第一了。 席丹王也是三箭齊發射穿靶心,看結果似乎比傅凌霄好不上多少,但是唯有一點不一樣,他射箭時候是蒙著眼睛的。 這一出之后,高下立判。 蠻族本就是馬背上的種族,箭術那是看家的本領。傅凌霄本來志得意滿,這一遭下來,臉都黑了。 但除了箭法這一塊,其余的方面積麟還是占優勢的,幾天下來也是輸少勝多。 文試那邊,積麟風頭也沒少出。沈泱自不必多說,他算是全能,什么都會,更重要是他現在作為刑部尚書的那個氣場,在一群文人里面□□勢上就壓人一頭,論道場上別人還沒說話就輸了半截,自是比不過他。 被清元帝小心培養著的傅燕然和傅衍希也一一上了場,傅衍希那已故的大學士外公以草書著名,他自小便學,已有幾分風骨,小小年紀在“字”這一場上也拔了頭籌,且這小孩看書多,是個不折不扣的書蟲,引經據典不再話下,論道場上成績也不錯。 傅燕然雖不像他一樣從小能受這樣系統的訓練,但他的培養方向有點像沈泱,什么都有涉獵,看起來似乎參加的每一場成績都不拔尖,只能算是中上,但他文試武試加起來也露了七八次面,并不吸引別人的注意力,但是有心人了解過他的經歷便知道,在這樣短的時間里能練成這樣,完全是從無到有,已算是很不容易了。 再給他一段時間,超過前面的皇子也不是不可能。 傅容燁棋法不錯,險勝半子,拿了個第一回來。就是傅容驪也有他自己的成績,他琢磨著解開了西域古國送來的九竅玲瓏鎖。 積麟作為主場,所有環節自然都是有準備的,現在這種成績,反正清元帝看著是越來越高興了。 這些比試有幾場還真的挺好玩的,甚至有一些還是開放觀賽的,號稱與民同樂,熱鬧還是熱鬧的,市井之間關于此事的討論也甚囂塵上。 席丹王最近也喜歡在城中四處逛逛,不少民眾已經認識他,有些好奇也有些懼怕。他在這好幾天的觀察下來,已把自己想要了解的一些東西摸了個底,但唯有一個人是出乎他的意料的。 ——昭王傅知玉。 文試這一塊席丹王看得有點心不在焉,一來他不懂這個,二來中原之地文化源遠流長,自來琴棋書畫這些事情他們就是比不過的,反正也沒什么懸念。 但他也看地出來,上場的文臣也是有真才實學的,積麟的幾個皇子也不錯,但在市井里逛了幾圈,他卻聽見了不同的聲音。 “若是昭王在,必然比這要風光許多?!?/br> “這些人,還真沒幾個比得上昭王那時候驚才絕艷?!?/br> “唉,天妒英才罷了……” 席丹王原來以為傅知玉只是個出身尊貴的美人罷了,若說有哪里特別的,那大概就是特別好看罷了,也難怪,謝恪喜歡的人,總不會只有皮囊而已 但也沒想到,這位來頭不僅大,而且故事還多,仿佛是積麟所有讀書人心里的白月光。 他打聽清楚傅知玉身上發生的種種事情之后,對他的興味就能濃了,特別是他只不過去了幾次昭王府,連傅知玉的面都沒見到,轉身就被謝恪揍了,坊間明明說昭王府內美妾如云,還自小養著一個漂亮的男孩子,寶貝地很,就這樣謝恪還忍地下來,也是人間奇事了。 也許是旁觀者清的原因,席丹王不覺得傅知玉真的傻了,這人眼神清明,應該是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那種人。 他還知道,昭王傅知玉到年紀了,清元帝想借著這次的聚會,給他找個合適的王妃。 席丹王帶了自己的親妹子過來,他還有點手足之情,沒讓自家meimei去拔謝恪的逆鱗。不過清元帝最屬意的是景國國主的大女兒,今年十五歲,俏生生的,人也不錯。 景國遲早是積麟囊中之物,傅知玉無緣皇位,娶外族公主當正妃也沒什么,正好拉近關系。 傅知玉也知道皇帝的想法,他被清元帝安排著勉強見了那姑娘一面,姑娘是好姑娘,就是有點顏控,見了他一面,無論傅知玉故意在她面前表現地多么心不在焉,也不顧昭王現在在外面的花名由多不好,轉頭就和景國國主說她同意這門婚事。 傅知玉:“……三思啊這位公主?!?/br> 景國國主哪有不愿意的,在遷原之戰后,他就堅定了依附的心思。傅知玉受皇帝寵愛他一眼便看出來了,雖然不太可能繼承大統,但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恰好他女兒也喜歡,那就水到渠成了。 傅知玉覺得有點頭疼,他們在那里自說自話,輕輕松松地便把這件事定了下來,幸好清元帝還有些分寸,沒立刻下旨,反正四國朝會還有時間,合適不合適的還能再觀察。 但他就開始無所不用其極地找機會讓兩個人相處了,傅知玉努力逃了幾次,卻也沒能全部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