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齒之戲_分節閱讀_129
周辰瑜說:“彈冠相慶嘛?!?/br> 晏朝:“這是個貶義詞?!?/br> 周辰瑜:“那就……夫唱婦隨?” 晏朝:“……” 周辰瑜:“對了,那個詞兒叫什么來著,與有榮焉?!?/br> 晏朝不由得笑了笑,笑完又說:“咱倆營業期都結束了,該解綁了?!?/br> 周辰瑜詭異了看了他一眼:“解綁?難道咱倆以前還玩兒過捆綁?” 晏朝:“……” 周辰瑜樂完,又說:“行了行了,我懂,cp炒完了,過度捆綁對咱倆都不好,這條微博就算個分手紀念吧?!?/br> 盡管說者無心,聽者卻難免有意,一想到兩人以后再也不能光明正大地營業了,晏朝就又從心底生出一點兒不舍。 就見周辰瑜抬眸看了他一眼,像是看穿了他心底的情緒一樣,吊兒郎當地笑道:“干嘛,舍不得哥哥呀?” 晏朝:“……少自作多情?!?/br> 沒想到周辰瑜伸手就從口袋里掏出來了什么東西,遞到了晏朝的面前。 晏朝低頭一看,只見是一張嶄新的入場券,上面寫著“蓼風軒曲藝社年終匯演”的字樣。 晏朝有些訝然地抬頭看向周辰瑜,就聽他說:“哥哥封箱了,賞個臉唄?” “封箱”是曲藝社年終匯演的俗稱,沿用的是舊社會戲班子里的叫法,意思是一年到頭,將演出道具都整理歸箱,回家休息過年。 晏朝想了想,問:“能給我兩張么?” 周辰瑜愣了愣,問:“干嘛,這么快就背著我談女朋友了?” “什么玩意兒,”晏朝哭笑不得,“我老板,也想看看你們的演出?!?/br> 周辰瑜這才舒了口氣,好像放下心來了一般,爽快道:“沒問題?!?/br> 第57章薪火 蓼風軒曲藝社的封箱演出,從上個世紀一直持續到現在,風風雨雨幾十年,已經成了雷打不動的傳統。 從當年一百來個座兒的小戲院子,到如今成千上萬人的體育館,這其中少不了每一代人的努力,世世代代,始終不曾辜負這份血脈相承的責任。 自從冬凝園和夏清園各自紅火了以后,兩撥人馬就很少再有同臺演出的機會了。因此這一次,大概也是一年到了頭,整個曲藝社難得的齊聚一堂。 幾代角兒同臺的機會可并不常有,因而每逢這種時候,觀眾的排場也格外地大。 前幾排vvip的座位全都是預留好的,曲藝界名家、娛樂圈明星、文化部門領導、還有各路贊助商和金主,來看演出的大咖不少。 晏朝和王暉坐在第一排,一會兒的功夫就碰上了不少熟人,少不得一陣寒暄客套。眾人都驚訝于日理萬機的寰宇傳媒董事長竟然也有心思來聽曲藝,想來也是因為寰宇衛視和蓼風軒合作的《第二角色》,意外地獲得了巨大成功的緣故。 大家嘴上不說,但心里都清楚,今年的蓼風軒比往日的排面兒又大了不少,基本上都是周辰瑜的功勞。 曾經因為受到網絡傳言的洗腦,對這位傳說中的“花瓶捧哏”印象不怎么好的人,這一次也不由得想要留神觀察,周辰瑜的業務水平到底怎么樣。 畢竟是曲藝社的演出,除了最受歡迎的相聲以外,其他曲藝都會有展示的機會,按照蓼風軒的一貫傳統,開場不出意料地是各色戲曲的串燒。 盡管蓼風軒的戲曲行業如今已經沒落,開不了很大的專場了,但戲曲演員們依舊兢兢業業,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都是有板有眼,形神俱佳。 晏朝不由得想起那天夜里談心的時候,周辰瑜對他說起的師爺的執念。想來蓼風軒過了這么久,仍然不肯放棄戲曲,這其中很大程度的原因便是由于周寅春老班主的堅持。 也不知道他老人家有生之年,還能否有機會再看到蓼風軒的戲曲重新煥發生機。 一段兒戲曲串燒唱完以后,便是今天晚上的第一出相聲了。 能上這樣的大場合說相聲的,自然是已經成了角兒的,數來數去,無非是卯字輩的幾對,辰字輩的幾對。 曲藝表演通常很重視出場順序,而他們一貫是按照輩分往下排,身份越重要的越排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