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節
“什么病這么嚴重?”五爺驚訝道:“要休養兩個月?我看他前兩日還好好的???” 七爺也很驚訝,跟著道:“是啊,他怎么突然就病了?” 四爺看著兩人道:“說是舊疾復發。據說還是當年在蒙古留的暗疾?!?/br> 一聽蒙古,五爺就沉默了下來。他的臉就是那次傷的,以至于現在臉頰上都還有很明顯的疤痕。也正是因為這道疤痕,讓他失去了爭位的資格。 七爺看了一眼五爺,也沒說話。 “五弟還有其他的事么?”四爺又問。 五爺搖了搖頭,轉身就準備走,卻又突然回頭問道:“那八弟是在府里休養吧?” “不是?!彼臓敾氐溃骸奥犝f是去他溫泉莊子上小住了。也不知道今日走了沒有?!?/br> “多謝四哥?!蔽鍫敍]有再多問,悶頭一個人先離開了。 七爺看著五爺遠去的背影,若有所思道:“五哥這是找八弟有事吧?” “看樣子像?!彼臓旤c頭。 七爺又道:“四哥,八弟真的是舊疾復發么?” 四爺看了他一眼,道:“皇阿瑪都派太醫看過了,七弟在懷疑什么?” 七爺神色有些不自在的笑了笑,道:“不是,我這不是覺得太突然么!” “若不是真病的厲害,皇阿瑪又怎么會許兩個月的假?!彼臓斢终f了一句,這才往宮外走去。 七爺站著琢磨了一會兒就見四爺走遠,忙喊道:“四哥,你等等我啊,我還有事找你!” 四爺詫異的停下腳步回頭看他,就見七爺小跑著過來,壓低了聲音道:“四哥,你說皇阿瑪今日是什么意思?大哥和三哥是不是已經?” 他話沒說完,但四爺也聽懂是什么意思。他使了個眼色,示意七爺這是在宮里,并不是討論此事的地方。 “四哥,我去你府上坐坐?!逼郀斆Φ?。 四爺點頭,兩人一塊兒出了宮。 翊坤宮里,九爺和十爺給宜妃請過安就把今日早朝的事情說了。 “你們皇阿瑪真是這么說的?”宜妃還有些不相信。 “額娘,兒臣還騙您不成?”九爺無語道:“皇阿瑪真是這么說的?!?/br> “有些人也是該敲打敲打了!”宜妃嘴角浮現出一絲笑意,頗有些心災樂禍的道:“不然總有人覺得自己在這宮里還能興風作浪!” “兒臣是真沒想到有人舉薦三哥!”九爺笑道:“嘖嘖,他哪來的臉爭!” “就是!”十爺在一旁附和,“他要能當太子,十三弟都得給他兩拳!” 當初十三爺的額娘敏妃去世時,三爺因為在孝期內剃頭的事丟了貝勒的爵位,而十三爺也為此同三爺打了一架。這種人要是都能當太子,確實不能得人心。 “舉薦八阿哥的人不少吧?”宜妃問道。 九爺搖頭,“沒幾個人。這次八哥早有準備,特意壓著不讓上折子?!?/br> 宜妃有些意外,但很快就露出贊許的表情,點頭道:“是個聰明人?!?/br> “額娘,兒臣剛看到五哥下朝后找四哥了?!本艩斖蝗恍÷暤?。 他同自己這個親哥哥的關系一直不怎么樣,即便是宜妃從中調和,兩人之間還是冷淡的很。一點不像九爺和十爺焦不離孟。 這會九爺突然提起這事,也是對五爺有所懷疑。雖說四爺一直表現的同八爺關系親近,且不爭不搶的樣子,但九爺就是對他有戒心??傆X得四爺那天會突然反咬一口。 “找四阿哥?”宜妃也是微微皺眉,“他什么時候同四阿哥走的近了?” “兒臣不知,所以才覺得奇怪?!本艩數?。若是他知道五爺問的是有關八爺的事,只怕更覺得奇怪。要論親疏關系,他同八爺不是更親近,為什么問四爺呢? 宜妃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改日你五哥來,額娘問問看?!?/br> 九爺就是這個意思,當即也就沒多說,倒是宜妃問起八爺的事來。 “他這個時候去莊子上養身子,就不怕有什么變故?”宜妃有點理解不了。 其實九爺也不是太明白。但他對八爺的手段計謀一向信任。既然八爺在這個時候離開,肯定是有離開的道理,他也就沒多問。這會宜妃問起,他還不知道怎么回答。 倒是一旁的十爺突然開口道:“能有什么變故。就我看,皇阿瑪一時半會也不會立太子!” 九爺猛然扭頭看向十爺,有一種不認識的感覺。 “九哥,我還沒那么蠢!”十爺郁悶道:“皇阿瑪今日的意思很明顯了!” “嘖嘖,十弟,我要對你刮目相看了!”九爺笑道:“來,說說,你還看出什么了?” “沒了!”十爺道。 九爺還等著他來一番精彩發言呢,沒想到戛然而止,頓時哭笑不得。 第859章 要面子的三爺 宜妃也被逗笑了,道:“十阿哥能看出這點就很不錯了?!?/br> “就是?!笔疇旤c頭道:“再就是宜母妃說的?!?/br> 九爺一想也是,今日早朝討論立太子的事宜,也就是這兩點了。 “你們皇阿瑪暫時不會立太子的?!币隋溃骸八@次被太子傷狠了心,得段時間恢復?!?/br> “皇阿瑪當初就不該給他機會!”九爺冷笑:“真當他是個什么好東西!” “畢竟是你皇阿瑪親自帶大的,情分不一樣?!币隋溃骸斑@我倒是能理解。你皇阿瑪也是人,也逃不開這些七情六欲?!?/br> 九爺撇撇嘴,顯然不想多說這個事。 宜妃笑了笑,也岔開了話題。 三爺下朝回到府里后就把自己關進了書房。今日朝堂上算是丟盡了臉,他這會誰都不想見,更加不想讓三福晉知道這些事。以三福晉的脾氣,怕是知道后對他又是一陣冷嘲熱諷! 三爺不是個拉得下面子承認自己錯誤的人。今兒能在朝堂上跪那一下都是咬牙做的。他當時雖然低著頭,但能感受到在場眾人的目光,真叫一個如芒在背! 但那會沒有法子,他若是不低頭,不示弱,后果不是他能承擔的起的。 可在府里不一樣,讓他向一個后宅婦人低頭,恕他做不到! 只可惜他便是關在書房里也躲不過三福晉。 就在他回府后不久,三福晉就找來了。說田氏的兒子突然發起燒來,讓他去看看! 弘晴夭折后,田氏的兒子弘昇就成了府里的大阿哥,也是如今府里唯一的阿哥! 聽說弘昇病了,三爺嚇得魂都飛了。哪里還顧得上躲三福晉,當即就跑了出來。 “怎么就病了?奴才們是怎么照看的?”他邊走邊發脾氣,恨不得立刻就把弘昇身邊的丫鬟婆子小太監都處置個遍! “這兩日天氣變化大,小孩子有個受涼咳嗽的也正常?!比x道:“大夫也說了,吃幾副藥應該就沒事了。臣妾是看著弘昇一直在叫阿瑪,所以過來請爺過去?!?/br> “什么叫也正常?什么叫應該沒事?”三爺皺眉看向三福晉,“你當嫡母的怎么能說出這種話來?就因為他不是你親生的?” 三福晉平日里對弘昇和田氏都不錯的。這會被三爺這么說,頓時火冒三丈,張嘴就道:“臣妾是這種人么?今日若不是臣妾心細,還沒人發現弘昇發燒了呢!” 三爺沒想到還有這個插曲,但說出去的話也收不回來,可認錯也不樂意,便悶頭往田氏院里走。 三福晉越想越來氣,道:“反正不是臣妾親生的,那臣妾就不去看了!爺自個兒去吧!”說完她也懶得理會三爺,真就帶著自己丫鬟轉身離開了! 三爺懵了一會兒,惱羞成怒的對身邊人道:“你們看看!你們看看!這成個體統!爺才是這個家的一家之主!” 但身邊的奴才們都縮著腦袋當透明人。這府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可都是福晉cao持的。他們這位爺除了舞文弄墨,就是想些不切實際的心思,這一家之主是誰還不好說。 三爺恨恨地罵了兩句,氣沖沖地往田氏屋里走。 三福晉回了自己屋后,卻讓身邊的大丫頭找機會把三爺的貼身大太監叫來。她直覺今日在宮里出了事,不然三爺也不會一點就著,跟炮仗似的。 這邊三爺進了田氏的屋子,還不知道自己的貼身奴才在三福晉那把他給賣了。 “爺怎么來了?”田氏很驚訝,“是福晉告訴您的么?”她并沒打算驚擾三爺,因為弘昇病情不算嚴重,她也知道三爺最近事情多,便想著算了。這會三爺能來,只能是福晉說的。 “怎么?你還不算告訴爺?”三爺又被氣著了!這一個兩個的,都不把他當一家之主,“你怎么照看的,竟然把弘昇弄病了!” 田氏沒想到一開口就挨了訓,心里翻著白眼,面上還得恭敬的低頭聽著。她只是個側福晉,不像福晉有底氣同三爺正面剛,一般這種時候她都是一副乖巧狀,其實三爺說了什么,她壓根就沒往心里去。 三爺心里憋著火,吧啦吧啦的說了一大通,見田氏低著頭不回應,頓覺沒趣,業績ui說不下去了。當即便關心起弘昇的病情來。 聽聞確實像三福晉說的那樣不嚴重,且田氏還不停的說今日多虧了三福晉才能早發現,三爺便莫名心虛。 田氏看他臉色不對,再想到三福晉沒跟著一塊兒來,就知道這兩人大概又嗆上了。 她心里嘆氣,要說這兩人剛大婚那會也是蜜里調油好過的,怎么就走到今日這一步了呢?不過她還是更理解三福晉,畢竟孩子沒了是當額娘永遠的痛。更何況三爺在這件事里的表現也差強人意,就不怪三福晉這兩年拿他出氣了。 “福晉今日其實也不舒服,爺抽空去看看吧?!碧锸系?。她其實挺希望這兩人能和睦點,不然她夾在中間也很心累的。 “她不舒服?爺看她精神的很!”三爺忿忿道,壓根不相信。剛才三福晉和他杠的時候可是中氣十足! 田氏忍不住又在心里翻了個白眼,壓低聲音道:“爺,明日就是弘晴阿哥的生辰了?!?/br> 三爺一下就僵住了。弘晴在他這里幾乎是個不能碰的話題。他自己心里有愧,也就越發怕人提起。 “您勸勸福晉吧。弘晴阿哥走了這么久,福晉一直沒走出來。這樣傷身的很。弘晴阿哥若是在那邊有所感應,怕也會擔心的?!碧锸嫌值?。 三爺面上頓時更加掛不住。他這些日子只記得爭太子位的事,哪里還記得弘晴的生辰。 “爺不用你提醒,自然記得!”三爺一邊嘴硬不承認自己忘了,一邊起身道:“爺還勸少了?是她自己愛鉆牛角尖!爺說多了她還嫌煩!真是不識好人心!” 田氏知他一向口是心非,懶得理會他的叨叨,只催他快點走。 三爺本是來看兒子的,結果弘昇在睡覺,沒說上話,田氏又一副要趕他走的樣子,頓時更郁悶了。最后還是出于愧疚心理,決定去哄哄三福晉。 第860章 重新開始 正院里,三福晉也就是氣了一陣便過去了。她這兩年同三爺時不時就要爭兩句,賭氣的時候太多。有時候是她心氣不順想刺三爺幾句,有時候是真被三爺氣到。次數多了,她恢復情緒的速度也快了許多。 等三爺到了正院的時候,就見三福晉正坐在窗前的書案上練字,完全沒了剛剛氣勢洶洶的樣子。 三爺進屋的時候沒讓奴才們吱聲,所以三福晉雖然聽到腳步聲,但并沒抬頭看,還以為是自己屋里的奴才,扔在專心練字。 三爺并沒有立刻走近,而是站在不遠處靜靜地看了一會兒。 兩人剛大婚的時候,三爺很喜歡三福晉能識字作詩,因為他自己就愛好這些。所以兩人那段時間可謂是琴瑟和鳴。那會兩人時常一塊兒寫字作畫,就在這張書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