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節
江舒涵噗嗤一聲笑出了聲兒。 江父又道,“我跟你弟說好了。他要是娶不起北京那邊的姑娘。咱就回老家娶。好姑娘多的是。不要攀高枝。咱是老農民,就得腳踏實地?!?/br> 江母連連附和。 江母小聲問女兒,“你真沒有找對象???” 江舒涵點頭,雖然穿過兩個世界,也算有兩個男人,但這世界確實沒有。 江母有些失望,嘴里相當不解,“你長這么俊,咋沒人追呢?城里男的眼睛是不是有問題???” 江舒涵:“……” 在她媽心里,她從來都是對的。有錯的一定是別人。 江舒涵很慶幸自己能生在這樣的家里。 江舒涵從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張存折,“爸,媽,我這次回來要在家待半年。我打算建個窯?!?/br> 江父江母對視一眼,都糊涂了,“你不是做翻譯的嗎?你啥時候會燒瓷器了?” 江舒涵給自己編了套合理的說辭。 她是受人所托,尋一隱蔽的地方實踐一個方子。對方已經付了二十萬酬勞。如果方子實驗成功,資金還有一倍。 不是她不想跟父母說實話,而是她怕他們接受不了自己穿越的事實。更何況秘密告訴第二個人,就不能稱之為秘密了。 江父見存折上是三十萬塊錢,咽了口唾沫,“那咋還多十萬了呢?” “這十萬是買材料的錢?!苯婧忉?。 江母一聽,喜不自勝,“那成啊?!彼肓讼?,“咱們村那個小學不是一直廢在那兒嘛。我覺得搭個磚窯不成問題?!?/br> 江父點頭,“可以。待會兒,我幫你去隊里租半年?!?/br> 江舒涵樂了。 第二日中午,電信過來裝寬帶,江舒涵從網上定了各種土,如紅壤土、黃壤土、高嶺土等等。 從別的瓷窯廠那邊定工具。從煤炭廠那邊定焦炭。 準備了一個月,她才開始燒制第一批瓷器。 做各種瓷器的步驟,江舒涵早就記錄下來,存在自己的隨身空間了。 黑釉茶盞要經過選瓷礦、瓷礦粉碎、淘洗、配料、陳腐、練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燒、上釉、裝窯、焙燒等13道工序。 而曜變天目茶碗步驟更復雜,足有上百道。 第一批瓷窯燒了三天三夜,花費了千斤焦炭,才終于燒制成功。 開窯那天,全村老少只要沒出去打工的全都來了。 江舒涵在村里的名聲一直都不太好。 作為女孩,她是最特殊的那個,一直是全村女孩羨慕的對象。 別家父母要是不給女孩讀書,女孩就會說,為什么江舒涵可以,她也是女孩。 所以老一輩的人對江舒涵這個異類非常不喜。 這回她突然從省城回來,說要燒瓷,大家只覺得她異想天開。 好好的翻譯不做,燒什么瓷器。這兩者有半毛錢關系嗎? 還沒開窯,就有那村民說起了風涼話,“丫丫,你這能成嗎?可別讓錢打了水漂。要是你沒給人家老板燒出來?;仡^人家再把那錢要回去。我看你拿什么還?!?/br> 江舒涵回來燒瓷器,江父江母知道一定會有人說難聽話。所以兩人早就將老板付過錢的事說了。 雖然沒有明確告訴他們多少錢,但是看那表情一定不少。 于是不少人就酸溜溜的。 他們也有閨女,可閨女嫁了人,就是夫家的,過得再好,跟他們也沒關系了。 不像江家丫頭,二十六歲還不嫁人,平時他們沒少說閑話。 可是他們同樣也羨慕江父江母。江舒涵每年回來,都會給父母買不少好東西。衣服更是幾千幾千的買。非常孝順。 而他們的閨女從來不舍得給他們花錢。 許多人永遠不會覺得自己有錯,反而覺得江父江母是異類。一有機會,他們就會損一損。 要說他們有多壞,也不見得。 江家要是出了事,他們二話不說,就會過來幫忙。 就比如蓋窯,村里的壯勞力此時人人都拿著鏟子在邊上幫忙,也不要工錢,吃頓飽飯就行。 當然他們干活的時候,也不妨礙他們過過嘴癮,損損江家。 現在就是這樣,還沒開窯,就已經有人唱衰了。 江舒涵沒跟他們打嘴仗,倒是江母聽不下去了,誰都不能說她寶貝閨女,她辛辛苦苦養大的女兒,這些人憑啥說呀。 吃他們家大米啦。一個個嘴那么損。 江母哼道,“不怕。丫丫老板說了,半年時間燒窯。哪怕失敗了,也沒事。反正也實驗出來了。心里也就有譜了?!?/br> 眾人一聽這話,酸得不行。 這些有錢人的生活是他們怎么都想象不到的。 花了三十萬就是想驗證這方子對不對。這種傻缺事,他們一輩子都不會干。 江舒涵看了眼手表,當時針指向12點時,時間到! 她吹了下哨子,示意開窯! 江父拿著錘子一點一點鑿開窯門。 瓷器一樣樣搬出來。 哪怕只是實驗,江舒涵還是將窯塞得滿滿的。這些瓷器全是她一個人的杰作。 天目瓷雖然分為很多種,前期工序有些差別,但入窯這塊是一樣的。 這批黑瓷因為含鐵量較重,燒窯時保溫時間較長,瓷器表面的釉會析出大量氧化鐵結晶,形成了兔毫紋、油滴紋、曜變等黑色結晶釉。 村民們見拿出來的瓷器都是黑乎乎的東西,一時之間議論紛紛,“這怎么是黑的?有人買嗎?” “對啊。不都說白瓷好看嗎?” 江母聽后,也有些忐忑,湊到女兒面前,小聲問,“丫丫,瓷器燒成了嗎?” 江舒涵翹起唇角,點頭,“成了!” 她將所有瓷器都擺出來。只有里面有瑕疵,她當場就將瓷器給毀了。 江母瞧著心疼,不過她再不懂行,也知道貴的東西不能有任何瑕疵。所以摔了也就摔了。 村民們瞧見,一時之間又議論紛紛。 最終江舒涵燒制一百零八件瓷器,完美無瑕的作品只有三十三件。 其中兔毫盞最多,而曜變類瓷器最少,只有三件,因為這類瓷器具有偶然性。一樣的步驟未必一定都能成功。 江舒涵讓父親將這些摔碎的瓷器全部碾碎,不要讓別人撿回家。 江父點頭,用大鐵錘將這些瓷器錘得稀巴爛。 弄完后,江舒涵和江父江母拉著瓷器回了家。 瓷器燒制成功,江舒涵開始銷售她的之旅,帶著這些瓷器回了省城。 她先找到省城的制瓷專家。 報上曜變天目碗的名頭,她很順利就見到了人。 對方看到她遞過來的碗,立刻驚為天人,然后帶著碗到實驗室觀察。 幾年前,也有人將曜變天目碗制出來了,只是后來得知那碗上的曜變其實是畫出來的。并不是真的曜變。但那只碗幾乎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江舒涵帶來的這只碗釉面光潔,摸上去也順滑,一看就不是畫出來的。專家不免熱切起來。 經過幾個小時的檢測,再與博物館留下的殘品做對比。從外到內檢測,幾乎可以確定他們用的是同一種制瓷工藝??梢钥隙ㄟ@就是真正的曜變天目碗。 幾乎是一夜之間,江舒涵就成了比總理還忙的人,接電話接到手軟。 媒體要采訪她,銷售廠家想要跟她談合作,甚至不少收藏家想買下她的作品。 三個月后,夏夕這個平時不怎么關注收藏的人都給她打電話,“我的老天爺!那個啥碗真是你制出來的嗎?你啥時候有這本事了?” 江舒涵還是老一套說辭,“喜歡了,就去學了唄?!?/br> 夏夕在電話里樂得不行,“哎喲,你是不知道,林浩則知道你現在成名人了,悔得腸子都青了,還一個勁兒問我要你的電話呢?!?/br> 江舒涵愣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林浩則就是之前她交往過的渣男。她險些都忘了他這號人了。時間真的很強大。 她啼笑皆非,“他都結婚了,居然還想回來找我?他腦子是不是壞掉了?” 夏夕也樂了,“是啊,腦子有問題的人,想法都讓人費解?!?/br> 聊了之后,夏夕問她有沒有空出來玩,江舒涵嘆了口氣,“還不行啊。我的單子已經排到明年了?!?/br> 她已經答應過,要將曜變之術教給國家。曜變之所以會失傳,不就是因為古人敝帚自珍嗎?她不想讓這么珍貴的方子再失傳,所以她選擇將方子交給國家。 不過在交給國家之前,也不妨礙她先賺一筆。 所以這一年,她都要待在窯廠制瓷。一年后,她再將方子交上去。 她算過,一年下來,她起碼能賺一千多萬。 她也真是傻,以前穿越各個世界,只想著帶黃金珠寶,竟然沒想到買回一些失去的古方,白白浪費那么多次穿越機會。 撂下電話,江舒涵繼續開始她的制瓷之路。 一年后,江舒涵將曜變方子交上去后,她才停止接單。 望著家里簡陋的房屋,江舒涵偷偷給父母留了二十萬塊蓋房,下次回來,說不定他們家已經大變樣了。 作者有話要說: 推薦隔壁舊文《混混養娃日?!?/br> 文案:陸時秋是十里八鄉有名的混混,二十五歲還整天游手好閑,過著混吃等死的生活。 突然有一天,他綁定了養娃系統! 【只要你綁定系統,你將有個親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