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武俠]天命青書_分節閱讀_390
書迷正在閱讀:那個撬走白月光的蚊子血、如果我是土味主播你會愛我嗎、穿成豪門棄夫 完結+番外、穿到反派家破人亡前[快穿]、穿越后我成了皇帝白月光、快穿之男配炮灰的逆襲、玩游戲使你變強[星際]、說好成為彼此的宿敵呢[穿書]、我獨自美麗[重生]、聽說我是大反派 完結+番外
比如經過一番明爭暗斗,有范遙從旁支持的楊逍終究技高一籌,如愿當上了明教教主; 比如某位郡主娘娘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不知從哪里得知明教起義軍中幾位有名頭領之間有些齟齬,于是暗中設計離間,險些讓那幾人窩里斗個你死我活——若非范遙對她知之甚深,又因楊逍之請成了明教起義軍軍師,因而對她行動有所防范,還真有可能被她成功得手,給明教起義軍造成一記重創; 比如雖然范遙察覺得及時,沒令起義軍真的自亂陣腳,但經此一役,軍中幾大頭領之間矛盾終于避無可避,楊逍雖不想過早站隊,卻迫于無奈,不得不處置其中數人以安眾心,其中不乏在軍中頗具威信和聲望者,一時也引得起義軍中一番動蕩…… “那位紹敏郡主若生為男子,恐怕會更有一番施為吧……” 說到最后,張無忌不知是慶幸還是可惜地感嘆。 這正是宋青書欣賞他這位師弟的地方——即便是互為敵手,無忌他也能正視對方的優點,并為此送上由衷的嘆服和贊賞,既大度又坦率。 所以某種意義而言,明教那伙人眼光還是很不錯的,自小被張翠山殷素素夫妻倆精心教養長大的無忌,其實很適合做一名領導者,若不是他性子實在溫軟了些,面對師門長輩和宋青書又實在愛撒嬌了些的話。 不過這也算不上是缺點。 多在江湖上歷練幾年,想來很快現在還被人叫著“少俠”的無忌便能成長起來。 而隨著年歲增長,他身上那些小兒稚氣自然也會漸漸褪去,綻出獨屬于自身的熠熠光華。 到了那個時候…… 宋青書垂下眼睛。 ——到了那個時候,想必,無忌就會成為武當下下任掌教的合格繼任者了吧? 一旁的張無忌完全不知道自家師兄心里正盤算著如何將好大一口鍋輕輕松松甩給自己,還在那邊吃點心邊看小師弟們練武看得開心。 武當山上這師兄弟倆兄友弟恭歲月靜好,武當山下的凡塵俗世里,各大門派和朝廷之間矛盾卻是越積越深。 各地義軍紛紛揭竿而起,很難猜測哪家背后有沒有某個或某幾個武林門派在默默支持。 整個元國上下一派風雨欲來飄搖震蕩,看在曾經歷過宋、隋兩國亂世的宋青書眼中,竟也多了幾分唏噓慨嘆—— 天下大勢,雖可隱約預見,卻不可隨意攪亂。 即便是宋青書這等修為高深、在此方小千世界已是難尋敵手的存在,在所謂“大勢”之前,亦需行事謹慎,以免一時大意,惹來無窮后患。 不過對于今后的元國究竟由誰掌權,宋青書本就混不在意,索性便借著看顧閉關中的張三豐的名義一直窩在武當山上,不曾半點插手山下之事。 而隨著消息漸漸傳來,山下局勢也一點點明朗起來。 明教到底占了起義軍眾多的優勢,最終贏得了這場多方混戰的勝利。 元人被逼退回草原,從此百姓再不必日夜擔驚受怕,終日惶恐不安。 至于在那之后,明教內部似乎又出了問題,就誰有資格問鼎皇帝寶座,成為新朝之主一事,又展開了一場爭端,那就不在宋青書的關注范圍內了。 事實上從三天前開始,與宋遠橋等人打過招呼以后,他便帶著葉孤城和玄清進了戰神殿空間,一直守在殿外,等待張三豐出關。 玄清如今雖已不再為契約所束縛,對戰神殿空間,卻一直有些隱約的感應。 三天以前,玄清感應到戰神殿內屬于張三豐的氣息驟然暴漲,抵達一個臨界值后,又如呼吸般不時收縮鼓脹,隱隱有突破之兆,便立刻將自己的發現告訴了宋青書。 在與宋遠橋幾人商議過后,宋青書決定進入戰神殿空間,從旁守衛張三豐突破。 盡管對于突破這件事本身,宋青書大約無法為張三豐提供任何幫助,但在距離更近的地方親自守護,總比隔著一層空間眼巴巴干等結果來得更令人安心。 ——且這安的不只是宋青書自己的心,也是武當七俠、張無忌等人的心。 所幸,這等待的時間,并沒有長到讓人心焦。 宋青書不過在戰神殿外守了兩個晝夜,便感覺到一股強大又平和的氣息,隨著漸近的步伐,緩緩走出了戰神殿—— 那是張三豐。 卻又不是宋青書所熟悉的張三豐。 他一頭白發盡皆轉烏,原本雖比尋常老人更顯年輕,卻到底掩不住帶上些許歲月痕跡的臉上,曾經或細小或深刻的皺紋此刻已盡數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張介于青年與中年之間,粗眉大眼、極富英氣的面容。 那張陌生又有些熟悉的臉上,帶著宋青書自小便看慣了的溫和又慈愛的笑容。 明明是比如今的宋遠橋更加年輕的一張臉。 然而,此時此刻,其上帶著這樣慈和到極點的神情,卻不會讓人感覺到有一絲一毫的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