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武俠]天命青書_分節閱讀_27
書迷正在閱讀:那個撬走白月光的蚊子血、如果我是土味主播你會愛我嗎、穿成豪門棄夫 完結+番外、穿到反派家破人亡前[快穿]、穿越后我成了皇帝白月光、快穿之男配炮灰的逆襲、玩游戲使你變強[星際]、說好成為彼此的宿敵呢[穿書]、我獨自美麗[重生]、聽說我是大反派 完結+番外
張三豐長長一聲嘆息。 “翠山,你何苦如此?!?/br> 張翠山卻不言語,只固執跪在原地,連頭也不抬。 他身為人父,又怎可能舍得眼見無忌喪命? 只是這兩年間,武當上下為無忌cao了多少心費了多少神,他與殷素素都看在眼里,對師父和師兄弟們的深情厚誼更是感激不盡。 他們已經做到了所能做到的最好,如今若為了保住無忌性命,便任由張三豐將臉面親手奉至少林腳下,任由其踩踏,即使無忌當真得以存活,張翠山自覺也無臉再面對張三豐、面對師兄弟們、面對武當上下。 思及此,他重重對張三豐再度叩首: “師父明鑒。弟子并非要放棄無忌性命。素聞明教有位神醫,一手醫術出神入化,弟子日前已與素素商定,中秋過后便啟程,帶無忌前往蝴蝶谷求他診治?!?/br> “蝴蝶谷?”張三豐眉峰微蹙,“你說的可是那‘蝶谷醫仙’胡青牛?” 張翠山頷首:“正是?!?/br> 張三豐聞言沉吟不語。 胡青牛此人確實醫術了得,然他另有一外號叫做“見死不救”,說的就是他對明教教內之人無論傷勢大小,盡都全心救治,但對明教以外之人,卻絕不肯出手相救,便是死在他面前,也不會眨一下眼睛。 張三豐雖對此人做派萬不茍同,但想到此去少林,確實希望渺茫,而殷素素乃天鷹教教主殷天正之女,天鷹教雖從明教中分裂獨立,但到底也算明教一支,想來看在殷天正的面子上,胡青牛也會出手救治無忌。 如此,倒確比前往少林求取九陽神功成功的希望大些。 他便終于點了頭,道:“既然翠山你堅持如此,那便依你。且素素與你歸來中原兩年,因無忌寒毒之故一直居住在武當山上,從未回過娘家。此番下山,若時機恰當,你便也陪她回去一趟,好叫你岳父安心?!?/br> 張翠山連忙應了,當夜便匆匆收拾了行裝,第二日一早,就準備帶張無忌下山,前往蝴蝶谷。 與他們同行的還有俞蓮舟、俞岱巖和張松溪。 畢竟此時距離張翠山一家回返中原不過過去兩年時間,江湖上覬覦屠龍刀者眾多,武當山腳下這兩年多了許多陌生面孔,想來一直在關注著張翠山和武當的動靜。 此番出行絕瞞不過他們,既如此,也只能多幾個人結伴同行,屆時即便遇襲,也有余力應對。 宋青書也背了行囊,準備與張翠山等人同行。 不過他不會隨他們一直到蝴蝶谷,而是準備下了山便直奔江浙,乘船出海,前往與元國相隔一海的另一大國,晉國。 眾人雖對宋青書首次下山歷練,便要出了國門跑去大陸其他國家有些驚訝,不過想到兩年之前他便已揚名整個元國武林,說不得這點名聲會對他獨闖江湖有些什么影響,如此便離了元國,去一個他聲明不顯之地,倒也是尚佳之選。 只宋母在青書下山之前抱著他抹了回眼淚,蓋因此行所耗時日甚長,說不得此番離別,便有年余不能相見了。 第二日一早,宋青書和張翠山等人拜別了張三豐,結伴下了武當。 到了山腳下便要分開而行,宋青書又對不舍與他離別的張無忌好一番安撫,最后目送張翠山將他抱上馬上,一行人逐漸遠去,才略略嘆了口氣,翻身上馬,疾馳而去。 ——他昨日夜里已經試過了,以真元力探入張無忌體內,為其化解寒毒。 結果卻是意料之中地失敗了。 宋青書當即便明白,張無忌身上所中寒毒,絕對與他自身氣運息息相關,若要強制化解,便會影響他今后的成就,削弱他的氣運,因而,便是無往不利的修真者真元,也無法沖破氣運的阻擋強行為無忌化解寒毒。 如此便證明,這寒毒絕不會一直困擾張無忌。 怕是他今后將會因此而得逢奇遇,寒毒化解之時,便是奇遇生效之際。 想通這點,宋青書也就不再擔心,轉而思索起了自己此行的安排。 此前他已從各種書籍的記載,以及張三豐、宋遠橋等人的口述中得知,此方世界大陸廣闊,大大小小分布著數十個國家,其中有幾個大國尤為有名,便是曾有過數次改朝換代,也曾分裂成許多小國,但最后卻總能再度統一,成為一個龐大的帝國。 其中元國算一個,宋青書此行所選的目的地——晉國,也算一個。 晉國與元國隔海相望,乘船出行,須得在海上走上月余,方能抵達。 宋青書此行前去,并非為行走江湖行俠仗義,而是為了一味只能在晉國尋到的煉丹材料,托月蚌殼。 傳聞此蚌只產出于晉國南海飛仙島,因所出數量極少,又不易貯藏,因而從不外售。 便是晉國國內的貴人想要購得此蚌,也需比拼運氣。 怎奈它卻是宋青書接下來所需煉制的極重要的一味丹藥中,必不可少的一樣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