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皇太極(1)
書迷正在閱讀:無限真神、絕世神祗:天才召喚師、暗網(NP 詭異)、穿成綠茶女配后我出道了、男人三十:扭曲的rou欲、影帝養崽日常、玫瑰大少、失憶后我以為我是Alpha、和最討厭的Alpha網戀了、引瑯入室[娛樂圈]
第四十六章皇太極 在崇禎二年的時候,為了鞏固汗位,皇太極出其不意的發動千里奔襲的戰役,而這場豪賭的成功,令皇太極在后金威望大增,一些年輕將領由對皇太極的敬佩變成了崇拜。 而且當時四大貝勒中的二貝勒阿敏,在攻打大明時候屠城兵敗,逃歸后金之后皇太極乘機下令將其逮捕,廢除二大貝勒阿敏的貝勒之位,剝奪他的旗丁。 而在鞏固了汗位得皇太極在千里奔襲之前,便以關心兄長身體為名,取消了努爾哈赤時期制定的四位大貝勒,按月輪流執政的作法。 為了進一步加強汗權,在大凌河之戰打響之前,皇太極仿照明制,組建了六部,即吏、禮、戶、兵、刑、工等六部的貝勒全都是年輕人。 他們均直接受皇太極領導,這是封建性質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為皇太極后面稱帝奠定了內部的基礎,代善和莽古爾泰的權力則被進一步虛化和削弱。 在皇太極這次攻打大明的成功,使后金八旗從錦寧戰敗的陰影中徹底解脫了出來,他們看到了明朝軍隊的不堪一擊,看到了大明的虛弱,進一步堅定了伐明的信心。 而且后金韃子們掠奪了大批人口和財物,使之國力大為增強。千里奔襲之戰的結果,使皇太極擺脫了政治危機、軍事危機和經濟危機,后金政權由此開始走上正常發展的軌道。 而袁崇煥的老師,大明的忠臣良將孫承宗臨危受命,不負崇禎之托,擊退阿敏收復了永平四城,然后對關內軍事防務作了認真的調整。 他于崇禎四年正月朝被崇禎以古稀之年,再次掛帥統領關外軍務,并按既定方針,第三次搶筑大凌河。 當時身為袁崇煥部的部將祖大壽逃歸關外后,被孫承宗下達了搶筑大凌城的任務。 在袁崇煥還沒有被殺之前,他就曾兩次修筑大凌河,但皇太極都沒讓他修完。 為什么孫承宗和袁崇煥都想在大凌河修筑城池,而皇太極卻如此緊張明軍在大凌河筑城呢! 這就不得不說,當時身處在關外的大凌河地理位置了。當時的大凌河也就是后世的凌海市。 當時的大凌河地處遼東錦州東面三十余里,是屏蔽錦州的重要防線,如果大小凌河能夠修得錦寧防線一樣,那就等于在山海關面前又多了一道防守的雄關。 大明若要固守遼東,抵抗后金的入侵,就必修此城;而后金要想攻明,也就必拆此城。 所以從袁崇煥時起,雙方對大小凌河二城爭奪就非常激烈,已是兩建兩拆。 而這次皇太極傾巢出動,就為了阻止大凌河的修筑,可以說大凌河的如果修筑成功,那就等于是在自己頭上放了一把鋒利的鋼刀,隨時都有可能落下的危險。 為了拔大凌河這根眼中釘,皇太極不得不率軍攻打大凌河,也是為了殲滅大明的有生力量,為以后伐明做準備。 所以已經大凌城圍得團團轉的皇太極,采取圍點打援的算計,想要一舉殲滅大明在遼東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