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所以當整個村子都蘇醒過來,家家戶戶開始忙碌起來,藍姍站起身告辭時, 姑婆那句“要走就走,要留就留”,便讓她的心里,生出了幾分怪異的感覺。 這話乍一聽像是不耐煩的驅逐,可藍姍總覺得應該還蘊含其它的意思,只是一時琢磨不透。 回到家,果然眾人都已經起床了。溫暖的爐火燒了起來,茅草搭建的屋頂上炊煙裊裊。 藍大成拎著豬頭在灶門口用炭火燒,這東西待會兒要燉了供奉祖先。侯阿彩和木林則有說有笑地貼著對聯。藍家的房子低矮破舊,紅彤彤的對聯,一貼上去,卻立刻多了幾分之喜慶,顯得屋子都精神了幾分似的。 這和樂融融的一家三口,在藍姍出現的瞬間,卻不約而同地沉默下來,對她的意外闖入毫不歡迎。 沒有人再說一句話,冷淡得像是見到了仇人。 藍姍恍若未覺地進了屋,先去閣樓上放自己的東西。但爬到樓梯口,看到閣樓上的景象,她的心就徹底涼了。 原本完全屬于她的閣樓已經大變了個樣子,除了兩邊的柜子還在,其他地方都堆滿了亂七八糟的雜物,原本的床鋪完全沒了影子。這間本該是她臥室的閣樓,已經被挪作他用了。 藍姍沉默地看著眼前的景象,一時不知此刻是個什么心情。 以她對藍大成和侯阿彩的了解,這其實并不太出乎意料,是他們能做出來的事。但當她真正面對這一場景時,才發現自己并沒有想象中的習慣與坦然,還是會有心臟被刺痛的感覺。 有人迫不及待要抹去她跟這個家的最后一絲聯系。 藍姍在梯子上站了一會兒,慢慢地爬了下來,收斂起心緒,好像什么都沒有發生一樣走到門口。她沒有質問,因為能得到的答案也無非是“你都大半年沒著家了,我還以為你已經用不上這房間了”之類的嘲諷。 那是令人痛恨的理直氣壯,不會有任何愧疚與反省。 臘月里才下過一場雪,到現在也沒有徹底化去。茅草屋搭成的屋檐,順著草桿垂下來一根根凍結的冰凌。 這是物質貧瘠的鄉村里,小孩子們最喜歡的玩具,晶瑩剔透的冰凌像上好的珠寶,是平時小孩們接觸不到的,拿在手里總覺得十分新鮮,好像真的擁有了某種神秘的,有時限的寶藏。有時他們還會把冰凌塞進嘴里,假裝自己在吃不用花錢買的冰棒。 藍姍盯著那長長的冰凌,晃神片刻,伸手抓住了其中的一根。 她將這冰凌握在手心里,沒一會兒就覺得手上殘存的一點溫度盡數被吸走,整只手都被凍住,只剩麻木與僵硬從掌心向四處蔓延,沒一會兒就激起了一陣輕微的刺痛。 她默不作聲地將冰凌扔了出去,眼看著它砸在地上,發出“啪”的一聲,碎成了四處飛濺的冰碴子。 藍姍推開門,回到了溫暖的室內。她坐下來,先把手搓紅,重新有了知覺,才放在爐火上烤,沒一會兒全身上下就暖透了。 她坐在這逼仄狹小的屋子里,忽然很想念陳悠然。 不是想念陳家優越的生活環境,就是想念陳悠然這個人。她也曾經在這個屋子里坐過,那時,藍姍雖然嘴上不說,但每每看到陳悠然蜷縮著坐在小凳子上,都覺得特別有趣。她沒有跟陳悠然說過,每次對方出現在這屋里,都讓人有蓬蓽生輝之感。 那個人啊…… 鄉下人家,貼春聯用的也是自制的漿糊。就用平常喂豬的苞谷面,在火上不斷攪拌,直到粘度足夠將紙片牢牢貼在墻壁上。熬的時候沒留心,料放多了。貼完了春聯,還剩下半桶漿糊,侯阿彩便支使木林過來,給藍姍安排了粉糊墻壁的活兒。 對木板房而言,要用石灰粉刷墻壁太麻煩了,而且工序麻煩。所以他們通常會用紙殼釘上一層,作為保暖用。而紙殼畢竟不好看,又要在上面糊上一層白紙。如此一來,采光不太好的屋子里也會亮堂許多。 至于糊墻用的紙,自然不會花錢去買。藍家上一次粉糊墻壁,已經是四五年前的事了,當時用的是藍姍從別處弄回來的報紙,厚厚一捆,足夠將物資粉糊兩次。 但現在再去找報紙顯然來不及了,藍姍才問了一句用什么糊墻,侯阿彩已經抱著厚厚一摞紙張走了過來,嘩的一下將手里的東西扔在地上,“就用這些?!?/br> 藍姍低頭一看,臉色就難看起來。 地上放著的,都是她這兩年來的卷子。從老師私下發的練習卷到各種考試用的試卷,厚厚幾摞,都在這里了。 那些本該被她好好保存在柜子里的試卷,就這樣被侯阿彩隨意丟在面前。而她似乎也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么,大抵對她而言,反正這些東西留著也沒用,白占地方,收破銅爛鐵的人都不肯出高價,不如廢物利用。 藍姍狠狠咬了一口舌尖,將那幾乎要沖出身體的疼痛與憤怒壓了下去,推門就走,“我不糊,誰愛糊誰糊吧?!?/br> 轉身關門時,她再次掃了一眼地上的試卷。那一張又一張的卷子,就像是她的這一段人生。除此之外,她十幾年的生命里竟好像沒有留下任何有意義的東西了。 也說不上可惜。這些學過的知識都記在了藍姍的大腦里,留下這些東西,也不過是習慣使然,要說真有什么讓人留戀不舍得意義,其實是沒有的。 只是就算如此,這般被人棄若敝履,卻還是讓藍姍心意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