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書迷正在閱讀:她似救命藥、天定風流:千金笑、與女配大佬同臺競技(快穿)、問棺GL、悠然見南山、小賊,別跑、妻不如妾之夫人要下堂、怪味聊齋、重生之嫡妻不好欺、冥徒
桃花處處都有,祁陽要是高興,她能在她的封地植一片比這還大的桃花林。不過不一樣還是不一樣的,祁陽認準了這片初識之地,公主府的桃花她都只偶爾看看,也從不收集干花。 祁陽聞言倒是沒惱,望著四周桃花一揚眉,天馬行空:“眼下這情形,咱們離京也不好立刻四處游玩,裝裝樣子也得先回封地去住上一兩年。不如便移幾棵桃樹回去,阿沛以為如何?”說完想了想,又想起公主府里,補充道:“還有府中的葡萄,是你親自選的,吃著還挺甜,也都移走?” 陸啟沛聽得哭笑不得,完全無法想象搬家的時候連樹啊藤啊都搬走是個什么畫風。旁人若是見了,怕不是要以為公主府窮得連棵葡萄藤都舍不得丟下吧? 想想真有些好笑,她忙不迭擺手道:“別了別了,橘生淮南則為橘,京城的葡萄移到旁處還不知是個什么味兒呢,費這勁做什么?倒是桃花樹,殿下若真執意,挖兩棵樹苗帶走也無妨?!本褪遣恢龍讨@些有什么意思? 兩人隨口閑聊,信步而走,已經說起去封地之后的日子了。 因為早就打算要回封地定居,三年前祁陽便使人在那邊修了公主府,年前又使了芷汀過去收拾。到如今,她們若是要走,封地那邊也是早布置好的,隨時都能啟程。 帶著對新家的憧憬,兩人說得倒是投機,不知不覺就走進了桃林深處。一路都沒遇見什么人,兩人邊走邊聊還挺悠閑,直到陸啟沛眼尖隱約看到前方大樹后有一片衣角,知道那樹后定是有人,這才停住了話頭沒與祁陽繼續說下去。 不過今日桃林空寂,兩人閑聊的話聲便被無形放大,停下時明顯已經驚動了樹后的人。 倒沒說什么不該說的話題,也就沒什么好尷尬的。只是驟然被陌生人撞見夫妻閑聊,多少有些不自在,于是祁陽和陸啟沛便打算換個方向離開。 正在此時,樹后的人也出來了,卻是兩個女子,沖她二人點點頭后便先離開了。 陸啟沛回頭望著二人背影多瞧了兩眼,若有所思。 祁陽見狀便問道:“怎么,你認識?” 陸啟沛瞥祁陽一眼,感覺空氣中的桃花香里莫名摻了股酸味兒。 她有些想笑,卻一本正經的點頭道:“確實見過?!闭f完便覺空氣中那股酸味兒似乎更濃了,于是又不緊不慢的接著道:“你也見過,幾年前諸王公主在清水河畔飲宴那回?!?/br> 那是四年前的事了,兩人在桃花林里閑逛,準備回返時撞見了兩個姑娘。一個將另一個壓在樹上親吻,當時驚得陸啟沛臉都紅了。卻不想幾年過去,她們又在桃花林里撞見了。人還是那兩個人,只是陸啟沛注意到,二人如今都梳著婦人發髻。 這世道,哪兒容得兩個女子彼此傾心,相互托付?總歸還是要被世俗所縛的! 陸啟沛忽然便有些慶幸,幸而她當初扮了男裝,幸而她遇見了祁陽…… 第143章 番外二 三月底祁陽便將政務都交接了, 等少帝將一切接收理順, 五月都過了。 眼看著時進六月天氣漸熱,已不是出行的好時候, 祁陽的心情就有些暴躁了:“阿齊到底怎么回事?拖著咱們不讓走有意思嗎?” 陸啟沛就坐在祁陽對面, 閑閑的給她遞了盞酸梅湯,給她降降火:“當然有意思。殿下不是為了避嫌才要走嗎?陛下如今接手了政務, 接手得還不錯,許是拖個一年半載他將政務都理順了,朝中也沒人再想著往公主府跑了, 你我就不用去避嫌了呢?!?/br> 祁陽本來喝著酸酸甜甜的酸梅湯,心里的焦躁剛剛少了些。這會兒聽到陸啟沛的話, 她低頭看看手里的酸梅湯,又抬頭看看一臉純良的自家駙馬,都不知道她是在給降火還是拱火。 不過話說回來, 陸啟沛的話還真沒錯。 祁陽捧著酸梅湯想了想, 便有些坐不住了——她又不是真為了避嫌才走。往輕了說她就是想帶著自家駙馬出京去過自由自在的日子,吃喝玩樂怎樣都好, 想看駙馬換女裝都能立刻拉著她換。往重了說,當年陸啟沛那番話還真在祁陽心里留了底, 怎么都擔心她皇兄當初的遺言有問題! 誰也不敢去賭一個帝王的心, 哪怕這個帝王是她們看著扶著長大的。所以從那時起祁陽就沒再起過留在京城的心,背井離鄉都要走,又怎么可能讓少帝給輕易留下了? 放下酸梅湯,祁陽起身便吩咐人更衣, 要出門。 陸啟沛對她的去處心知肚明,心里只比祁陽更想逃離,于是也沒勸。等公主殿下換好了衣裳,她就站在門口,笑盈盈與她揮手道別:“殿下慢走,一路小心啊?!?/br> 正氣勢洶洶想要入宮的祁陽:“……” 祁陽從不知道陸啟沛還有這樣的一面,臉上的氣勢洶洶一瞬間變得有些一言難盡。如果不是怕小皇帝記恨她這個“姑父”,就陸啟沛今日拱火的模樣,她都想拉著她一道去了! 奈何陸啟沛身份敏感,祁陽是真不想讓她在小皇帝面前太過露臉。包括這三年間,其實很多政務都是陸啟沛幫著處理的,祁陽也沒敢讓旁人知道。倒不是怕別人閑話,就只怕小皇帝哪天腦子一抽起了疑心,再想起什么“先父教導”來。 索性扔個白眼輕哼一聲,祁陽還是自己領著人走了。 自還政后,祁陽和陸啟沛便相當低調老實,不僅不接觸登門求見的朝臣,便連宮門也沒再踏足。公主殿下放手放得干脆,但要說她這一放手就徹底失勢倒也不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