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書迷正在閱讀:她似救命藥、天定風流:千金笑、與女配大佬同臺競技(快穿)、問棺GL、悠然見南山、小賊,別跑、妻不如妾之夫人要下堂、怪味聊齋、重生之嫡妻不好欺、冥徒
祁陽面色嚴肅的與皇帝對話,可藏在袖中的手卻不自覺攥緊了,因為她不知道她的父皇究竟是怎樣的想法——皇帝登基十余載,邊關有季大將軍鎮守,與戎狄雖然戰事不休,但勝多敗少從未淪落到過要和親的地步。公主們安安心心的過了十余年,自不知皇帝心中偏向。 在祁陽看來,當今天子稱得上是明君,晚年的昏聵暫且不提,如今的太平盛世卻也是他一手締造的。這樣一個皇帝,或許并不想看到戰亂綿延,毀了他的太平盛世…… 反問出那句話的片刻間,祁陽想了很多,最壞的情況她都聯想到了。 好在皇帝并不是沽名釣譽之輩,亦或者說他骨子里的血性還沒有被這許多年的帝王生活磨滅。只見他瞥了眼被祁陽扔在面前案幾上的國書,目光輕蔑與祁陽如出一轍:“和親之事本就無稽?!?/br> 梁國的國祚傳到如今也不過三代,太、祖征伐四方,結束亂世自諸多梟雄手中奪得天下??上Ы▏鬄閭∷?,不過在皇位上坐了三載便駕崩了。及至文帝百廢待興,休養生息之時北方有戎狄寇邊,不得已才選擇了和親。至于結果,如今也是有目共睹的。 到如今,盛世已成,國庫的積累已經能夠支撐起一場大戰。哪怕戎狄建國氣勢更盛,皇帝手下有名臣良將,有充盈國庫,也是不虛的。所以他才能理直氣壯的說出這樣一句話來。 祁陽長長的松了口氣,緊繃的心弦霎時放松了大半:“可朝中若是知曉,只怕不會安寧?!?/br> 這份國書是直接送到皇帝手里的,所以哪怕外人知道有這么回事,也并不清楚國書上的具體內容。包括太子,他提醒祁陽也不過是從皇帝的態度中覺察到了一二,才有了那樣的揣測。 祁陽得知此事時還有一瞬間的受寵若驚,旋即又被這與眾不同的態度嚇了一跳——她差點以為皇帝是有意送她和親,這才拿出國書來試探她的! 但好在并不是。 皇帝看了眼依舊擔心的小女兒,忽的撇撇嘴道:“朕可沒有多余的女兒送去和親。若是朝中哪位大臣嫌家中女兒太多,朕倒也不吝惜一個公主的爵位?!?/br> 祁陽聽到這話終于繃不住笑了出來,原本挺得筆直的脊背也松懈下來。不過旋即眼珠一轉,便湊到皇帝面前笑道:“父皇如此,恐怕不妥。有兒臣在,榮國使節也不會想要帶回去一個‘假公主’的?!?/br> 皇帝已經猜到了她的套路,卻還是順著她的話問道:“那皇兒以為如何呢?” 祁陽眨眨眼,半點兒不見羞赧的說道:“嫁出去的女兒,自然不能再嫁?!?/br> 活這么久,讀那么多書,就真沒見過這樣恨嫁的公主! 皇帝也算是沒脾氣了,身子一松靠在龍椅上,斜眼打量著眼前一放松下來就討好賣乖的女兒:“他就真這樣好,你就真非他不可?” 祁陽自是點頭,認真的表態過后想起皇帝對她的維護,又嘴甜道:“在兒臣心中,自是父皇最好,太子皇兄第二,她排第三?!?/br> 皇帝被她逗笑了,最后擺擺手道:“行了行了,你的婚事朕自有安排?!?/br> 祁陽聞言還想追問更多,結果卻被皇帝輕描淡寫的打發了,仍是不與她多提。 陸啟沛供職翰林院已兩月有余,時間遠說不上長,卻已經混得比許多人都好了——文人清高,但文人也容易為才情折服。兩個月下來,不僅探花郎劉琛被她襯托得黯淡無光,就連探親回來入職的狀元郎和榜眼也同樣光芒不再,變成了翰林院里坐冷板凳的小可憐。 可以說,在今歲入職的一眾翰林官中,陸啟沛的發展可謂一騎絕塵。 可饒是如此,翰林院中默認的論資排輩規則也不曾被打破。哪怕修撰除了掌修國史實錄之外,還有記載皇帝言行,進講經史等能在皇帝面前露面的職責,可學士大人不下派,也是輪不到新人的。 陸啟沛等了兩月,連一次進宮面圣的機會也沒等到。她原本也是不著急的,可眼看著祁陽三不五時的提及,也漸漸對賜婚的事上了心——自陸啟成死后,陸家的勢力開始在她面前展露冰山一角,而從這冰山一角便可以窺見,背后的龐然大物不是她短時間內能夠撼動的。 那難道不解決陸家的后患就不成婚了嗎?別開玩笑了,那她得等到什么時候?! 陸啟沛自覺處境已經比前世好了太多,雖有顧慮卻也真心期待起與祁陽的婚事來。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她終于等到了一個難得的機會…… 到了為皇帝講經的日子,翰林院兩個侍講學士,歷來是輪流入宮當值的。而這一回卻出了意外,沒輪到的吳學士告假在家,輪到的沈學士卻是在進宮前突發急病去不了了。掌院的學士大人忙派人去吳府請人,結果卻得到了吳學士昨日夢中遇仙,出城尋仙緣去了的消息! 文人就是矯情,連做個夢都能拋下所有,胡跑出去瞎折騰。 學士大人得到消息的時候氣得胡子都翹起來了,然而宮中還在等著,皇帝還在等著,他能怎么辦?這臨時的征調簡直不能更臨時了,哪怕有心要在皇帝面前露臉的人,這會兒也不敢輕易冒頭,怕準備不夠在御前出了差錯。 翰林院八成的人變成了鵪鶉,剩余兩成蠢蠢欲動的,幾乎都是今歲才入翰林的新人。他們倒是初生牛犢,可學士大人卻不敢冒險,怕他們御前失儀牽連了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