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書迷正在閱讀:偽裝花瓶,但萬人迷、請停止你的醋缸行為、法老與她的寵后、[綜英美]全球凈化GL、重生后和前任白月光閃婚了、初戀重生后,我翻車了[娛樂圈]、送你一朵黑蓮花gl[快穿]、離離江邊草、非典型同情(純百)、戰魂永生
他們通常與外面大部分的平民不同, 對梅特維亞持有一種十分欣賞的姿態,言語間也難掩贊嘆:“魔族畢竟曾經壓迫奴役了人族近兩百年, 而在她上臺后,新仇舊恨加在一起, 許多人族早就對魔族積怨已深,甚至在民間,已經出現了十幾種來自各地的反/動組織……”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是白莞莞都懂得的淺顯道理。 在艾斯維諾,絕大部分國家都是實行的君主制,權利和資源都集中在皇族,貴族身上,平民很少有讀書識字的機會,在平民里也很難出現有天賦的戰士或者魔法師。 在以前的艾斯維諾,平民大部分都相信教會,信仰神祗。而因為神祗依次隕落,再加上教廷在權利斗爭中失敗,推出政治舞臺后,許多平民也漸漸沒有了信仰。 他們開始把心放在貴族身上,希望那些高高在上的貴族能給他們帶來更好的生活。 “無論是戰爭時代還是和平時代,做出犧牲的永遠不會是貴族,只會是平民,當初梅特維亞的招親儀式在維特帝國的帝都火熱度持續不降,甚至還有人對她抱以善意,這都是因為他們處在絕對安全絕對繁華的地方,感受不到戰爭為他們帶來的真正痛苦?!?/br> 能在帝都生活得下去的人們,絕大部分要么是與大大小小的貴族有一定牽扯關系,要么就是擅于經營的富商,因為他們就生活在帝國的最關鍵的地段,他們永遠都處于絕對高級的防御罩之中,無憂無慮,只要有利益就能讓他們拋棄那輕飄飄的“仇恨”。 可是,那些生活在帝都的人的無憂無慮,都是用底層平民們的鮮血和白骨堆砌起來的。 他們感受不到戰爭的殘酷,無法體會到失去親人的痛苦和面臨死亡的絕望,那是因為有人將這些東西攔在了他們看不見的地方。 而他們的親近魔族的行為,確實會讓那些飽受戰爭折磨和屈辱的平民們感到深深的失望。 “失望越來越多,就會造成越強大的反彈,而一旦有大量平民參與謀逆之中,魔族好不容易才用利益打動的貴族階層會被清理,到時候想要再與人族相安無事地共同生活在艾斯維諾,難度無疑會大大增高?!?/br> 沒有哪一方勢力會一直處于上風,天道永遠是公平的,魔族會擊潰人族,人族也會在受盡壓迫后,將所有的痛苦統統報復回去。 而梅特維亞想要制止的,就是魔族逐漸式微的結局。 “為了能讓魔族不被人族反噬,選擇明責保身,大大減輕人族高層的壓力,讓他們在失去‘外憂’后,將注意力移到不聽話的平民身上,轉而去處理‘內患’,確實是很不錯的手段?!彼麄冋f。 仇恨是一種很容易被遺忘,卻又很難遺忘的事物。 底層的經歷過戰爭的平民百姓,會因為親人的去世,生活的艱險,從而將他們對魔族的仇恨延續下去,然而一旦魔族放低姿態,甚至主動退讓,他們的仇恨便會轉移到統治者身上來。 白莞莞在曾經學習歷史的時候,就困惑過很久,為什么許多造反者在最后不喜歡自立為王,他們明明大權在握,卻不親自上任,而是偏愛于立一個傀儡皇帝在他們手下。 這樣有什么好處?雖然那皇帝對他們言聽計從,但也會造成隱患啊。 這個困惑一直深深扎根在白莞莞心底,有時候聊到有關權勢問題時,她也問過梅特維亞,想尋求一下這位精通政事的女人是怎么看的。 而不同于白莞莞的困惑,梅特維亞在聽到這句話后,反而露出一個微微贊許的神色來。 “這樣做,是一個非常理智的行為,”梅特維亞這樣對白莞莞說,“因為人的情緒是很詭異的,他們很容易遷怒,很容易將仇恨從他們本應該仇恨的人身上,轉移到另一個同樣也是受害者的人身上?!?/br> 如果那些侵略者并非是被壓迫才發動戰爭的,如果那些人的動機僅僅是出于對權勢和利益的欲/望,那么動機不純的他們在改朝換代,自立為王后,平民們飽受戰爭折磨,會把痛苦釋放到新皇的身上。 就像魔族,如果魔族直接取代帝國的統治者,成為新的統治者,絕大部分人族都會因此對魔族深惡痛絕。 “但如果,他們不去成為統治者,反而還擁立原來的皇帝做傀儡,這樣的話,平民們所仇恨的人,就會從侵略者變化成那些傀儡皇帝?!?/br> 因此,當魔族表示退讓,表示只要得到一些便利后就不會觸動人族皇帝的統治后,那些平民們就會將仇恨從魔族身上挪開,轉移到皇帝身上。 他們會覺得是皇帝昏庸無能,他們會唾棄貴族們的懦弱,哪怕在這場戰亂之中,其實皇帝和貴族也是受害者,哪怕他們真正該厭惡的人,其實應該是魔族才對。 而這樣巧妙轉移仇恨的心理戰略,白莞莞早就在日常生活里就可以感受到。 從小地方來說,平常父母為了逼迫學生學習,通常會立一個靶子,立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來催促學生去學習。然而在逼迫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孩子會厭煩會討厭的,不是真正逼迫他們的父母,而是那個莫名奇妙就被拿來立靶子的“別人家的孩子”。 從大的地方來說,直到現在,許多種花人都不會去厭惡當初的侵略者八國聯/軍,反而會覺得是清/皇朝無能,即使真正發起戰爭帶來災難的是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