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節
無數雙眼睛緊緊地盯著那狼王,眾人神色各異。似迷茫,又似懷了某種暗暗的期待。還有人甚至激動不已,撲地跪拜。 李玄度面無表情。 他彎腰,撿起了地上一張染滿血的不知主人身在何處的無主神臂弓,再從一具東狄人的尸首上隨手拔下一枚箭簇上沾著模糊血rou的箭,搭弓,滿弦,繃得緊緊,瞄準遠處那只不停躥躍的白狼王,片刻之后,倏然放箭。 那箭離弦追著狼王而去,如暴風,如流星,如閃電,轉眼射到,一箭插入了狼頭的正中。 狼王發出最后一道長長的嗥叫之聲,若凄厲哀鳴,隨即從巖上一頭掉落,栽在地上。 李玄度隨即拋弓,躍坐上了馬背,振臂,揚劍,指向北方王庭的方向,厲聲喝道:“追擊!” 他的命令,被一道道地傳擴開來。 東狄部王眾人眼中那點殘余的神采,瞬間熄滅,個個面如死灰。 而李玄度麾下的萬千將士,在狼王墜落,李玄度發出追擊命令的瞬間,爆發出了一陣齊呼之聲。 “天子神武!” “萬世之功!” 這呼聲,如龍威虎震,撼動原野,久久不絕。 第145章 涿山之戰, 李玄度大破虜軍,靡力死,東狄諸部或降, 或遁, 他率軍追擊千余里, 深入北境,直破王庭。 此戰, 共斬部王以及貴族之下敵虜首級過萬, 繳戰馬牲畜數以百萬計, 王帳之下的三十二部,除少數負隅頑抗者, 其余皆由部王率眾投降。 此前協同東狄攻打西狄銀月城的康居國, 王亦自縛乞降, 姜毅代李玄度受降。 但和康居國一樣為東狄所驅的烏離,卻沒這般好運。 十二年前, 烏離王曾為虎作倀, 襲殺了一位自銀月城東歸的李朝使官。 倘若僅僅如此,亦可勉強類比為敵對戰場之上不可避免的流血之殺。 但當日,那烏離王不但偷襲殺人, 為討好東狄,達到耀武揚威的目的,竟還行辱尸之事,暴行可謂喪心病狂, 令人發指。 十二年后,這一戰, 烏離王被俘,乞降而不得, 先遭腰斬,繼而碎尸,死無葬身之地。烏離國則直接滅國并土,歸入西狄。地圖之上,西域之西,烏離二字,徹底抹去,不留半點痕跡。 奏凱傳遍西域南北。諸國聞訊,那些原本便誠心投附李朝秦王的寶勒于闐等國,自是歡欣鼓舞。而因勢相從的邦國,聞訊之后,亦死心塌地,斷絕異心。 東狄鐵蹄曾踏遍西域。這個在北方已存續了數百年的強大政權,今日亦瓦解于李朝那輛滾滾前行的戰車車輪之下。李朝之國運,勢若升日,在其芒熾之下,任何的對抗,都將被證明是為不自量力螳臂當車。 今日始,將是一個百蠻賓服、四方來朝的太平盛世。 而對于菩珠言,這勝利的意義,遠不止如此。 李玄度遠赴西狄作戰時,她帶著鸞兒,從河西到了霜氏城,這半年來,便在這里等他。 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陽光和煦的午后,霜氏城外,遠遠地行來了一隊軍士。 他們受遣來此,迎她出發上路。 李玄度還在從東狄王庭回軍的路上,待他歸來,他將陪她一道,迎她父親遺骨。 此前隨他西征的駱保,這回也跟著這支軍隊,先回來迎接王妃。 他的歸來,給都護府里的眾人帶來了許多歡笑。他向圍著自己的若月、李慧兒和阿姆王姆等人,描述他此次隨秦王西征所親歷的每一場戰事,尤其最后一場大戰,雙方會軍山麓之下,起初,那靡力是何等猖狂,驅使著那支令人膽寒的重騎兵,妄圖制霸戰場。 那一戰本就波瀾起伏,驚心動魄,他口才又超群,再加幾分夸大,簡直令眾人聽得手心冒汗,緊張萬分。當聽到秦小虎被靡力故意射傷,無法營救,眼看就要慘死在重騎軍陣的馬蹄之下時,幸有一人,滿身是膽,驅馬入陣,先射靡力,再射馬目,終從陣前馬蹄之下將人奪回,全都長長地松了口氣。 “那救人者是何人?”李慧兒忍不住好奇發問。 “不是別人,正是崔鉉崔將軍!” 駱保稍稍賣了個關子,說出名字。 眾人恍然,紛紛贊他獨膽英雄。 李慧兒遙想當時一幕,不禁神往,微微地出神。 那邊駱保又繼續口述,講靡力統著身后的鐵騎方陣逼向坡上秦王,秦王如何在最后一刻,帶著埋伏的騎兵殺入陣中,摧毀鐵陣,說到興奮之處,忍不住手舞足蹈,眾人也是跟著熱血沸騰,激動不已。 待他話鋒一轉,又說秦王如何親手腰斬烏離王,為王妃之父左中郎將復得血仇,痛快之余,又是一陣唏噓。 緊接著,駱??攘艘宦?,開始講秦王如何一箭射落白狼的經過。 在眾人眼中,這一幕如神喻一般,昭示了胡運衰絕,而終結胡運之人,便是李朝秦王李玄度。 當時場面,震撼人心。 其實,這曾在靡力祭天禮上便出現過的“圖騰神狼”,不過是靡力豢養的東西罷了。 他知中原皇帝以天子自居,喜好種種所謂之“天降祥瑞”,遂暗中效仿,將白狼在祭天典禮上放出來,好令東狄各部相信他是天之所選。當日大戰,他亦帶白狼上陣,本打算取勝后,安排再度現身戰場,以力證他的大汗身份乃是神授。他卻沒有想到,自己最后戰敗而逃,白狼失主,誤入陣前,撞到了李玄度的面前。他知白狼乃東狄人圖騰,遂一箭射落。 但這,何嘗又不是另一種冥冥之中的天意? “你們說,這是否上天之兆?我秦王乃麟瑞降世,管它什么蠻神,還不是手到擒來……” 駱保眉飛色舞,眾人紛紛點頭。王姆神色鄭重,還立刻雙手合十,朝天恭恭敬敬地拜了兩下。 阿姆抱著女君之子,聽到懷中的小世子隨了人聲咿咿呀呀個不停,便低頭逗他笑,逗著逗著,想起女君幼年遭遇的種種不幸,再想到今日一切,心中欣慰之余,眼眶忍不住微微泛紅,趁眾人不注意,飛快地拭了下眼角,隨即又笑著抬頭,繼續逗著小世子,聽駱保說話。 這一夜,鸞兒白天玩累了,早早地睡去。 菩珠伴在兒子身邊,望著他熟睡的一張小臉,思緒萬千。 明早便就出發了。 兩世的心愿,終于就要實現了。 遺憾,欣慰,也是深深的感激。 一種想要落淚的感覺。 她恨不得天快些亮,好讓她早些上路。這一夜,幾乎無眠,第二日早早地起了身,收拾妥當,準備去尋霜夫人和她一道出發上路,不料卻被告知,霜夫人今早已經走了,回往莊園,但留下了那個可以為她帶路去往她父親墳塋的管事。 過去這一年多,因不太平,霜夫人大部分時間都在塢堡這邊幫菩珠理事。這半年來,李玄度不在,霜夫人更是和她朝夕相伴。這回接到消息,去迎父親遺骨,考慮到當年便是霜夫人為父親收拾了身后之事,說恩重如山也不為過,菩珠當時便將消息告訴了她,誠摯地邀她同行。 沒想到此刻臨出發了,她人卻悄悄走了。 菩珠沉吟了下,追了出去。 朝陽初升,晨露未晞,她縱馬,追到了霜氏城外,出去幾里地后,遠遠看見前方路上行著一隊人馬,知是霜夫人,加快速度,疾馳而上,終于將她攔住。 霜夫人從馬車中走了下來,菩珠亦下馬,二人停在路邊。 晨風撩亂了她的發。霜夫人抬手,幫她捋了捋亂發,柔聲道:“我留給你的人,知你父親墳塋所在,你跟著他去便是了,怎來追我?耽誤了行程,便是我的罪了?!?/br> 菩珠問道:“夫人為何又改主意,不愿同行?” 霜夫人面上的笑意漸漸消去了。 她望著前方的曠野,沉默了片刻,轉回視線,目光落到菩珠的臉上,凝視著她,微笑道:“你父親能歸鄉,這便是最好的事。我從此心安了。我便不去了?!?/br> 一個女子,在她最美好的年華里,遇到了一眼誤終生的人。 是幸,還是不幸? 而今老去,她回憶當年,是悔,還是不悔? 菩珠和霜氏對望了片刻,未多問,只請她稍候,走到自己那紅馬之旁,從鞍袋中取出一物,回到了她的面前,在她疑惑的目光注視中,將手中那用布仔細包起來的東西遞了過去,輕聲道:“此物留給夫人吧,權作紀念?!闭f完向她深深行了一個謝禮,隨即轉身,上馬而去。 她留給霜夫人的,是父親的那幾冊西行手記。 料父親或是母親地下有知,應也不會責備她的自作主張。 當日她便出發西行,路上暢通無阻,再無半點阻攔。沿途各大小邦國,知悉她身份,皆國王王子親自出城相迎,予各種方便。她披星戴月,一路緊趕,方七八日,便走了一半多的路。 這日正在趕路途中,忽見對面道上黃塵滾滾,似來了一隊人馬,也不見打任何旗號,一時不知對方是何來歷,便命隨眾停下觀望。 對面的那隊人馬漸漸近了,菩珠心跳加快,一把掀開遮擋了自己視線的冪籬,睜大眼睛望著前方,幾乎就要落淚了。 對面那個一馬當先正朝她疾馳而來的人,竟是西征去了許久的李玄度! “秦王殿下!是殿下來接王妃了!” 隨她同行的駱保也認出了人,驚喜地大聲叫了起來。 菩珠足尖輕踢馬腹,催馬向前,朝他迎去,很快和他相逢于道,一起停馬。 她坐在馬背之上,眼中含著微淚,看著風塵仆仆的他丟下馬鞭,敏捷地翻身下馬,大步朝著自己走來,走到她的紅馬之前,他停了步,仰頭,和她對望著,雙目一眨不眨。 片刻之后,他咧嘴一笑,朝她伸來手,輕聲道:“王妃別來無恙?可有思念汝夫秦王?他思汝甚,夜夜入夢,便命我來,迎汝于道?!?/br> 菩珠再也忍不住了,嗤地輕笑出聲,淚卻自面龐滑落。她伸手,讓他握。他輕輕一拽,她便從馬背上滑落,落到了他的懷中。 雙馬交錯,將二人圈在中間,擋住了兩頭眾人的視線?;蛟S也擋不住,他卻肆無忌憚,將她攬入了懷中,低頭含住她的唇,吻她于道,深深不放。 第146章 菩父埋骨的所在, 位于荒野里的一片高坡之上,向著京都方向。 十幾年過去了,那片坡地早被荒草盡數覆沒, 除去荒草, 方顯露而出。 一抔坍塌的土丘, 一塊無名的青碑,碑前插了一支節杖。這便是全部。 杖風吹雨淋, 地上節桿早已腐朽不堪, 但下半截, 卻依然插入在地,至今尚未倒下。 這一日, 荒野之上, 旌旗蔽日, 萬名鷹揚校尉,身著玄甲, 光輝耀日。他們整齊陣列, 肅立坡下,祭吊英魂。 在校尉將士的注目之下,菩珠迎著那來自曠野深處的獵獵大風, 一步步地登上高坡,來到了父親的埋骨之地。 祭官念誦著祭文,她跪在那抔荒丘之前,憶父親當年的音容笑貌, 也再次想起了自己小時候最后一次送他出門時的情景。 他笑著答應她,說很快歸來, 然而從那之后,再未歸來, 這么多年,獨自一人長眠于此。陪伴他的,只有瘴雨蠻煙,野風陣陣。 她忽抑制不住情緒,默默垂淚,正陷入傷感,一時難以自持,忽感到手上一暖,抬起朦朧淚眼,望了過去。 李玄度素冠玄裳,和她并肩而跪。 他的神色肅穆,雙目依然平視望著前方,一手卻伸來,在袖下和她的手緩緩五指相扣,最后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她感受著他掌心的溫暖和有力,聽著野風吹過坡地的呼呼之聲和祭官那哀而不傷的鏗鏘獻祭之聲,心慢慢地定了下來。 她望向父親的墳塋,淚亦漸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