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
現在,陳家女兒如自己所知的那樣出了事,退出太子妃競爭之列,李玄度若如他應允的那樣,明日就幫自己把韓赤蛟給綁了藏起來,那么接下來就該是上官一黨攻擊姚家了,再接著…… 菩珠忽然覺得神清氣爽。 一切皆在掌控,這種感覺真的太好。 她簡直愛死這種感覺了! 今晚倒霉的人,畢竟是少數,也不可能影響太皇太后的大壽之慶。 天完全地黑了下來,今晚的高潮重頭戲終于到來了。 太皇太后出千秋殿,來到萬歲宮的南廣場,登朱雀闕樓,居高臨下。 戌時中刻,位于廣場中央的五鳳寶燈樓將被點亮。 這是一千名能工巧匠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才完工的一座燈樓,懸有萬燈,以呼應萬壽之數。 樓呈寶塔狀,高達三十丈,周圍從底到頂,飛繞五只用相互連通的彩燈扎出的巨大的鳳凰。時辰到,五名各自就位的匠作官聽從號令,齊齊點燃了寶樓底層的引火燈?;鹩驮诎倒苤辛魍o阻,帶著火光一路蜿蜒,向上爬升,向著四周輻射。五盞亮十盞,十盞亮百盞,頃刻之間,從下到上,整座高樓上的一萬盞彩燈次第全部點燃。 夜色之中,五只鳳凰展翅欲飛,姿態各異,拱向樓頂。萬盞燈火交相輝映,寶光熠熠,其燦爛輝耀,令星空亦為之黯然失色。 廣場之上,將近萬人親眼目睹了這一猶如奇跡的盛景,在震撼帶來的短暫靜默過后,四周發出一陣齊聲恭賀太皇太后萬壽無疆的祝辭之聲。 雖然前世也曾親歷過這一幕,但再次經歷,或許是心境不同,菩珠的感覺,和前世截然不同。 前世,她在為這奇跡般的煌煌盛景感到驚艷和震撼。 而這輩子,這一刻,除了依然驚艷和震撼,她更多的感覺,是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她無法想象,倘若有一天真能叫自己實現夢想,站在了此刻姜氏太皇太后落足的位置,她將會是何等的心情。 她忍不住悄悄看向姜氏,她心目中無所不能,也是完美無缺的西王母一般的人物。 她看到懷衛在姜氏的腳邊,因為眼前的所見而歡喜跳躍。姜氏低頭,愛憐地輕輕撫摸了下他的腦袋,隨即抬眼,望向她面前的那座沖天燈樓,唇角噙著一絲笑意,但不知為何,菩珠竟無法在她的眼神中尋到本以為應當有的激動和自豪。 菩珠感覺到的,只有置身事外般的淡遠和她所無法理解的蒼涼。 一定是自己看錯了! 她不死心,凝神再看。 姜氏仿佛有所覺察,突然轉眸,掃了她一眼。 雖然只是淡淡一個轉眸,目光亦稱不上凌厲,但菩珠有一種感覺,她真的是在看自己! 周圍那么多的人,她竟仿佛感覺到了自己在窺探她! 菩珠心臟狂跳,生出一種內心秘密被人窺破的恐懼之感,急忙低頭垂眸,不敢再有半分造次。 良久,她緩緩地吁出憋著的一口氣,再次抬頭,姜氏已歸坐,和侍奉在她身邊的皇帝談笑,笑容慈藹,方才那轉眸一瞥,似是自己的錯覺罷了。 燈樓亮后,各郡和大臣、使者開始分批進獻壽禮。萬壽如意、冠服簪飾、佛前供器、玉器寶石,琳瑯滿目,應有盡有。隨后便是百戲之樂,熱鬧無比。 菩珠不敢再看姜氏,但很快就發現,自己竟然成了別人看的對象。 她在離姜氏不遠的左側,對面,作為姜氏曾外孫的韓赤蛟也在近旁。這個長公主府世子,從她立這里開始,兩只眼睛就似乎在自己身上生了根,不停地看。 菩珠心里厭煩無比,忍不住去尋那道身影。 李玄度也在姜氏的近旁,加上很顯眼,菩珠很快就看到了他。 他此刻藩王冠冕,華服玉帶,人看起來尊貴無比。 菩珠瞟了幾眼,希望他能給自己一點眼神上的回應,保證明天他會如承諾的那樣幫自己把人給搞走。 但李玄度壓根兒就沒任何反應。 她看向他,他的兩只眼睛就盯著燈樓前的百戲,仿佛看得專心致志。 菩珠只得作罷,在心里勸慰自己,他既答應,必定會做,不會拿自己耍玩。 這時,一隊人馬在引贊官的引領下,從闕門穿過,來到燈樓前,朝著闕樓上的姜氏行拜禮,高呼賀辭。 這是來自西域合循國的使團人員。 菩珠通語言,不用譯官也知道他們在說什么。 使官說,國王為了感謝去歲皇朝幫助他們趕走了前來侵犯的鄰國,特意從極西的大秦帶來了一個新的幻術,幻術之末,勇士會將一只百寶匣從樹頂射落,進獻太皇太后,恭賀萬壽無疆。 西域有國,出各種擅長幻術表演之人,能吞刀吐火、植瓜種樹,在京都的南市,便不乏這種百戲之人。 懷衛鼓掌,姜氏也顯得有點興趣,命照演。只見幾名黃發卷須的胡人上場,一陣云霧過后,云霧中出現一條巨大的比目魚,搖頭擺須,栩栩如生,俄而幻為長龍,長龍繞著燈樓游走一圈,倏然立地,竟幻化為樹,樹迎風而長,很快長得與燈樓相平,這時,樹頂之上出現了一只匣子。 這便是慶賀姜氏大壽的寶匣,待射落后,進獻姜氏。 一個胡人武士執弓來到樹下,挽弓搭箭,對準樹頂的匣子。 菩珠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或許夜風偏大,竿子太高,也或許是武士在萬眾矚目之下緊張,他的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未能順利射落匣子。 要到第三箭才中。 菩珠記得當時,和循國使者尷尬請罪,武士更是羞愧萬分。幸好姜氏非但不怪,反而命人賜酒于武士,這才度過場面。 果然,和她所知的一樣,第一箭,武士射偏。 全場靜默。 使者不安。原本之所以最后這么設計,是想在眾人面前顯示本國武士精湛的射藝,沒想到竟失了手。 武士也緊張了起來,第二箭遲疑了下,方發了出去。 這一次,依然沒有射落。箭貼著百寶匣堪堪擦過。 場面頓時變得尷尬。萬人之眾,竟鴉雀無聲。 汗水從武士的額頭涔涔滾落。 他穩住神,第三次搭弓,瞄準,屏息正待發射出去,忽然場中有了變數。 一支尾飾白羽的箭已離弦而出,朝著木頂的匣子破空而去,轉眼到達,不偏不倚,正中匣心。 匣子從樹頂落了下來。就在同一時刻,眾人眼前的幻術全部消失,再看去,場中不過一根長竿,一片青帷,竟如此而已。 寶匣落下,被預先等在竿下的人穩穩托住。 代替和循國武士射落了寶匣的人,竟是當朝太子李承煜。 他將弓箭還給了身旁的一名護衛,隨即示意接匣之人前去進獻。 那人回過神,急忙快步朝著闕樓而去,雙手將寶匣高高舉過頭頂,恭賀萬壽無疆。 朱雀闕的周圍,發出了一陣震耳欲聾的喝彩之聲。 人人都為太子這及時挺身而出精準解圍的一箭而高聲喝彩,連和循國的使者也訕訕上前,向他拜謝。 那武士羞愧萬分,跪地,朝著闕樓的方向深深謝罪,低頭而出。 李承煜唇畔帶著微笑,在萬眾唯一的無上榮耀之中,情不自禁地將他的注目投向了那個令他時刻掛在心頭、揮之不去的菩家女郎。 菩珠知道他在看自己,卻沒有給予他目光的回應。 她低頭,不動聲色地悄悄往后挪了挪,希望前頭的命婦能把自己擋住,不要讓人發現太子在看她。 在太子妃的位子看似就在前頭招手,實則還沒落地之前,她絲毫也不想出這種風頭。 李玄度順著侄兒的目光掃了一眼,便看到那抹縮在人后的影。 他收回了目光。神色冷淡。 …… 這一夜再沒出什么意外了。 萬歲宮的慶典結束,但全城的慶賀還在繼續,花燈也要連亮三夜。 這個晚上,菩珠一夜沒睡好覺,第二天早早起身,就希望能聽到韓赤蛟被“藏”起來的消息。 郭朗妻如今在京都里極有臉面,各種小道消息,不管有無確證,第一時間就會有人傳給她。 但是這個白天,什么消息也沒有。 嚴氏就只提了下昨晚陳家女兒那事的后續,說陳祖德妻今日托病不出,大門緊閉,并且開始在菩珠的面前為長公主府說好話。 菩珠表面若無其事,心中卻有點急,就在心里安慰自己,應該是人已經丟了,但長公主府在壓消息,暗中尋找而已。 但是她的希望破滅了。 繼續等了一晚上,第三天,她借故出門買古籍,來到了位于皇城北的承福里——那一帶除了有古玩書籍的鋪子,還集中了京都諸多權貴的宅邸。長公主府就在那里。 她想探聽下長公主府的動靜。沒想到還沒到長公主宅,在街頭竟就碰見了韓赤蛟。韓赤蛟一身華服,坐在馬背之上,前后家奴跟從,顧盼自得。 菩珠心一下就冷了,遭了一個極大的打擊。急忙拉低遮面的冪籬背過身去,待韓赤蛟走過,哪里還有心思去逛書鋪,喚了隨從便匆匆回了郭家。 李玄度竟真的耍弄了她!根本就沒有幫她! 不過這么說其實也不對,回想那日和他見面的經過,他從頭至尾,根本就沒有張口說出過任何一句明確答應幫自己的話。他只說了一句叫自己老老實實待在家里,如此而已。 只是自己把他的這種態度誤會成了答應而已。 菩珠懊悔萬分,一面在心里痛罵自己蠢,怎會相信那個人,一面立刻下了決心,決定鋌而走險。 如果沒有料錯,這幾日就是自己能否做上太子妃位置的關鍵時刻。想到郭朗妻這兩天總有意無意般地在自己面前提長公主的好,她心中警鈴愈發大作。 萬一長公主還是之前那種打算,誰知道在自己被提名為太子妃人選的時候,她會不會從中作梗? 她絕不能冒這種風險。 菩珠知道京都有專門替人干各種上不得臺面的事的人,這是上輩子她后來從自己親信的口中了解過來的內情,這種人被稱為“百辟”,收錢后替人消災,嚴守行規,其中一個最著名的百辟人,落腳地點在南市一間名為萬福的小客棧里。百辟不問雇主身份,也不問緣由,只要給的起錢,什么都做,何況這種不涉及人命的活。 雖然她想令他消失幾天的人身份高貴,但只要錢給得足夠,他們應該會接的。 事實上,在幾天前她想出解決麻煩的這個法子之時,第一時間腦海里就浮現出了崔鉉的影子。如果自己開口叫他幫忙,他一定會幫,而且,菩珠相信他也會完成得很好。但是她很快就打消了念頭。 一是距離太遠,遠水解不了近渴。二來,她并不想令崔鉉卷入自己這種事。對那個少年,她很有好感,希望他在河西照著他人生原本應該有的步調,好好生活下去。 所以當時她想到去找李玄度,利用他的能力來幫自己做這件事。 而現在,顯然李玄度這邊是指望不上了。 她剛到京都沒幾日,根本談不上立穩腳,身邊能差遣做事的親信更是一個也無。哪怕找百辟會有潛在的風險,她也沒有別的選擇余地了。 幸好這些天她收到了許多賞賜,折合錢的話,堪稱一筆巨款。除了帶有內制標記的東西不能用外,菩珠把所有值錢的物件和金餅卷在一起,用包袱裹了,焦急地等到天黑,就去找郭朗妻,說自己想再出門去逛夜市看花燈。 今夜是千秋節三日慶典的最后一夜。幾乎半個城的人都涌了出來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