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節
蒜黃韭黃一般都是冬天沒什么蔬菜的時候,把蒜、韭根放在暗室里培育,沒有陽光,長出來的菜沒有葉綠素,嫩黃色,也很好吃。姜蕓就想培育試試,成功了冬天就直接在自留地大面積培育。 姜光焜:“倒點醬油?!?/br> 炒韭、蒜、蔥類的蔬菜,姜蕓都喜歡加點醬油,會特別鮮香,小孩子也學會了。 因為袁野會說話,家里人都高興,這頓飯吃得就特別開心。小海炒了一小盆韭黃炒雞蛋,又帶著弟弟們給宋書記、大隊長、張愛英家送了個菜,以示慶祝:我們家袁野會說話了! 吃過午飯,大家都歇晌覺。 孩子們精力旺盛,他們不睡覺。小海帶頭和面洗了面筋,在太陽底下曬一會兒就黏黏的,摻在細長桿上,再綁再長棍子上去粘知了。 如今細面精貴,滿村就姜蕓家舍得拿面粉哄孩子玩兒,滿村也就姜蕓家小孩子有自主權??砂训暗靶值?、鐵頭、柱子等孩子羨慕得不輕,一中午就圍著哥幾個轉,跟著去粘知了,幫忙打前哨。 袁野本來像從前那樣守在家里看姜蕓睡覺,結果被孩子們拉出去幫忙粘知了了。他目力絕佳,力氣大手穩,一粘一個準兒,一晌午就能帶著孩子們粘不少。 最后小海負責分戰利品,參與者人人有份,還打發那小哥倆回去給姜家送。 而姜蕓午休一個小時就起來,梳梳頭洗把臉去大隊找宋書記。 結果宋書記、大隊長和福爺爺幾個已經去地里勘察麥茬莊稼的出苗率情況。這一次三個大隊全是姜蕓負責浸種,出苗沒問題,只是種的時候為了保險一個窩里撒了兩棵種子,一共長出兩棵玉米來,就需要拔掉一棵。 全都長得很好,拔掉哪棵都舍不得,可惜還是要拔掉,否則分散營養一棵也長不好。 大隊長樂呵呵的,“姜蕓真的很了不起,咱們大隊以后種子不成問題?!?/br> 宋書記也頻頻點頭,“今年的模范大隊咱們是拿定了?!?/br> 福爺爺背著手,“就模范大隊?” 宋書記笑道:“模范個人也得爭一爭,我已經寫好推薦信啦,你猜推薦誰?” 福爺爺心里歡喜,嘴上道:“反正不是我?!?/br> 巡邏了一會兒大隊長繼續去別的地塊看看,宋書記就和福爺爺一起回大隊。 路上他問:“老哥,你這個腿好多啦?” 福爺爺拍了拍,“那是,比你都好?!?/br> 兩人說笑著回大隊,正好碰到出來找他們的姜蕓,就一起回去說話。 姜蕓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然后道:“書記,咱們可以給革委會食堂大量供應雞蛋了?!?/br> 宋書記自然很高興,之前食堂就說大量要,姜蕓給壓了一陣子,想等牧場弄利索陳家大隊的雞送來再說。 姜蕓又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宋書記等人,她想做高檔精品,不管蔬菜還是雞蛋?,F在就開始做高檔品,打開政府食堂的銷路,以后有利于他們發展其他大眾產品。 她可不想只做菜農,然后受制于運輸業、中間商等資本限制,將來出現終端買不到好菜,菜農的菜還爛在地里沒人要的情況。 而要想把整個流通環節打通,自然需要很多人的支持?,F在趁著改革開放還沒開始,先把省內的口碑打出去,以后的事情都好說。 宋書記對這些的了解自然不如她多,不管是理念還是一些想法都跟不上,但是他好學。他和姜蕓聊了半天,就明白很多,為什么姜蕓要走高檔路線,為什么不和郊區菜農搶市場等等。 宋書記直接拍板:“我同意,我代表大隊長也同意?!?/br> 姜蕓又提議把小牧場的權責明確一下,她借大隊的錢,可以當大隊資金入股,但是管理權等都在她手里,白紙黑字明確下來。 這樣以后也不會發生其他的糾紛。 畢竟宋書記和大隊長年紀大了,不會一直任職,等過兩年公社、革委會取消恢復鄉鎮建制等,勢必會有一些動蕩。 她要防患于未然。 宋書記對這些也不了解,但是福爺爺懂一些,他們可以商量一下,再跟公社取取經就可以確定下來。 說完大事兒,姜蕓又跟宋書記和福爺爺商量,小牧場和試驗田需要人幫忙,她得從大隊挑幾個。 宋書記讓她自己決定。 姜蕓之前已經跟張愛英、孫桐、楊晴和另外一個女知青商量過,她們都非常樂意來給姜蕓幫忙。 男勞力有袁野幫忙,就不需要再挑大隊的。 第二日姜蕓先去試驗田看看,然后回牧場,陳?;呀泿藖硭偷谝慌‰u仔。 楊晴領著小海小河正在接收,一只只點數清楚,還要拿洋紅洋綠給小雞仔抹抹紅綠屁股,一是為了計數,二是為了標記,免得不小心跑出去被人拿走不歸還。 楊晴:“姜蕓,第一批送了三十只小雞仔,十只三個月的童子雞,六只小鴨子,還有兩對兔子?!彼延涗浀馁~目給姜蕓看。 姜蕓看了一眼就去和陳?;蛘泻?,給他簽字讓他拿著單子去大隊找福爺爺支錢。 那邊張愛英和孫桐在薅野菜剁野菜,丟在喂食區,讓母雞和鴨子們自由進食。 雖然有牧草,但是姜蕓用靈泉澆灌的野菜卻是雞鴨們的最愛,又嫩又肥,吃起來比牧草更美味兒。 姜蕓和她們聊了聊,發現她們適應得不錯,個個做得很開心,她就放心了。 她們當然開心啊,在這里工作可比下地舒服,不僅工分一樣,姜蕓還給他們蔬菜以及雞蛋的補貼呢。 小海在看賬本,清對數據,小河則帶著姜光熠和姜光焜在那里撿雞蛋,一個個數清楚。 小孩子們撿雞蛋又熟練又小心,一個都不待破的,還用炭筆畫上記號。 姜蕓看他們認真的樣子,忍不住笑起來,認真的樣子最美麗,小孩子也不例外。 小??吹剿?,“娘,以后咱們的雞蛋就只給幾個食堂送,其他的就不零售了?!?/br> 他們給革委會以及國營飯店這種能消耗高價菜的地方送,像工人食堂這些他們是不送的,給其他賣雞蛋的社員們留市場。 另外集市也就不必再去,如果有人想要,可以來牧場買。 普通的母雞不加干涉的話一般要五個多月才能下蛋,姜蕓這里的差不多四個月就可以,現在下蛋的母雞有三十多只,供應目前的銷量是足夠的。等新一批的雞長起來,還需要一到三個月,那時候他們的口碑已經傳播出去,只要傳到省里,銷量一點都不必犯愁。 鴨子們也開始下蛋。不過它們不和母雞搶地盤,而是喜歡去河灣里游來游去,然后結伴回家下蛋睡覺。 這些鴨子下蛋勤快,而且鴨蛋也好吃,腌出來的咸鴨蛋通紅流油,吃起來莎莎的,口感特別好,到時候可以直接賣咸鴨蛋。 姜蕓在牧場巡視一圈,原來的母雞、鴨子,這會兒都已經長大,正成群結隊的滿牧場溜達。因為吃了靈泉,它們比普通的雞鴨都通人性、兇悍,也會拉幫結伙。 甚至劃分地盤! 姜蕓看得有些汗噠噠的。 姜蕓順著花徑往雞欄和牲口棚去,袁野穿著黑色的水靴,正在那里修整棚頂。棚頂如果不結實,大風大雨的時候就全毀了。 他站在高處,看到姜蕓過來,便抱著一根木棍滑下來。 “牲口槽、飲水盆?!彼钢厣系膸讟咏o姜蕓看。 這又長又寬的牲口槽是大青石的材質,可以同時供四五頭牲口吃草。原本是地主家的,因為太大用起來不方便,而且牲口擠在一起也容易打架,所以大隊不想用就丟在場院里當坐具供社員們歇腳。 昨天下午袁野看到以后,就找了宋占軍幾個兄弟,一起用繩子給拖了回來。 這么大的石頭槽子,他們幾個自然拖不動,大半力氣還是袁野出的。 他們都可佩服袁野呢,羨慕他力氣大,甚至私下里叫他牛人,因為力氣像牛那么大。 據幾個知青說,前些日子姜蕓家挑土墊自留地的時候,有人看到袁野晚上在那里健步如飛地挑土?。?! 來來回回,來來回回,他就不知道累! 真是一頭牛! 想起宋占軍從不服氣到佩服得不行的,姜蕓忍不住笑了笑,問袁野:“累不,休息一下吧?!?/br> 她拿了水瓶給他喝水,這里面的都是靈泉水。她發現他能喝出水的差別來,除了靈泉水他不喝其他的水,就特意給他準備一個水瓶。 袁野兩只手上都是泥,他也不洗,就很自然地湊到姜蕓身邊,張開嘴巴,表示自己要喝水。 姜蕓:“你那么高,我夠不著?!?/br> 他老高的個子,她踮著腳也喂不到他嘴里去啊。 袁野就乖乖地蹲下,等投喂。 姜蕓已經習慣他時而酷得不行,時而跟孩子一樣幼稚,就扒開瓶塞喂他喝水。 喝完了,她還忍不住拍拍他的頭,“乖?!?/br> 袁野的耳朵尖就被紅暈慢慢地染上來,還忍不住動了動,可愛得很。 姜蕓想一個大男人總是讓她感覺到可愛,沒問題嗎? 這時候小海幾個孩子跑過來,纏著袁野幫忙給做秋千。 “袁野,袁野,快來,幫我們把秋千綁起來,那邊打秋千正好?!苯鉄j抓著他的衣角央求。 袁野壞笑了一下,抬手在他稚嫩的小臉上抹了一道泥印子,然后轉身就跑。 姜蕓:調皮袁三歲是你嗎? 孩子們就追他,“啊,袁野學壞了!快打他!” 袁野跑了兩步,長腿躍起,在下面的石堆上點了一腳,手在檐柱上一搭整個人就翻上去了。 “哇哦~~”孩子們看驚呆了。 “他怎么上去的?” “飛上去的!” 他們就開始嘻嘻哈哈地挑釁袁野,“袁野人,有本事你下來??!” 袁野繼續修繕棚頂,朝他們歪了歪頭,學著他們的腔調,“上來??!” 孩子們就對著他跳腳,“看你不下來的!” 袁野站得高,看到宋書記和一個人站在牧場門路,就對姜蕓道:“書記?!?/br> 姜蕓忙過去,就見宋書記和一個衣著干凈、梳著中分頭穿著大皮鞋的青年干部站在路邊等她。她就知道這干部好干凈,不想進牧場里面弄臟了衣服,便趕緊走過去打招呼。 宋書記笑道:“姜蕓,市里有個很重要的農業方面的座談會,咱們縣一共只有十個名額。革委會做主分給我們大隊一個,咱們大隊決定讓你去參加?!?/br> 這本來就是大蔥和番茄的功勞,革委會沖著菜園給的,那自然要讓姜蕓去。 姜蕓一聽忙道:“書記,我哪里懂啊,還是你和大隊長去吧?!?/br> 她可不愛開會,坐在那里嗚嗚啦啦,腦子都炸了。再說農業也不是開座談會開出來的,有興趣就田間地頭轉悠唄,開啥會啊。 宋書記:“這不是正忙著收高粱嘛,收完了忙活一下又得割谷子、豆子,我和大隊長都沒時間,你去正好?!比チ隋冨兘?,以后有諸多好處呢。 趙金義道:“宋書記,這可不是縣里的小會,是市里的大會,領導們非常重視。別人都是有經驗的老人去,你確定讓……這樣一個年輕女人?” 不是他瞧不起人,實在是姜蕓看著太年輕,約莫有十八歲?白白嫩嫩的,一看就不曬太陽不干活,她懂啥? 宋書記哈哈笑道:“趙科長,你可別小瞧我們姜蕓同志,你愛吃的大蔥番茄,還有你喜歡吃的我們的雞蛋,那可都是她負責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