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
福爺爺還推讓,小河豪氣道:“爺爺你只管吃,咱家有的是雞蛋呢。以后我們賺錢,還要買大肥rou吃!” 福爺爺連連點頭:“好,好,爺爺使勁活,等著好日子吶?!憋L燭殘年的,倒是又享起天倫之樂了,讓他倍有精神。 姜蕓招呼鄭畢臣趕緊吃,又給福爺爺撐湯就著。 鄭畢臣吃著噴香又營養的煎餅,默默地盤算一下自己給姜蕓的錢和糧票夠不夠自己吃的啊,怎么感覺自己多吃了很多呢?嗯,要好好寫文章投稿,賺了錢多交伙食費! 吃過飯大喇嘛吆喝社員們有空的就去麥地里拔麥蒿和谷莠子。 再過陣子麥子就要成熟,而那些谷莠子、麥蒿之類的也即將成熟。如果不在它們還未成熟的時候薅掉,它們的種子就會灑遍整個麥地,等再種地的時候鋤地就能鋤到懷疑人生。 所以收麥子之前,大隊就組織人手去薅草,這活兒不重,孩子們也都去。 而姜蕓只需要育種、照顧蔥地,等搶麥子的時候去幫忙,薅草不需要她。 這一次福爺爺借了大隊的獨輪木車,可以推更多的雞蛋。 小哥倆跑里跑外地忙活,他們去牲口院撮了一大篩子麥糠墊在筐子里,然后往里撿雞蛋,再把麥糠撒進去,這樣路上就算顛簸雞蛋也不會破。 等他們走后,姜蕓先把泡好的面引子和面。以前家里沒有麥粉,粗糧幾乎都不用發酵,因為不容易發只加點蘇打粉暄一下就好。 現在家里有黑貓賺的麥子,還有鄭畢臣的糧票去糧管所買的麥子,姜蕓就都推磨磨成麥粉。有麥子就不用再做純粗糧窩窩頭,而是一半粗糧一半麥粉,這樣發酵出來的面團才營養又好口感。 和好面讓它自己發酵,她去自留地看看。有幾個西紅柿即將成熟,她就澆一點靈泉水,過一會兒變得水靈靈紅撲撲的,她就都摘下來。 這西紅柿被照顧得好,果子滴里嘟嚕的,一旦開始成熟,每天都能摘不少呢。 她又抓了一會兒蟲子,薅草松土,檢查一下轉圈的綠籬,發現有些地方長得不好留下不小的空隙,會讓小牛犢鉆進來。 她就澆了靈泉水,讓它們悄悄長大,然后插上結實的幛子門回家。 荊澤艷正好從知青點出來,這幾天天熱她有些沒胃口,但是看到姜蕓自留地里的西紅柿就忍不住嘴饞。 說句怕人的話,她一直留意著姜蕓自留地的西紅柿,就等著熟了好去摘呢! 但是昨晚上她看的時候還青著,感覺可能得再過兩天才能熟,她就想自己見天來看著,第一時間給摘下去。 哪里知道,自己一個不察,居然就被姜蕓捷足先登! 雖然這是姜蕓的自留地,可因為在知青點邊上,而荊澤艷又自詡比姜蕓看得勤快,加上喜歡那水靈的番茄,所以潛意識里難免就把那些番茄當成了自己的。 她看著姜蕓笸籮里水靈鮮紅的西紅柿,眼睛都要紅了,她沉著臉,“姜蕓,你把洋柿子都摘了???” 姜蕓不愛搭理她,但是也沒什么大矛盾,就隨口應一聲,“熟了就摘了?!?/br> 如果是別的知青,姜蕓會很大方地給她兩個嘗嘗,但是眼前這人是荊澤艷,不說她和宋占剛那時候眉來眼去,就說她在自己離婚后為宋占剛抱不平譏諷自己,姜蕓就不喜歡她。 她端著笸籮就要走。 荊澤艷看姜蕓居然不主動送給自己嘗嘗鮮,頓時惱了,“姜蕓,那洋柿子酸不酸,能不能吃???” 姜蕓朝她笑了笑,故意氣她,“酸酸甜甜,當然好吃啊?!?/br> 就是不給你!氣死你! 看她邁著輕快地步伐走了,荊澤艷氣道:“有本事你鎖起來???” 姜蕓聽見,笑著回擊,“多謝你提醒啊,晚上我就來上鎖?!蹦阆脒M去摘,偏不讓你如意,晚上就真的去上把鎖! 她家的綠籬天然緊密,進不去人了,幛子門是福爺爺用棍子綁的,結實高大,上了鎖還真進不去。 村里人種菜,都是夾個幛子攔牲畜,沒有擋人的。一般也不會去偷摘別人家的菜,就算應急摘一點也會說一聲。姜蕓這樣,無非是氣荊澤艷,因為荊澤艷真的會去摘她的西紅柿。 姜蕓回村的時候,就聽見大隊喇叭里鄭畢臣在廣播,說的是縣里有新政策下來,“為了改善廣大社員生活,上頭政策放寬,允許各家隨便養雞?!?/br> 以前割尾巴不讓養,后來發現不讓養實在不行又說兩人養一只,其中一點也是為了節省糧食。 這會兒經濟變好糧食產量也有提高,城里對雞蛋、雞rou的需求大起來,所以就要刺激社員們的養雞熱情。 不過這東西到了冬天要吃好幾個月的糧食,一般人家也不敢多養。 大喇叭里鄭畢臣繼續說:“養雞,把雞蛋和活雞賣給供銷社,有布票、煤油票等獎勵?!?/br> 姜蕓一聽,那她的生意可來了呢。 社員們養雞,就需要抓小雞。這時候很少人會自己家里孵小雞,哪怕有抱窩雞幫忙,但是一抱窩就二十多天,還得有配種的雞蛋,還不能保證都孵出來,孵出來也不能保證活幾個,成本不小,還是買現成的小雞仔更劃算。 那陳家大隊就得來找她了。 她去大隊逛了一圈,把摘的西紅柿分給宋書記、鄭畢臣幾個吃。 鄭畢臣負責澆菜地,知道番茄干凈,接過去在自己衣服上擦擦浮灰就開啃。 “嗯~~好吃!” 鄭畢臣吃得兩眼發光,“一點都不酸,好甜!” 其實有點微微的酸,因為后勁甜,所以感覺不酸一樣。 宋書記原本還有點不好意思吃,大老爺們寧愿吃棵蔥,也不會吃這種孩子的零嘴。不過被鄭畢臣說的,他也拿起來一個擦了擦就開啃。 牙齒輕松地咬破橙紅色的皮,立刻就有一股微酸回甘的汁液流進嘴里,生番茄的清新、微酸、清甜,幾種味道在口腔里散發,真是一種無比清爽的享受,整個人都感覺神清氣爽起來。 不知不覺吃完一個,宋書記擦擦嘴,“這洋柿子格外甜,什么品種?” 姜蕓笑道:“多虧鄭知青勤澆水,水分大就甜?!?/br> 鄭畢臣:“這柿子我看比別家的大,而且長得也俊?!?/br> 宋書記也覺得是這樣,起碼他從別人家菜園旁邊經過,那些小柿子一個個別別扭扭的,還有不等熟就裂口的。人家姜蕓家的,柿子隨主人,人美果子也俊。 關鍵別人家的都沒熟,就她的熟得這么好。 宋書記笑道:“跟大隊長說說,來年蔥地旁邊咱們再追加一塊洋柿子試驗田,說不定以后賣蔥和柿子咱們大隊就能賺?!?/br> 鄭畢臣已經對著柿子和姜蕓的側影發呆,感覺靈感如泉涌,想要寫更多的文章出來。 姜蕓正想告辭呢,就見公社郵局的快遞員騎著二八大杠自行車過來,后座帶著草綠色的郵政挎包, 郵遞員喊道:“鄭知青,有你的信?!?/br> 鄭畢臣跑出來接著,見信封居然是省文思編輯部的,頓時熱血往頭上涌,忍不住喊道:“姜蕓,我中了!真的中了!” 看那架勢跟范進中舉差不多。 他把信直接遞給姜蕓,高興得臉都紅紅的。 他投稿的編輯部有言在先,不錄取也不退稿,讓投稿者自留底稿,如果回信那必是錄取了。 姜蕓也為他高興,宋書記聽見都跑出來看。 姜蕓把信封遞給宋書記,讓他先拆封。 宋書記點點頭,“行,我來!”他對著光看了看,拆開信封,里面一張折疊的信紙,寫了寥寥幾行字,另外還有幾張票子。 宋書記張口結舌,“娘嘞,這寫文章真賺錢,一篇小散文就能賺十幾塊錢?這說什么,要是以后錄取的稿子多了,還給漲呢?!?/br> 鄭畢臣給他解釋了一下,以前就算寫文章的也是拿工資的,只是這兩年開始有新政策,可以投稿。 姜蕓笑道:“書記,你也可以試試,把咱們大隊的一些搞建設的經過寫出來?!?/br> 宋書記趕緊擺手,“可拉倒吧?!?/br> 他會告訴小年輕,自己小時候寫作文三百字都能撓禿頭,總是被先生打手板? 我適合寫工作簡報,不會寫酸文人那一套。 他如是自我安慰。 姜蕓恭喜鄭畢臣,萬事開頭難,他現在稿子被錄取,以后就會更多。 鄭畢臣把錢都塞給姜蕓,“這是伙食費!”然后他就跑回辦公室去寫新的靈感了,生怕不寫下來就飛了。 姜蕓只得把錢收著,回去記在賬本上。 姜蕓回家,見啞巴在那里喂牲口吃野菜,他喜歡割姜蕓種在牲口院墻外的野菜喂它們。 因為用靈泉水澆灌過,牲口們特別喜歡吃,它們喜歡吃啞巴就開心,他不喜歡和人打交道,唯一感興趣的就是牲口。 姜蕓路過的時候給他放了一個西紅柿,然后家去收拾。 天要熱了,她得趕緊把小哥倆的新衣服縫好。 這時候布票緊缺,各家都不寬裕,除了她自己買的布,娘家也不能幫襯。因為他們家也一堆孩子,大孩子穿下來給小孩子,沒有空檔。 她把一些碎布頭都留著,到時候可以打袼褙,留著納鞋底。 小孩子們長得快,鞋子很容易就小了,而且他們活動量大,布鞋很快就破。所以家家戶戶的孩子,基本都是冬天穿蒲子編的蒲襪,暖和天就是草涼鞋,小哥倆自然也不例外。 姜蕓想給他們做雙新布鞋。 正忙著,外面傳來小哥倆歡笑的聲音,還有福爺爺和陳?;恼f話聲。 姜蕓忙出去,就見他們一起回來,“陳大哥也來了,今兒這么早就下集呢?” 她去幫福爺爺抬鐵鍋,陳?;苯訋退麄儼徇^去裝在東間鍋框上,福爺爺再去和泥密封。 陳?;Φ溃骸按竺米?,你沒聽說么,改政策了,放開養雞!” 放開養雞,都買雞仔,他現有的不夠賣。大隊的肯定也不夠賣的,所以他們還需要收更多種蛋,孵更多小雞仔! 這就需要姜蕓幫忙了,以前十只活三四只,甚至兩三只,這會兒要是能活八/九只就行。 他其實并沒有真的指望活十只的。 小海跑去屋里拿出賬本來把今天的收支入賬,他腦瓜好使,雖然還沒上學呢,算賬卻又快又清楚。 小河則跑去剁野菜,一邊剁一邊咕咕咕,然后院子外面的、里面的母雞們都往這里飛奔。 剁野菜,就是它們開伙的信號,可以吃靈泉水了! 小海用鉛筆指著那小童子雞數,“……18,19,20,陳大叔,你看,一只不少?!?/br> 陳?;@訝地看著,真的一只都不少!他絲毫不懷疑別人會拿另外的雞來充數,因為到時候請了去幫忙,有沒有真本事一試就知道的。 他高興萬分,“大妹子你真厲害,有本事!我們請定了?!?/br> 原本大隊還尋思要如何跟姜蕓討價還價,商量了至少五個合作方案,這會兒他已經決定拋開一切讓姜蕓提條件。 姜蕓:什么條件呢? 姜蕓想了想,自己主要是靠靈泉,這是天賜的金手指,以此來發橫財坐地起價是不行的。她只需要改善自己和孩子們的伙食條件就行,其他的,等改革開放以后,他們會憑著自己努力來賺的。 她道:“我就想要點細糧,再就是大隊殺豬的時候,能不能分幾斤豬rou給我們?!?/br> 陳?;行@訝地看著她,就這么點?還以為要獅子大開口,工業券,棉花,布之類的都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