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
小河看到黑貓,笑道:“小野哥今天真??!” 姜蕓:“???” 還有人說貓俊的? 她看了看,黑貓的確很漂亮,再也不是初見時候瘦骨嶙峋的樣子了。眼睛越發透亮有神,皮毛也跟緞子一樣光滑閃亮,的確又漂亮又威武。 小海也打量了一眼,“小野哥好像大了一圈?” 姜蕓:“大了一圈?” 她也仔細看看,哎呀,可不是怎么的,這貓變高了呢。 黑貓趴在窗臺上,氣定神閑地小憩,一副隨便你們打量我自巋然不動的架勢。 討論了一會兒貓,穿好衣服下地洗漱,小哥倆去數雞蛋,姜蕓做早飯。 這時候福爺爺溜達過來,還背著一小捆柴火放在院門處,他興致勃勃地給姜蕓和小哥倆說昨晚上山里的奇景。 他道:“有人覺得山里出寶貝一早就進山去找,結果什么也沒找到。哈哈,真要是有寶貝,還能給人找到?” 姜蕓尋思有人在山里烤東西吃,根本沒往心里去,小哥倆卻腦補了很多,覺得肯定有什么寶貝,以后他們也去找。 姜蕓攪和面糊糊的時候,鄭畢臣挑著水進來,一進門就笑道:“小海小河,后邊出了個大新聞,快去看熱鬧!” 小哥倆立刻跑出去問什么大新聞。 鄭畢臣笑道:“有人去山里抓了只大黃鼠狼,看著有貓那么大。他們說昨晚上那黃鼠狼在山里施展妖術所以紅彤彤的呢,這會兒他們要把黃鼠狼關起來看它能不能變人,到時候讓它當出馬仙家?!?/br> 出馬仙家是過去,尤其建國前流行的東西,建國后不許成精不許搞迷信,砸的砸抓的抓,都改造的差不多。 不過鄉下人文化少,本身就更迷信一些,現在政策松動,自然又活躍起來,依然有一些神婆子神漢子悄咪咪搞搞迷信活動。 普通人不懂其中奧秘,都是不明覺厲的程度,日常也當熱鬧聽聽。 姜蕓因為穿過21世紀,受唯物主義熏陶深刻,對此是斷然不信的。 她笑著讓小哥倆不要真的信,就是大家編故事呢,“黃鼠狼或者狐貍變人,那是不可能的,身體構造就不一樣呢?!?/br> 很多小孩子小時候對此類事情是深信不疑的,只有大了以后隨著閱歷增長才會知道是假的,尤其小河,聽多了那種狐貍精、蛇精等故事,一直覺得是真的。 不過娘說什么他就同意什么,從來不嘴巴上反駁的,不能讓娘生氣。 他背著姜蕓悄悄對鄭畢臣、福爺爺和小海道:“你們說那黃鼠狼會不會真的成精?” 福爺爺笑呵呵的,“就算成精也得再過個百八十年呢,你們別cao心啦?!彼晦D眼看到黑貓從窗戶里鉆出來,一開始只是個小小的腦袋,然后慢慢地膨脹變大,最后一大只貓蹲在那里。 福爺爺驚呼道:“哎呀,這黑貓好威風??!” 鄭畢臣也看過去,他也發現貓和以前不一樣了,感覺比以前更漂亮更威風,而且更高傲了呢。當它看向他的時候,讓鄭畢臣有一種被什么兇獸給鎖定的感覺,后頸的汗毛都豎起來了!隨即它淡定地移開了視線,整只貓高傲又優雅,而那種不舒服的壓迫感也隨即消失了。 好驚異! 鄭畢臣好奇地看著它,不明白它怎么會有那么大的威懾力。 黑貓卻一副懶得再多看他一眼的架勢,順著窗戶一躍上了墻,踱到屋頂最高處,站在那里俯瞰全村,如同一個王。 鄭畢臣被自己的腦補給驚到了,太敢想了。 從娘家回來以后,姜蕓了了一樁大心事,整個人都輕松愉快得很。 她現在主要照顧蔥地和自己家的菜園,經過這段時間的精心照料,她的大蔥們已經出類拔萃,可以挑選著收獲第一批。 大隊長親自把關,看著姜蕓、楊晴幾個把大蔥一扎扎捆起來,然后碼在兩個簍子里。他派自己兒子和占國倆人去縣革委會送,再三叮囑路上穩當點,別把蔥摔了,別讓太陽直曬著蔫了等等。 他兒子宋占杰不耐煩地道:“宋大隊長,你要是不放心,你自己個去唄?搞得大蔥比你兒子還重要呢!” 大隊長抬腳就踢他,“你這個混小子,跟著占國啊。去了革委會別亂竄,別亂說話,不許窮大方分別人吃蔥!只能給那幾個人嘗,一人一根,知道吧?” 宋占杰:“…………”你就摳門吧!還想人家食堂專門買你的蔥,還想嘗都不給人嘗。 宋占國就笑,他聽宋書記說過。 前些天大隊長和宋書記去縣里開會,在革委會食堂吃飯,他倆還演了一出雙簧。 大隊長自己帶蔥,不吃食堂的,宋書記就管他要,他給了一小段,宋書記吃著好還要,他不給了,兩人就在食堂里打嘴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后來有人嘗嘗,這蔥真好吃!當場就愛了! 可惜,大隊長摳門得很,關系好的分一段,關系不到位的你就看著吧。 后來負責食堂采購的干部找他,說想買一批,大隊長還猶猶豫豫說了一堆場面話,什么不能搞買賣,什么…… 那干部直接笑他表面忠厚內心狡詐,給了他特許,允許他種蔥賣蔥! 大隊長這就樂了,回來讓姜蕓準備大蔥送革委會。因為要留種子,不能送太多,否則來年不夠種的。 姜蕓讓他不用擔心,她會想辦法留夠種子的。 畢竟這蔥好吃是因為靈泉,不是因為品種,當然,如果能培育出更好的品種,加上靈泉,那自然是更上層樓的。 宋占杰和宋占國趕緊用自行車推著簍子走了,他們已經提前吃過晌飯,這就出發去縣里,能趕上縣里做晌飯呢。 縣革委會主任,喜歡吃蔥爆rou、蔥炒雞蛋、還喜歡吃蔥蘸醬、蔥卷餅,說起來就是個奢侈升級版的大隊長。 拔完大蔥,姜蕓和楊晴把壟又培了培,走的時候她給楊晴拔了幾棵讓帶回去吃。 楊晴笑道:“看到你現在這么厲害,我們都替你高興?!?/br> 當初宋占剛在知青點吹牛皮,說姜蕓如何如何離不開他,那得意洋洋的樣子,真的讓人想踹死他。 姜蕓:“也謝謝你們的幫助呢。楊知青,我看鄭知青拿過來的報紙和一些雜志,城里好像在擴大招工,不過要考試。你要不要把課本撿起來,好好學學?說不定就有機會參加呢?!?/br> 楊晴嘆了口氣,“你說的我知道,可那都得有關系才行。家里有關系,然后去考試,要是沒關系根本不可能的?!?/br> 姜蕓:“也不是絕對的,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萬一天上真的掉個餡餅,而你沒接住,那多懊惱啊。反正我看著,有文化的總比沒文化的要好。前些年鬧得那么厲害,可現在城里不還是在印雜志、報紙?這不都是有文化的人寫的嗎?” 楊晴沒想到姜蕓居然有這樣的見識,驚訝得不行。 姜蕓微微笑了笑,“我這都是在報紙和雜志里看到的。鄭知青讓他爸媽寄來一些,你也可以看看的?!?/br> 楊晴就跟她道謝,兩人帶了工具說著話一起回去。 姜蕓和她先去了知青點,她要去看看菜畦。 因為靈泉的功效,她家的番茄已經結了小果,再過些天就會長大成熟。 福爺爺和小哥倆還有姜家幾個小孩子正在那里修理外面的籬笆樹。 他們想夾出一分地的范圍來,但是需要不少棍子,這得慢慢攢。姜蕓就想了辦法,把不走人的那一面直接栽一些荊條、荊棘、野生的花椒、野枸杞乃至一些楊樹、槐樹等的小樹苗。 他們只需要刨一長排樹坑,然后填進去正常的泥土,再把樹苗苗栽上即可。 反正有靈泉金手指在,這些樹苗都會活下來的。 這不,才幾天功夫,這些樹苗已經舒展開,枝枝蔓蔓地交錯在一起,差不多可以阻擋外人隨意進出了。 看到她過來,孩子們都歡快地叫姑姑。 姜蕓笑道:“中午在這里吃飯,姑姑給你們做大蔥炒雞蛋?!?/br> 大蔥炒雞蛋和韭菜炒雞蛋是完全不同的口感,一樣好吃下飯。 孩子們歡呼起來,“吃大蔥炒雞蛋咯?!?/br> 雖然不能隨便吃rou,但是雞蛋也非常好吃??! 尤其沒有激素不喂藥,純粹吃粗糧野菜,喝靈泉水的母雞下的蛋,好吃得讓人做夢都是香甜的。 姜光熠開心地道:“姑,你什么時候讓你們家貓大王再去抓魚???” 姜蕓眼睛彎彎的,“那得它自己樂意呢。你娘讓你在家里守著,你也不喜歡是不是?” 姜光熠一想也是,貓大王有抓魚和不抓魚的自由,不能因為他們想看,它就去抓。 聽別人的話,那還是大王嗎?大王肯定是自成一派,不受人指揮的。 有鄭畢臣和任向成幫忙澆這里的菜,姜蕓和福爺爺不用管。忙活一會兒,姜蕓就領著孩子們回家做飯。 自從姜蕓帶著小哥倆回了一趟娘家,之后孩子們就親密起來。 大舅家四個孩子,姜光輝今年13虛歲,已經考上初中讀初一,慧玲9歲,弟弟姜光熠6歲,小弟姜光明4虛歲。 二舅家兩個閨女一個小子,老大玉玲7歲,老二愛玲4歲,小子光亮還沒滿周歲,沒斷奶不會走路還需要人看。 慧玲和玉玲是女孩子不用下地也不需要出門撿柴火,她們就在家里看孩子、收拾院子、喂雞,幫著大人做飯。 幾個小子年紀也不大,干不了什么,但是他們閑不住。以前喬美英不許他們過河去紅豐大隊那邊玩兒,現在他們不管了,姜光熠帶頭,姜光明、姜愛玲,再加上二大娘家小孫子,呼呼啦啦地整天去找小哥倆玩兒。 喬美英知道以后還私下里教育,結果小孩子怎么可能聽話,答應得好好的,但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剛說完一眨眼就不見了人。 后來,喬美英也沒轍,隨便他們鬧騰去。 因為幾個小子有時候就在姜蕓家吃飯,丁桂梅還讓李桂芝送了一些糧食,免得把閨女家吃空了。 而小哥倆也不偏不倚,如果和他們一起吃了雞蛋,就會讓他們捎兩個回去分給在家的慧玲和玉玲,誰要是偷吃了,以后就不帶他玩! 所以姜光熠饞嘴,也不敢偷吃小哥倆給jiejie們的雞蛋,保管好好地送到她們手里。 慧玲和玉玲就更喜歡兩個小表弟,慧玲還悄悄給小哥倆縫個口袋,栓上麻繩,讓他們背著,這樣如果有什么小玩意兒就可以放進去了。 姜蕓看他們處得好也高興,反正家里有雞蛋,糧食也夠吃的,她就變著花樣給孩子們做好吃的。 如今,這些孩子說起姑姑來就跟小哥倆說姥爺似的,香香的,甜甜的,美美的,跟夢一樣呢。 前天姜蕓把自家的花生拿去炸了幾斤油,丁桂梅也讓李桂芝送來兩斤,所以現在她家吃油還是可以的。 小孩子們童年的時候多吃點好的,以后長大了,一輩子都值得回味呢。 正做飯的時候,鐵頭和柱子一起過來送柴火。 小海立刻跑出去看,他也不用稱重,就自己掂量一下,只要自己拎著費勁就是夠了,然后喊小河拿兩個雞蛋。 以前都是小海小河自己去撿柴火,可他倆還小,背不動,而且撿柴火多浪費時間呢。 他們還得隔幾天去趕集賣雞蛋,還得照顧雞雞鴨鴨,還得幫老婆子們記賬,就不想去撿柴火。 小海就和鐵頭、柱子談判,讓他們幫忙撿柴火,一捆給一個雞蛋。 這時候鄉下都是自己孩子去撿柴火,能賺錢的機會很少,一般沒人買,小海愿意用雞蛋換,他倆當然高興。 一天能賺一個雞蛋呢,家里養雞的很多都不能一天下一個! 而柱子和鐵頭比他倆大,柴火自然也多,這樣小哥倆既省事又多了柴火,也美的不行。 鐵頭和柱子今日送完柴火不走,反而跟小哥倆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