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183】4000+
從車間出來,曾尛先去了一趟自己的宿舍,去的時候發現門開著,敲門進去后,郭素素和鄒娜娜正在說話,看到她也是一愣,隨即想到她說今天新來的會計。 “哦,田莉莉啊,你來了?你的鋪位在那邊?!?/br> 這間宿舍擺放了三張高低床,三張桌子,以及兩個四格的柜子,其中兩張高低床的下鋪被她們倆占了,上鋪也擺放了她們自己亂七八糟的東西,另外一張高低鋪上也放著亂七八糟的東西,木柜子里也塞得滿滿的,反正整個房間就是一個字,亂! 想著自己如果住到這里,只怕每天都得打掃衛生,這兩個人,一看就是不好相與的,她突然有些后悔申請住在這里了。 還有一個原因,在宿舍條件這么緊張的情況下,這兩個人居然霸占著六人間的宿舍,難道真的是因為這個鄒娜娜關系硬? 為什么她總覺得是因為她們倆不好相處呢,誰都不愿意住進來呢? 想到自己來這個單位可不是來給她們當奴隸,而是來調查情況的,雖然頂多個把月的功夫自己就要走了,可如果這每天和她們打嘴仗,那真是不如不住進來。 想到這里,她朝她們笑笑:“你們好,我跟著工人下班去她們宿舍轉了轉,聽她們說這是你們的宿舍,所以我過來看一眼,你們倆忙,我該回家了,咱們明天見哈!” 曾尛正要走,郭素素皺了皺眉,看向她:“你不搬進來?” “哦,我去我親戚家住,就不在宿舍住了?!?/br> 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很奇怪,還有人愿意寄人籬下,不愿意自己搬出來住的。 “你怎么不搬到宿舍來???這里有位置,又不是沒有位置,喏,那個床位還空著呢!” “不急,我得跟我親戚說好了再往宿舍搬啊,謝謝你們,那你們忙,我得回家了,再見?!?/br> 最終曾尛也沒選擇住在廠子里,甚至第二天又將鑰匙還了回去。 “對不起啊張姐,真是麻煩你了,我親戚不讓我住在廠子里,我想著等我適應了,再跟他們說,所以先將鑰匙給您,等我需要了,再問您要,免得丟了,行嗎?” 后勤自然無所謂,“行,這事兒簡單,那就先留著吧,反正那個宿舍就是你們財務科的,別人也住不進去?!?/br> 張姐叨叨一句,曾尛自然聽見了,卻權當沒聽到,之后就踩著上班鈴直接去了車間。 在她看來,還不如下班之后找個隱秘的地方住在空間里呢,空間里安靜,又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她可以干一些自己想做的時候,又能洗澡,又能做飯,多好??! 至于上廁所,她買了一個老人專用的那種坐便馬桶,每天早上直接倒到公共衛生間里就行了,反正這個年代大家上廁所都是去巷子啊路口啊這些公共衛生間。 當然,她的生活垃圾也一并堆放到了街邊的垃圾桶里,這個年代城市也有專門收垃圾的車,每天一搖鈴鐺,大家就端著自家的垃圾往出倒,倒到垃圾車里,人家拉走,每天早上一次,傍晚一次。 家家戶戶都有尿壺,每天早上倒入下水道,上大號要去公共廁所,所以城市里的下水道,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清理一次淤泥,黑色的淤泥,特別臭。 之后曾尛就在自己的空間住下了,經過幾天的熟悉,她對自己的工作已經很熟練了,本身就不笨,動手能力自然不差,如今也能有模有樣快速的包裝了。 而這幾天,經過深入的了解,對這個廠子也有了初步的認識。 首先三陽食品廠是1960年,為了支援山區建設,從魔都搬遷至三陽的。 她在度娘上也找到了關于這個食品廠的相關資料。 食品廠的很多元老,他們見證了食品廠的成立、發展、輝煌和破產。 這說明它和這個年代的很多廠子一樣,有輝煌期,也有低迷以及破產期。 大概九十年代初,很多國營廠子都因經營政策趕不上私營廠子而慘遭淘汰,下崗人數也急劇增加。 “理想和現實仍有差距。剛來a市時,生活非常艱苦?!?/br> 曾尛看著三陽食品廠廠區的墻上,張貼著的當時員工參與廠房建設的老照片,腦子里不由自主的想起之前在cao作間里,一個老工人說的話。 “當時,a市只有一部公交車,上班高峰期人多,我們根本擠不上車。每天一大早,我和丈夫或走路或騎車,越過一片泥濘的泥巴路,來到工地里?!?/br> 往后,大半年時間里,100多名老員工,挑土、搬磚、推板車、砌墻,一同參與廠房建設。 曾尛驚訝的看著他們:“這么說,這五層樓是全體職工的心血?” “是啊,因為只有早一點將廠房建造起來,我們才能早一點有一個像樣的工作環境,當然,干活期間工資照發的?!?/br> 于是,在凝聚了百名工人的勞動與汗水后,1960年底,食品廠糖果車間、餅干車間、咖啡茶車間三座廠房相繼拔地而起。 “那時,沒有竣工儀式、更沒有開工典禮,我們圍繞廠房門前席地而坐,喝著自己生產的第一批咸汽水,不斷碰瓶干杯,用最簡單的方式,慶祝工廠落成?!?/br> 這是金師傅的話,曾尛聽了忍不住感嘆,只怕也就只有這個年代的工人,有這樣的生死與共的情懷了。 “當然,歡樂的慶功總是短暫的,在歡笑過后,我們食品廠的工人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去了?!?/br> “當時,工廠搬遷到a市時,并沒有專門設置搬運工的工種。這項任務自然就落到員工頭上。由于食品的原料多且重,我們男同志分擔的則更多?!?/br> 在金師傅的印象里,工廠的原料倉庫設在廠房三樓。 每周,都有源源不斷的原料送來工廠,其中,較輕的面粉40斤一包,最重的是白糖202.5斤一包。 “搬!”只要這一聲令下,大家就開工了。 女工一次至少也要搬1包至2包面粉,我們男工則需扛一包白糖或是4包面粉。 廠房建成、原料備足、員工到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這股東風吹的便是餅干自動化這股機械風。 “廠房建成后,我們第一個需要投產的車間就是餅干車間。然而,當時我們還需要一套餅干自動化設備?!?/br> 在金師傅的記憶里,1960年以前,a市生產餅干的企業都是一些小作坊,餅干制作工藝簡單,沒有發酵、沒有添加麥芽糖,吃起來就像青瓦片一樣嚼不爛、咬不碎,更別提味道了。 12歲就已進廠工作的金師傅,1960年已任食品廠餅干車間主任,是的,除了各個車間的車間主任外,還有一個總車間主任,曾尛先前進來的時候,見的就是總車間主任,由他將她分派給了餅干車間的車間主任金師傅,由金師傅親自帶她,也算是起點比較高的臨時工人了。 “你是不知道,當時為了這套機器,我們全廠付出了多少努力?!?/br> “上至廠長,下至工人,都攢足了勁兒,廠長還有總車間主任,他們親自到魔都食品機器廠商談交換餅干設備事宜?!?/br> “交換?怎么是交換呢?難道不應該是買嗎?”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咱們a市的森林資源豐富,松木更是稀缺珍貴。人家看中咱們松木的價值,魔都食品機器廠,就給咱們開出了一個條件:一手交松木,一手換機器?!?/br> 曾尛咂舌,“這樣也行?” “那可不是?后來咱們全廠上下齊心協力準備松木、捆扎、運送的工作,幾經周折后,一套嶄新的餅干自動化機器終于出現在咱們工人面前,喏,就是你看到的這一套?!?/br> “這是攪拌機,這是成型機,這是烘爐機……這么一套流水線的生產機器,不知道為工人節省了多少勞動力?!?/br> “有了這套設備后,咱們工人們只需把原材料倒進攪拌機中,再將攪拌后的原材料放入成型設備,待成型后碼放在烘盤里,進入爐子烘烤即可,看,是不是又省時又省力?” 曾尛點頭,還真是,這個年代的包裝都很務實,即使沒有漂亮的包裝盒,沒有精致的分裝袋,更沒有復雜的包裝工藝,但是60年代三陽食品廠生產出來的餅干,卻非常受老百姓的喜愛。 “餅干烘烤后,在秤上一稱,按照30斤一箱,放在一個大的鐵盒里,就送到商場上銷售了。當然也有像是你捆扎的這種小包裝,都是一斤一斤的量,因為沒有貼合包裝,所以價格稍微低一點兒,但是里面的餅干其實都是一樣的?!?/br> “60年代,不少a市人因為吃不飽,缺乏維生素b,得了浮腫病。當時咱們a市的領導正為解決此事發愁。在看到咱們市面上出現的好吃的餅干后,領導們立即將目光鎖定到了各個食品廠。領導找到廠里,讓我們生產制作糠餅,化解當時的浮腫病危機?!?/br> “其實接到任務后,大家心里也犯愁。因為那糠餅不僅硬、味道還不好,雖然能填飽肚子,但缺乏口感,不符合我們廠的生產初衷。為了讓糠餅口感變好,大家和老師傅們苦思冥想,終于想到將麥芽糖和廠里生產餅干的渣子一并加進糠餅里,既能增加彈.性還能增添甜味?!?/br> “那后來上市后,賣的好嗎?”面對曾尛的提問,金師傅嘴角勾出一抹回憶的甜笑。 “這是當然的,因為那個時候,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咱們食品廠的廠房不斷飄溢出陣陣麥芽香味,這附近的老百姓啊,總是徘徊在門口,久久不愿離去……” 曾尛想到這個年代的人們不禁缺油腥,其實糖果餅干也是奢侈品,他們廠子就是生產這些的,每天可不就有很多人站在門口聞了,因為只要聞一聞,也能覺得是一種享受,這就好比,望梅止渴那個詞。 “我看咱們廠子又引進了咖啡茶的生產機器呢!已經生產銷售了嗎?” 金師傅點頭,“嗯,都賣了半年多了,咱們三陽食品廠生產的咖啡還未進入市場前,咱們a市大多數人并沒有品嘗過咖啡的滋味。你也沒喝過吧?” 曾尛自然點頭,“沒喝過,不過這個味道,真香!” “咱們廠的工人都有職工福利的,逢年過節都會允許買一點,不要票,你回頭可以買點嘗嘗?!?/br> “畢竟現在這條件下,這咖啡茶啊,絕對算得上稀罕物。而咖啡茶的制作,也需經過磨粉、成型、包裝等幾道工序,男女工配合才能完成?!?/br> “等你熟悉了這邊的工作,就去那邊試試,在咖啡茶制作中,男工主要負責炒熟咖啡豆、咖啡豆磨粉及白糖揉粉等需要體力的工作,這其中白糖揉粉步驟尤為關鍵。糖粉揉搓需10分鐘,揉搓好的糖粉要做到捏起來是一團,但一放掉就會散掉,這很考驗技巧。所以能進入咖啡茶車間的男員工,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br> “之后,從成型、包裝到咖啡茶完成,則由女工來完成,現在咱們咖啡茶車間,共有6名女工在工作,因為這種工藝雖然昂貴,稀罕,但是社會上的需求不大,也不是一般人能買得起的,所以那邊要不了多少人來工作?!?/br> 原來如此,難怪她看到那邊的車間里,也就十來個人在忙活。 “在成型工序中,我們需將揉搓完的糖粉放入模子里抹平,掃去多余的糖粉,再在中間打個洞,用一根木棒把咖啡粉撥到洞里,接著用蓋子壓實成長方形模塊,一塊咖啡茶就做好了?!?/br> 壓好的咖啡茶進入烤箱,抽干多余水分后,再用蠟紙包裝,放入硬盒里,就進入市場銷售了。 “咱們家的咖啡茶香濃醇厚、提神醒腦,非常好喝?!蹦┝?,金師傅不忘王婆賣瓜自賣自夸一句。 “咱們廠子最近除了餅干、咖啡茶,花生牛軋糖也非常受歡迎。這剛生產出來的牛軋糖奶味純濃,放進嘴里滿口留香,不粘牙齒,味道甭提有多好了。而且,我們的原材料里只放面粉、糖、麥芽糖、油,而且麥芽糖放得少,沒有任何食品添加劑,非常純天然,一經上市便銷售一空?!?/br> 看著金師傅與有榮焉的表情,曾尛突然覺得,多屯一點這個年代沒有任何添加劑的食物,也是相當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