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靈眼_分節閱讀_78
不過具體是什么樣的豹子,徐邇就看不出來了,但是也讓徐邇松了一口氣,只要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怪獸就成。 打從在香江的山洞里,變成過一條巨蛇之后,徐邇就知道這個世界上,所謂的珍奇異獸并不是空xue來風。 徐邇還想留著小命,多見識一些這些世界上的奇珍異寶呢。 第二天,幾人順著昨天發現的蹤跡,繼續像島內進發,雖然說由于昨天的大雨,道路變得泥濘,幾人行進的非常艱難,不過幾人依舊向前走著,不浪費一點時間。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人在一個灌木叢里面又找到了一塊石碑。上面的文字依舊是吐火羅文字,不過看上去并沒有最開始發現的那塊保存的完整。 徐邇將石碑上面文字復制到了自己的水深筆記本上面,然后幾個人在附近找了一個落腳的地方,打算今天就在這里休息。 這塊石碑的出現,無疑給眾人打了一針強心劑。 這群雇傭兵雖然說無論找不找得到東西,都會有一筆雇傭費,但是找到了寶藏,可是卻會有另一筆辛苦費。 這年頭,誰會嫌棄錢多啊。 經過一個晚上的連夜翻譯,徐邇大致知道了這這塊石碑上面的內容。 和之前那塊石碑上的不一樣,這塊石碑上寫著的應該是人名,顯然這個制作石碑的人想要將所有人的名字留下來,做個紀念。 同時,這上面也寫著,在離石碑不遠的一個平地,就是他們生活和接受死亡的地方。 直到走到凹進去的小平地,徐邇知道,自己是找到地方了。 外面圍著小土墻,里面有著四五間房屋遺跡,只是可以看得出,這了至少有幾百年沒有人居住了。 在房屋后面有一塊地,上面稀稀拉拉的立著七八個墓碑,都是用吐火羅文刻的。 幾人小心翼翼地走到小土墻里面,然后挨個房屋進行搜索,最后在最大的一間房屋里面,從一個腐朽的柜子里面,找到了一本羊皮筆記本。 也全都吐火羅文字,看得出這外面的石碑和房間里的筆記本,大約是出自一個人的手。 幾個人找了一大圈,除了這本筆記,就什么都沒有了。 這讓徐邇感到困惑,畢竟這里沒什么人,這最后一個死掉的人,總不能自己把自己埋了吧。 顯然,他自己沒法子把自己埋了,那么尸骨呢,哪里去了? 按說這些人抱著一船的貨物,但是一直沒法離開這里,雖然有著金山銀山,卻過著野人的生活,這樣過上幾年,想來對自己手里的財富,會用一種病態的感情。 那么那個最后一個死掉的人,說不定就是把自己和一堆寶貝放在一起了,讓那些珍貴的貨物,當了自己的陪葬品。 呃,那么這個怎么算,自己要是真把地方找到了,也算是挖墳盜墓吧? 徐邇為自己的猜測感到別扭,對于自己是否要繼續下去,產生了猶豫。 這個,應該算是盜墓的吧? 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對于盜墓,徐邇可是沒什么好感,雖然徐邇是做古玩這個行當的,但是那些剛出土的生坑,可是從來不碰的。 挖人墳墓,那是毀人祖墳的事情,雖然徐邇是個研究生,但是骨子里還是那個鄉下孩子,對于祖墳祭祀,非常重視。 一直以來,爺爺徐棟梁就經常說,家里之所以興旺起來,就是因為家里祖爺爺的墳墓,就在一個風水吉xue上面,因此自己大伯才能如此出息,自己才能當上研究生。 能上大學這件事,先不說和祖墳有什么關系,但是挖墳這件事情,徐邇絕對是不做的。 趁著雇傭兵不注意,徐邇就將自己的猜測和陳知北說了,并且把自己想要放棄的想法,也告訴了對方。 陳知北思考了一下,然后搖搖頭,“不算是墳墓?!?/br> 陳知北和徐邇好好的解釋了一下墳墓的定義,正所謂筑土為墳,xue地為墓,通稱“墳墓”。 那個存放貨物的地方八成會是一個山洞,和墳墓不搭邊。 與其說那里是墳墓,到不如說是那人臨死都想和那些貨物在一起。 他只是死在了那里,而不是葬在了那里。 聽了陳知北的話,徐邇想想也覺得有道理,因此也就不再糾結,而是繼續積極的尋找那批貨物。 那本羊皮筆記本就是一本作者的手札,記錄了一些經歷,也寫了一些被卷到這里之后的事情,上面也寫了幾人將貨物里面,最珍貴的一批放到了另一個地方,但是具體在什么地方,筆記里面卻是一點都沒有提起。 但是貨物里面確實有很多的瓷器和絲綢,證實了徐邇之前的猜想。 雖然有句俗語叫做功夫不負有心人,但是實際上,無論什么事情,都是需要一些運氣在里面的。 就比如說徐邇的這次尋寶,剛開始的時候,也會偶有所獲,能找一件兩件碎瓷片,佐證著徐邇最開始的猜測是正確的。 后來又找到了那些遇難船員生活過的地方,也間接證明的徐邇猜測。 可是在那之后,事情變得一點進展都沒有。 那批唐朝的貨物像是憑空消失了一樣,沒有一絲的蹤跡,倒是一個雇傭兵在出去找食物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海盜的窩點,從遺留的物品上看,應該是大航海時代的物品。 這個海盜窩點里面只有幾把廢棄的生銹的彎刀,以及幾枚金銀貨幣,陳知北沒要,全都給了雇傭兵。 這倒是讓那個雇傭兵開心了好幾天,東西雖然不多,不過雇主里面那位比較年輕的那個,卻告訴他這幾枚金幣,有一枚品項非常不錯,要是送拍,運氣好的話能拍一個三五萬的價錢。 這些錢,頂的上自己出去出一次大任務了。 其他的幾個雇傭兵也很開心,因為陳知北說了,要是再發現這種海盜據點,發現的東西也全是他們的。 這樣一來,原本就很出力的幾個雇傭兵,在之后的幾天里,迸發出了極大的行動力。 時間就這樣流逝著,徐邇和陳知北一直帶著人在這座荒島上尋找。那兩個地質學家也經常上島,帶著一堆奇奇怪怪的儀器,測試著附近的地形。 陳知北雇傭的船,也在荒島和舊金山之間,來回了三次,補充各種物資。 就在徐邇有點放棄,打算下次再來的時候,終于見到了曙光。 這天,徐邇和陳知北在離營地不遠的地方,兩個人脫離隊伍,想要過一會兒二人世界。 這里地勢很高,可以遠遠的看到沙灘和海岸線。 兩人剛開始的時候還是非常溫馨的依偎在一起,散散步、聊聊天,后來聊著聊著就玩鬧了起來。 徐邇向著旁邊跑來跑去,讓陳知北過來捉他。 而陳知北也愿意陪著徐邇玩鬧,結果就在兩人玩得高興,要進行一些沒羞沒躁的事情時,徐邇一腳踩空,咚的一聲掉到了一個洞里面。 徐邇掉下去,雖然摔了一跤,但是沒什么大礙,可是卻把陳知北嚇得差點心臟停跳。 “小二?!标愔毖该偷呐吭诙纯?,叫著徐邇的名字。 徐邇‘哎呦、哎呦’的叫了幾聲,算是回答了陳知北。 之后,徐邇后知后覺的發現,自己正坐在一堆骷髏的旁邊,嚇了一跳。 地面里洞口大約有兩米多一點,跳下去倒是一點都不費力,可是要上來,卻是需要一些外力的。 陳知北將身上的手電筒仍給徐邇,讓徐邇不要亂動,自己回到營地區找繩索。 徐邇自然答應了下來,然后打開手電筒,蹲在洞口,等著陳知北。 這個洞,一看就是人工挖出來的,徐邇用手電筒向里面照去,可以清晰地看到前方有一條很深的隧道。 只是陳知北不讓他亂跑,徐邇怕自己進去了,等到陳知北回來看不到他,于是只好忍著心里的好奇和激動,等在這里。 大約過了二十多分鐘,徐邇就聽到洞口上面有了動靜,沒多一會兒,就放下了一條繩索,而陳知北順著繩索跳了下來。 之后,馬文和四個雇傭兵也跳了下來,身上全都背著設備。 看來,北子哥和他想的一樣嘛。 徐邇開心的在心里得意道。 第109章 藏中藏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遺杯。 唐代詩人陸龜蒙的這首詩,描繪了唐代秘色瓷,一種在之后的五代時期,被吳越國王錢镠規定,專燒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藥配方、制作工藝保密。 當然,在在唐代的時候,這種瓷器還不是皇室專供品,因此產量也高,所以也就‘好向中宵盛沆瀣’。 幾人沿著那條深不見底密道走了大約半個小時,就來到了一個比較空曠的巖洞里面。 整整十七個大箱子,整整齊齊的擺放在眾人的眼前。 徐邇走過去,將其中一個箱子打開,用眼睛一‘掃’,就看到了一箱子擺放的非常好,中間有稻草和疑是棉布殘留的物質填充著。 一整箱的秘色瓷,而且全都是茶具。 在唐代的時候,茶文化傳到了東瀛,短短百年的時間茶文化充斥了整個東瀛上層社會。 在一艘開往東瀛的貨船上,發現了茶具作為貨物,徐邇一點都不感到稀奇。 此外,還有一些酒具和餐具,這些都占了小頭。 十七箱的貨物,值得欣慰的是,瓷器占了整整十二箱,絲綢只占了五箱。 當然,秘色瓷這樣的高檔瓷器只有兩箱子,其他十箱都是比較普通的青瓷和白瓷,還有一些很好看的陶器。 雖然是說是普通,但是現在拿到外面上拍,隨隨便便一只小碗,就可以換到一棟不錯的小房子。 此外,也讓徐邇好好領略了一下唐代的絲綢工藝。 五箱子絲綢,其中有一箱被人翻動過,少了一些,想來是被那些遇難船員用了。 絲綢雖然一直放在箱子里,但是經歷了將近兩年的時間,發部分都已經變成碎片和渣渣了,只有一小部分還能見人,但是也斷成了十幾段,做衣服是別想了,徐邇尋思著,這要是捐給國內的博物館,說不定還能換兩面小紅旗,其他的就不要想了。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絲綢都這么慘,還是有兩匹絲綢保存的非常完好的。 安史之亂之后,唐代得絲綢出要出產地,從之前的北方轉到了南方,這個時候江南道越州的“繚綾”、宣州的“紅線毯”都成了名重一時的高級絲織品。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在他所寫的《繚綾》一首詩中,描寫那皎潔精美的繚綾“應似天臺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即花紋)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雪?!痹诹硪皇酌小都t線毯》的詩中,詩人用“彩絲茸茸香拂拂,線軟花虛不勝物”的詩句,來形容紅線毯的松厚柔軟。 之前學唐史的時候,徐邇雖然看到了詩人用華美的詩句描述這兩樣絲綢,但是對于它們為什么這么好依舊沒有什么直觀的感受。 直到現在,徐邇看到放了將近兩千年的東西,竟然依舊完好無損,甚至可以馬上拿來做衣服,這才真的對這兩樣絲綢,產生了贊嘆。 此外,還有幾匹阿拉伯紅毯,上面也編織著非常華麗絢爛的圖案,雖然說現如今已經不復當時的光彩。 這些絲綢徐邇整理了一下就好好的單獨放到了一個箱子里,已經這么長時間了,這些絲綢毛毯之所以還存在,就是因為之前不接觸空氣,現在徐邇為了保存也不打算讓它們過多的接觸空氣。 倒是那十二箱子瓷器,保存的非常完好,幾乎都沒有一點傷痕。 徐邇猜測,應該是還有一部分瓷器,已經被那些幸存的船員使用過了,那些被使用的,應該都是有損傷的瓷器。 這些沒有損傷保存完好的,依舊被船員們珍而重之,想要等到得救后換取財富。 可惜,在當時,美洲這邊只有印第安土著,沒有船只來營救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