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盛明帝對皇宮還是有些掌控力的,這些賤.人,皆被他下令處死,讓皇宮四處彌漫著血腥味。 盛明帝并不覺得自己做得如何過分,他的人,就是死也該是他的人。 他走進椒房殿,這是他皇后的寢宮。 這種時候,盛明帝才恍然發現,從始至終都不曾想過逃離的,竟是這個一直被他所忽視的皇后。 皇后長得其實很美,她是盛明帝當初死皮賴臉求父皇賜下的正妃,只是委實不識趣,盛明帝自己就是個說一不二,需要別人哄著供著的性子,自然這白月光便成了米飯粒。 但此時,身為唯一個不曾想過逃跑的嬪妃,她自然就又成了白月光。 她穿得素白,頭上只簪了一朵素色絹花,神情清冷,比起皇后,倒反而更像是月宮上的仙女。 哪怕皇后不愛艷色,平常也不曾穿得這么素過,盛明帝知道,這是在送終,因為只有死人,才需要人穿這樣顏色的衣服。 盛明帝鼻子一酸,他是父皇唯二的兒子,皇兄是個身有殘疾的,注定無緣帝位,是以他出生起便萬眾矚目,滿月一過便成了太子,因此性子自然便任性到了極點,沒想到死時,竟會這么不體面。 看著皇后,盛明帝不由落下淚來:“梓童,如今只剩你我二人了,朕先送你上路,隨后便來陪你——” 帝后自古便是葬在一起的,盛明帝覺得,同死也算是全了對方的一腔真情。 魚皎皎看著他,兩國交戰,他還在享樂,現在卻是想起死來了,何其可笑? 她璨然一笑:“陛下,我可沒打算陪你一起死?!?/br> 她厭惡地看著這個無能又惡心的男人,“陛下想去死,盡管去就是了,若是下不去手,臣妾可幫你補上幾刀,以慰我魚家上下一百八十口性命!” 盛明帝震驚地看著她,不可思議:“你、你怎可這么對我說話?!” 在盛明帝看來,就是殺了她全家又如何?出嫁從夫,別說他只是殺了那些不識趣的,就算是要殺了她,她也該乖乖引頸受戮才是。 這樣的人,又怎配為帝呢?! 第22章 皇后多嬌【二】 盛明帝自負且天真,就如他曾經做過殺人搶妻之事,卻還天真的相信自己的妃子不會厭惡自己,反而對他情根深種。 可天底下又哪有這樣腦子糊涂的女人,會愛上自己的殺父仇人? 但盛明帝絲毫不覺得自己這樣做有錯,更不在意有多少家庭因此而破碎。在他看來,能被他看上,是那些女人的福氣,畢竟這天底下,又有誰能比他還尊貴? 這也導致了他的后宮里,有一半都是恨著他的,只是攝于其地位勢力,無法反抗而已。 嚴格來說,魚皎皎也是他搶來的,她家滿門清貴,在朝堂上影響不大,但讀書人中,卻可以說是有一半都曾受過魚家的恩惠,魚家也不曾想過讓女兒去攀權貴,本來的打算是在門生中擇一良婿,誰知一次宴會,魚皎皎卻被當時還是太子的盛明帝給看上了。 盛明帝是什么德行,在京城稍微有的地位的都清楚,要不是上頭還有先帝壓著,他就不止是玩宮里的侍女了,連先帝的妃嬪他都未必不敢玩。 這種人,又豈是良配? 是以魚父都已經打算豁出臉去求圣上了,但被魚皎皎制止了。 她不像別家小姑娘了一樣對未來丈夫抱有期待,在她眼里嫁給誰都是無所謂的,要不是家里擔心,她就是一輩子不嫁,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大不了的,所以她對這事并沒有什么排斥心理。 只是魚皎皎慣來連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盛明帝又是千嬌百寵長大的,看不得別人臭臉,開始是想跟魚皎皎玩情趣不碰她,后來則是體會到了那些低品官員家里送上來的女兒更能放得下身段、更識趣,便逐漸忘記了這個正妃。 對魚皎皎來說,這自然是無所謂的,后來盛明帝登基,孝期未過就廣納后宮,她也就只勸諫了一句,見他不聽,也就沒有理會,安心呆在椒房殿里看書。 可她不在意這些,魚父卻是真正忠于皇室的功臣,殿前苦苦相勸,但盛明帝又哪是聽得近良言的主兒?一次次勸諫下,終于是消耗了他為數不多的耐心,魚家數白口性命,也因此喪生。 這對魚皎皎來說,便不能接受了。 她幼時便是個冷清的性子,自出生起便不哭不鬧,乳母有段時間甚至都以為她是傻的,到了該開口的年紀,也因懶得說話差點被當作啞巴,可魚家上下從未有過人嫌棄她,在發現她喜歡看書后更未曾想過制止,無論是普通話本還是兵書,只要她想,都會送到她面前。 要知道,景國可是個對女子要求極為嚴苛的地方。 所以魚家所有人的愛護之心,魚皎皎不可能會感覺不到,他們都是他的親人,沒有多大的野心,就連祖父,最大的愿望也不過是著出一本能讓孩童都看懂的書,愿天下能有更多人成為讀書人,人人如龍。 可這樣可敬可佩的人,卻都被盛明帝下令殺了。 他們忠誠到迂腐,最后也不曾怨過,只將免死金牌差人送到了魚皎皎面前,想保她一命。 盛明帝以為,他留了魚皎皎一命,她就該感恩戴德,又怎敢生出怨恨? 可又怎能不恨? 魚皎皎譏諷一笑:“陛下,你瞧,你的景國亡了,你的妃嬪馬上就會變成夏國的人了,你的公主,會被貶為軍伎供你平常瞧不起的下等人玩弄,你所有的皇子……嘻嘻,現在說不定都變成了內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