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諸事無憂的幸福不需要波折,日子就這樣平滑的飛了過去。    三個人在一起過了年,初一的時候,從宮中傳來了喜報——皇后生下了一對龍鳳胎,三人俱都平安。    原星火心中松了一口氣,看來防范霍昭也是沒有防范錯的,如今也正是這樣救了皇后一命。    做了父親的皇帝心中也是極度喜悅,他不僅將剛出生的孩子封為太子和萬年公主,還宣布了大赦天下。    一時之間天下都對皇帝太子和公主稱頌起來,再兼國本已立,朝堂之上又變得穩定和諧了許多。    原星火倒是無所謂,入了春偶爾和霍沅君一起去逗逗孩子,將霍昭相關的事收收尾,隨后便和皇帝說了想要辭官出去浪跡天涯。    劉稷反應很大,他搖了搖頭十分不悅:“我還等著你給我教育孩子呢!不是,我還想要讓你當我的左膀右臂呢!”    這會兒兩個孩子都有三個月大了,正是流口水哇哇哭怎么說都不聽的時候。    劉稷在原星火的洗腦下親自帶過幾天孩子,可謂身心俱疲,這會兒正想讓原星火也試試,怎么這人就要撂挑子離京了?!    他搖了搖頭,十分不同意:“不成!這絕對不成!”    原星火便笑道:“等孩子長大了,我就教一會兒他們,帶他們看看民間風物。咱們從小都是吃苦長大的,所以你才能把皇帝做得這么好,知道體恤百姓,你想不想你的繼承人也做到這個呢?”    說著說著,她聲音里便帶了幾分蠱惑:“我現在就是去看看民間還有什么不平事,也為以后帶兩個孩子做準備?!?/br>    劉稷又可恥地動搖了!星火說話總是這么有理有據,這么有道理!    他熱血上涌,便特封了原星火為大都督,督察天下事,賜尚方寶劍。    封完之后,原星火離開了,劉稷又覺得哪里不太對勁。    他回到未央宮,看著一臉慈愛地抱著兩個孩子的皇后,把剛剛說的話敘述了一遍又問道:“我剛剛沒有做錯什么吧?星火說得很有道理,只有能夠體察眾生之苦,才能承擔起這份責任?!彼胫约厚R上要做的降低賦稅,心里頭微微發熱。    許忘憂再次無奈的笑了,星火總是這么聰明。不過,這人已經這么想了,她也沒必要說什么。    于是她伸手將小公主遞給劉稷:“好了,你抱她吧,不然她又要鬧了?!?/br>    不同于太子的安靜,萬年公主精力充沛,對世上萬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因而哄她的人需要格外會吸引她的注意力。    “哎!好好好。朕的小公主!”劉稷一時之間全然忘了自己想要問的事情,專心哄起了萬年公主。    …    又是數年眨眼而過,原星火和霍沅君一起走遍了大江南北,解決了世上許多不平之事。    離開朝廷,兩個人便時而男裝時而女裝相對,怎么開心怎么來。    總歸天下沒有能打得過她們的人,誰敢嘰嘰歪歪到兩人跟前,原星火一定會用柔柔鐵拳教他們做人。    讓有些人親身體會什么叫做“愛的教育”。    后面教育小太子和小公主也是用了原來的身份。    年歲漸長,太子永煦更加內斂,他很是羞澀,看著不太熟悉的人便不愿意說話。    萬年公主永徽倒是老樣子,而走得路越遠,她的眼神中就有著越來越多的野心想望——原師父和霍師父都是女人,都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業,那么她能不能做到呢?    她便學習得更加努力了。    兩個人一個對外物無甚掛礙,一個一心扎進學習里,如今見著原星火和霍沅君卿卿我我甚至也覺得不足為奇。    兩個人結束休假回去,萬年公主和一大把胡子想當美髯公的皇帝說了以后,見皇帝差點從龍榻上摔下來還狠狠地嘲笑了皇帝。    永寧二年,萬年公主已經十三歲,劉稷終于還是覺得萬年公主更適合做皇帝。他在和皇后商量過,在和原星火溝通過,在內心掙扎的數天之后,終于改立。    圣旨稱公主“宇量弘深,克明克簡,臨機果決,深肖朕躬”,由是封萬年公主永徽為太女,大都督原星火為太女傅。前太子永煦為逸賢親王,沖齡的三子永衎為康親王。    一時朝廷嘩然,物議四起。    而后太女在皇帝和原星火的幫助下一力彈壓,反對者再無水花。    隨著太女入朝歷練,嶄新的啟明星已經冉冉升起。    原星火看了太女手腕,又和劉稷深入聊過之后,又繼續滿意出京了。    …    后世對大都督、太女太傅原星火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    有人說她是特務頭子,仁宗皇帝一朝,她殺人如麻,讓人聞風喪膽。還有人覺得她是女帝野心的引導和支持者,不然為什么萬年公主為什么會奪了親兄弟的皇位。    有人卻覺得她一副菩薩心腸——面對貪污和造反,不以雷霆手段,怎顯菩薩心腸?!    據《仁宗實錄》記載:大都督英斷驍勇,風姿昳麗,實天日之表,有傾世之姿。其為人仁孝,幼失其怙恃而純孝之心不減。以功勛爵位換免死金牌以保其岳父,奉養岳母至終,可謂至孝矣。更兼忠義善謀,大都督為帝臂膀,除崇州之二霸,蕩朝中之黨營,奉權柄于陛下,還世風以淳素,實惟賢德之再生,圣人之臨世!    而大都督的為官結局也很為人稱道,仁宗一朝,政治清明,庶政惟和,百姓不為貪官所苦,朝廷賦稅更是一降再降,大都督做了這么多事之后,并沒有攬權專政,反而急流勇退、行俠仗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