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爹_分節閱讀_34
孟小北沒大沒小,伸手摸進那個洞,摸到對方屁股縫,揉了一把。 少棠:“噯……別鬧!” 小北:“哈哈哈哈?。?!” 屁股上都是肌rou,手感不硬不軟,相當飽滿圓潤。 賀少棠一把薅住他,反守為攻,兇狠地勒住他脖子,手臂像鐵箍,牢牢箍??! 倆人打打鬧鬧,互相掐。小北脖子被擒,喘不上氣兒,臉憋通紅,撅著腚固呦……倆人胸膛撞在一起,小北胸前還掛著銅彈殼項墜。完全就是下意識的,少棠湊過嘴來,在小北憋紅了的帶疤的額頭上,重重親了一口。 很動感情,很寵。 孟小北靠在對方身側,呼吸身體里暖烘烘的汗味兒。天邊紅霞收盡最后一縷艷光,心口殘留光明與暖意。 眼前這個人,仿佛就是他記憶中岐山西溝的全部,少年時代獨屬于他的那一份美好,故鄉的味道。 第十九章人口就是生產力 十年浩劫結束之期,國家撥亂反正,百廢待興,改革開放前奏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吹到這片歷經苦難的黃土地。 孟小北踏上去往北京的火車,他爸媽親自送他至寶雞火車站。這一趟,他是跟他干爹一起走的,肩上扛著二人全部行李家當,以及一大堆帶給北京親戚的西溝土特產。 孟小北行李很沉,里面還有馬寶純特意給他織的三條毛褲,考量著他將來的身材,織了小中大三種尺寸,兒子小學穿一條,初中長高了穿下一條,高中再長高就穿第三條。一片苦心,只是孟小北那時狼心狗肺的也未必體諒。 孟建民那時是多么信任賀少棠,滿腔的信賴與希冀,全部交付到少棠手中,把兒子交給對方帶。 這也就是在當年,家里人口多,男孩子都實行放養,四五歲打醬油,七八歲上街混,十五六歲就都送走當兵或者參加工作去了,時代使然。 孟建民拉著少棠的胳膊,在站臺角落里抽了一根交心的煙。 孟建民說:“我媽我爸年紀大,老人帶孫子,容易過分寵,把孩子寵得帶歪了,你幫我管教那臭小子!” 少棠點頭:“我知道?!?/br> 孟建民又說:“那小子性子野!他不聽話,你就拿皮帶抽,你抽他我絕對沒二話。你也是他爹!” 少棠笑道:“這沒的說,他聽我話?!?/br> 孟建民還說:“老人畢竟年紀大了,有的事情可能弄不動了,麻煩你多幫著……” 少棠很正經地點頭:“你放心,我都明白?!?/br> 孟小北蹲行李包上,斜眼偷聽,心里默默地想:誰寵我寵得帶歪了?這世上還能有第二個人比我小干爹更寵我? 寶雞火車站是大站,極為擁擠,人流熙攘,有人拉出紅色大橫幅,“歡送西溝子弟兵進京”什么的。 岐山一個團的官兵調往駐京某部隊,小北這次是跟著一車皮大兵,蹭個座位一起上京。 七十年代末期,物資仍然匱乏,棉被都是緊俏物資,家里一人一被,人走到哪,鋪蓋卷都要背著。更何況孟小北的被子是他奶奶從北京帶來的緞子被面,都不是普通人用的線綈被面。緞被是一般人家結婚才買的高級貨,一床被子值十幾二十塊錢呢。 他干爹取笑他:“被子扛好,別半道丟了,這床被子還要蓋到你結婚娶媳婦?!?/br> 小北那時眉眼間已顯露出酷勁兒,小大人樣兒:“我娶媳婦還早著,我不著急?!?/br> 少棠:“過幾年就該猴急了?!?/br> 小北:“干爹,我看你挺猴急的,你那條棉被那么破,要不然把我這個好的換給你,你娶媳婦用?!” 賀少棠咬著煙一笑,口氣更加的跩:“我真用不著!老子赤條條一毛兒都沒有,你看著吧,也有姑娘上趕著樂意跟我好!” 小北壞笑著問:“干爹,你那個文藝宣傳隊的小耿阿姨,怎么樣了啊,沒跟你一起回北京啊,那可怎么辦?” 旁邊小斌接茬兒,拿手狠狠一指,表情充滿嫉妒恨:“孟小北你土鱉了吧,什么文藝宣傳隊啊,我告訴你吧,那小子在北京還有人呢!部隊文工團的,漂亮著呢!” 孟小北心里琢磨了,少棠竟然還有呢,部隊文工團的…… 老式綠皮大火車,在鐵道上轟隆隆地啟動,拉著響亮的汽笛,冒出滾滾黑煙。 座位是面對面的六人一小桌,孟小北霸住桌子,一路啃著少棠給他帶的好吃的面包和餅干,充滿對新生活的向往。 再說他們這一撥人回來北京以后,稍事安頓,開始解決最根本的衣食住行問題。 畢竟,對于孟家人來說,家里猛地多出一個能跑會鬧要吃飯的大孫子出來! 賀少棠先期將孩子送到,然后回部隊報道去了,跑各種手續、關系,輾轉就是若干天。等他假日再去到孟家,一踏進這家門,發現小北竟然還沒安置好——這孩子沒地兒住了! 少棠提著煙酒,一進孟家大門就驚著了,孟家不大的兩間屋里,滿滿堂堂站了有不下十一二口子人! 賀少棠一身白襯衫和軍褲,初見面收斂含蓄,向各人點頭問好,很端莊穩重。 廚房油煙嗆口,過道人來人往,里屋窗口掛一大串山東大蒜頭。 孟建民的大meimei,家里管事兒的“大拿”,嗓門最大的,回頭一看是他,問:“這就是那個,那個,小北這就是你那個叫‘干爹’的叔叔?……噯,他不是要跟你一塊兒來咱媽家里住吧?!” 少棠一聽趕忙撇清:“我不住您這兒……我住部隊宿舍?!?/br> 這等于是孟小北的大姑。 小北他親爹有四個meimei,因此孟小北還有二姑、三姑和小姑! 少棠往屋里這仔細一尋么,心想,真可以的,孟家當真人口興旺,孩子真不老少的。五六十年代革命領袖一揮手,人口與生產建設一起實行大躍進,那時候講究人多就是生產力啊,要求多生,鼓勵多生,生孩子你可是為咱國家做貢獻呢。孟家老太太在十年間,一口氣不間斷生了五個,基本上是兩年造出一孩子。 結果咱國家的生產力沒能實現躍進,人口基數呈幾何極數飚飛起來了,這戶平民大家庭就是典型的縮影。 再說孟家情況,孟小北他大姑二姑已經嫁出去,成了家,原本都不會在娘家住。三姑已經談了對象,快領證了很快就要卷鋪蓋去跟婆家住。只有小姑年輕尚無著落。 就這天,恰好,孟小北四個姑姑全在這兒! 大姑帶外孫女過來看姥姥,小女孩乖巧可人疼,算是小北的表妹。 二姑帶外孫子坐在小屋炕上,生悶氣呢,跟老公吵架,跑回娘家住了! 孟奶奶拎著搟面杖,在廚房砧板上用力和面,也生著氣:“建霞俺告訴你,你給俺趕緊自己家去!別在俺這住,俺這沒你住的地方!” 二姑坐炕上懶懶地不挪動:“我不回去,回去就打,我都懶得跟他打,懶得理他?!?/br> 孟奶奶:“懶得理他你也嫁了!兒子都生了,整天打個剩么?!” 二姑:“煩他,正經的什么事兒都不干,整天出去瞎跑,回家就嫌我不干活兒?!?/br> 孟奶奶:“你倆回家互相嫌去,別礙俺和你爸爸的事?!?/br> 二姑嚷道:“我說媽,你還是不是我媽?我是不是你親閨女???!” 孟奶奶是老派思想,而且說話直爽潑辣:“俺都把恁嫁出去了!嫁出去的閨女恁就是汪家的人恁還回來趕剩么?打架恁去他們家撒潑,甭回娘家來撒給恁mama看!” 三姑在二廠合作社理發店里燙了個時髦頭,進門來。 剛開放初期女青年最時髦的卷發,照著那時的大眾情人龔雪的頭發燙的。 孟奶奶抬頭一看三姑娘,很烈的口氣:“你咋也回來了?你回來趕剩么?!” 三姑是個好脾氣,長得細皮嫩rou體態圓潤:“我……剛去合作社燙個頭么?!?/br> 孟奶奶嗓門賊大: “恁燙得這是個剩么!不三不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