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無賴王爺太流氓(二十五)
姬如玉大婚之后,一連幾日,皇上在朝廷連續對姬天行發難。 甚至曾經被姬天行檢舉的一個死對頭,都被皇上重新召回京都城,而且還加官進爵,位列二品,官位遠遠在姬天行之上。 姬天行為人的確是剛直不阿,可這不代表他是真的傻,皇上什么意思,已經再清楚不過。 只是姬天行還是不敢相信。 他忍辱負重,又繼續在朝堂上戰戰兢兢呆了幾日,又從從三品被貶到從四品,從四品再貶到從五品,最后竟然給了他一個完全沒有任何事實權的掛名官職…… 縱使再有滿腔抱負,姬天行也終是寒了心。 他明白,如果再繼續留在京都,那皇上要的可就不是他的官位了。 而是姬家上上下下百十口人的性命! 不等皇帝再次發難,姬天行便呈上一本奏折,辭官隱退、告老還鄉。 皇上自然是在高興不過的,畢竟姬天行已經在朝堂為他效力了十幾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而且皇上也知道,他就是耿直了一些,所以他只要能放開手中的權勢,放下京都的一切,皇上還是很樂意留他一條性命。 這些原本并不稀奇,可是讓衛綰驚訝的是之后的發展走向。 原本屬于姬天行的那些死忠粉,竟是在他告老還鄉之后,轉身就去投誠了君北辰。 那些人有多忠誠衛綰是知道的,否則也不會被君北辰一個個連根拔起。 不過三個月后衛綰便明白了這其中的意思。 皇上最怕什么? 無論是臣子,還是皇子,他最怕的就是一家獨大。 可是吸收了姬天行那些同僚之后,君北辰在朝中的地位可以說是勢頭猛進。 為人君主,沒一個不是疑心病晚期患者。 皇上故技重施,開始在朝堂上發難君北辰,想要將他那一派的勢力漸漸消弱。 可如今君北辰早就不是原來的君北辰,他得到的支持在朝廷都是位高權重的。 皇上和君北辰這對父子的關系原本就不是很好,而且皇上對君北辰繼承大統一直頗有微詞。 如今他又越發張狂,皇上便上罷黜了他的太子之位。 可是令皇上萬萬沒想到的是,君北辰一派的勢力早已如日中天。 原本屬于姬天行那一派的同僚對他很是擁戴,明里暗里都在慫恿他謀朝篡位。 可就算君北辰膽子再大,他也不敢這么做。 而且屬于太子這一派的人也十分不支持,在他們看來皇上只是生氣君北辰結黨營私,這是為人君主最忌諱的事,但是只要太子誠心舍棄那些人,等到皇上百年之后,皇位一定是他的。 君北辰還是很親信自己原來那一派勢力,但是不成想,皇上竟然要罷黜他! 這回君北辰可受不了了。 元宋朝719年,3月22日,太子君北辰得到了攝政王君之珩的支持,得到兵符,帶兵造反,殺了個皇上措手不及。 皇上被逼宮,不得不讓出皇位給這個原本他想要罷黜太子之位的兒子。 他這一生中最后悔的就是聽信了皇太后的話,沒有早一點行動。 同年4月19日,太子君北辰繼承大統。 終于坐上皇位,君北辰以為自己終于可以高枕無憂了。 曾經從姬天行那里投誠的人,升官加爵。 曾經屬于自己那一派,一而再再而三阻攔他爭奪皇位的那些,被他全部殺掉,一個不留。 當他起兵造反的時候,是得到了君之珩的支持,所以才逼宮成功。 一切風平浪靜之后,君北辰第一個想要除掉的就是君之珩,還有已經告老還鄉的姬家。 可正當君北辰想對付姬家的時候。 卻不成想衛綰最初在茶館布下的市井傳言開始起了作用。 君北辰對外宣稱皇上是年事已高自動讓位的,可市井傳言卻說他不是皇上的親生兒子,是皇后和她的姘頭生下的孽種,否則當年皇后為什么會在太子剛剛出生沒多久的時候慘死宮外? 而且,他的皇位并不是太上皇主動讓出來的,而是他起兵造反,逼宮奪位。 君北辰聽到這個市井傳言勃然大怒,因為這件事死了好多人,許多無辜百姓無緣無故慘死。 君北辰以為自己的皇位已經做得又牢又穩固,實際上如今的他早已經被架空。 反對他謀朝篡位的那些人,其實才是君北辰真正的親信,因為皇位早晚是他的,謀權篡位反倒給世人詬病。 他們的說法一點都沒有錯,如果君北辰可以乖乖的,在皇上面前努力扮演一個好兒子,好儲君的角色,皇位早晚是他的。 這謀權篡位自古以來都是謀逆的大罪,雖然沒人敢說什么,可就算你當政期間再怎么宅心仁厚,節儉愛民,也一定會被后世詬病。 成為一生的污點。 但君北辰太想當皇帝了,他越來越能感受到權利的重要。 而且鸞鳳宮中所受的屈辱,使他夜不能寐,如果不能親手殺了君之珩,他就算茍且活著,也不會痛快。 掌握實權之后,君北辰開始著手準備對付君之珩。 而且他派人去暗殺姬氏一族。 可是每每派去的人,一去卻再也沒有了任何消息。 并且朝堂之上,原本對他十分擁戴的那些人,卻開始越來越不聽話。 當君北辰真正意識到自己被架空的時候,已經晚了。 君之衍帶著原本屬于他的親信兵馬,闖入宮中,逼宮戲碼在同一年當中兩次上演。 可此時此刻的君北辰,所有屬于他的親信已經被他親手殺掉,身邊再也沒有可以信任的人。 同年9月9日,君北辰被以謀朝篡位的罪名關押宗人府,以及他的所有親眷全部被抓。 太上皇也于當晚駕崩于明陽宮中。 同年10月1日,君之珩在文武百官的擁護下順理成章繼承大統。 百姓對這個突如其來的皇上沒有任何質疑,畢竟他是兩次將皇位主動讓給別人的。 先皇的子嗣為爭奪皇位死的死的殘的殘,如果君之珩沒有繼承大統,這天下很有可能就不是君氏一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