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雖然現場觀眾不知道歌曲的演唱順序,但是大概有哪些歌和哪些組合還是知道的,眼看著單人雙人四重唱都已經結束,就剩下一個三重唱和一個全員大合唱了。 十人大合唱這種大場面肯定是最后,合理推測接下來就是三重唱。三重唱是廣大網友投票選出來的眾望所歸,在場的觀眾一大半都那次投票中貢獻出了一份自己的力量,自然對顧梓熠和施宴還有習冰的三重唱充滿了期待。 四重唱結束,在觀眾們的屏息凝神中,顧梓熠,施宴還有習冰各就各位,在舞臺上站成了一個鋼鐵三角形的形狀。 看到舞臺上站了三個身影,大家心知肚明,知道是她們來了。 觀眾們滿眼放光地望著臺上,卻遲遲沒有等來任何伴奏,在他們以為音響壞掉的時候,猝不及防地響起了三人合唱的聲音。 顧梓熠和施宴還有習冰完全是三種不同的聲音,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們的聲音重疊在一起竟是非常般配。本以為合唱后伴奏便會想起,可是這三個硬核的女人居然又一次讓觀眾們震驚了。 因為他們發現這首歌臺上三人是打算完全清唱的,不帶任何伴奏的。觀眾傻眼了,現場瞬間安靜得除了歌聲就只剩下呼吸的聲音。 即便是不學習音樂的人都知道,伴奏對于一首歌來說意義非凡。伴奏可以完美歌手的歌聲,有伴奏托底,一些小的失誤就不會太影響歌曲的整體效果,優秀的伴奏甚至能讓觀眾更加進入歌曲之中,來帶動聽眾的情緒。 如果說帶伴奏的歌唱是要求歌手唱歌時把感情和音樂融在一起,那么清唱的要求就更為嚴格,它需要一個歌手將自己的聲音展現到極致,要求歌手能夠把這首歌唱得完美無缺。 重唱對于聲音更加挑剔,它要求唱歌的幾個的聲音要有一定的相符度和契合度。多聲部的重疊所形成的對比、變化統一、依存的關系蘊含著豐富的戲劇因素,加上聲部相互配合與平衡的考量,沒了伴奏的存在,這些所有的難度都更上一層,可以說是從困難模式直接跳到了地獄模式。 當時顧施習提出不要伴奏的時候,整個節目組都是拒絕的,他們給了古典樂器又給了近現代樂器的伴奏方案,甚至提出了用電子音樂的方式來做伴奏,均以失敗告終。 好在顧施習都是思路清晰的人,從不拿音樂開玩笑,葛老五最后便同意了這種表演方式。顧施習的三重唱沒有讓信任她們的葛老五失望,即便是沒有伴奏,她們的表現仍然無可挑剔,甚至正是因為沒有伴奏,她們的聲音反倒是更加直接更加干凈了。 雖然顧施習三人聲音和諧,但是與顧梓熠施宴萬里挑一的聲音相比,習冰在音質上并沒有太多優勢。好在習冰的歌聲里敘事感很強,這足夠彌補與神仙二人組相比略顯普通的聲音。 “一席酒宴”的三重唱又一次刷新了觀眾們對音樂的認知,雖然她們選的這首歌無關愛情,但是聽完之后大家統一的反應都是:“去特么的友情,這就是愛情,還是三叉戟那種三角戀?!?/br> 三重唱結束,主持人上臺活躍了一會兒氣氛,為接下來的大合唱爭取了一段時間。 等到十個人在臺上就位站好,接到信號的主持人才宣布大合唱開始。 《此去經年》這首歌,旋律簡單大氣,副歌部分只聽一兩遍就能跟唱。它的詞彷佛海王星一般深邃和多愁善感,剛開始,一人一句,每個人分到的部分都有屬于自己的特點。到副歌的部分,十個人齊聲合唱,當時就唱哭了一些小女生,他們的聲音不能單純用好聽形容,是那種一開口就唱進心里的感覺,配上歌詞讓心中滿滿是感謝和追憶。 音樂停止了,“樂之聲”最后的歌聲也結束了。整個現場安靜整整幾秒,才從觀眾席上依稀傳來掌聲。漸漸的,大家仿佛回過神來了,歡呼聲才接上,雷鳴般的掌聲更是久久沒有停止。 “樂之聲”的合唱表演在這掌聲中結束了。就連主持人都忍不住淚目:“從第一期到現在,快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樂之聲這個節目有太多經典的舞臺,演戲了太多精彩的歌曲。十位嘉賓用這兩個月的時間,用自己的歌聲為我們帶來了無數感動,讓我這種音樂小白深刻地認識到了音樂的魅力,感謝樂之聲,感謝你們!” 在主持人慷慨激昂地表達自己感情的同時,LED大屏幕上像播放老舊電影般,一幀一幀地開始放映這么多期節目或正式或花絮的片段。 這些片段中有歡聲笑語也有爭執沖突,施宴如同一個老干部背手望著屏幕,眼里含笑,看見屏幕上出現她和顧梓熠初見的畫面,她臉上的笑意更濃。 施宴忍不住瞄了顧梓熠一眼,發現對方正好也在看她。被施宴抓了一個正著的顧梓熠難得沒有躲避施宴的目光,她倆在眾人都在看LED屏幕的時候,對視了好幾秒。 施宴突然朝顧梓熠招了招手,顧梓熠疑惑地往前邁出一步,湊到了施宴的面前。她甚至還沒有來得及站定便被施宴一把摟住,緊緊地拉進了懷里。 林友兒是幾個嘉賓里站得離顧梓熠和施宴最近的一個,她看見在自己面前明晃晃上演的“愛”的抱抱,嚇得捂住胸口后退了一大步。 林友兒的嘴巴剛剛張開,本來覺得在陰暗環境的掩護下顧梓熠和施宴的動作并不明顯,所以還想要欲蓋彌彰地提醒顧梓熠和施宴注意一下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