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花大爺
心疼花粥。 這個世界上有一群人從小就這樣,明明脆弱的不堪一擊卻要做出倔強堅強的樣子。 他們就這么眼睜睜地看著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倔強地一言不發。 后來這群孩子長大了。 他們依舊不會輕易去暴露自己內心的情感,嬉笑怒罵看起來沒心沒肺,其實過得比誰都痛苦。 他們不會去解釋。 很多人說歌詞又不是花粥寫的,她有什么資格去罵別人。 如果我和我的朋友都被罵了,那我肯定會一聲不吭去替朋友罵回去。 狗屁不通是罵寫詞的,那難聽到突破底線是不是在罵唱歌寫歌的。 反正如果是我,我不會說,詞不是我寫的,我唱的不難聽。 有的時候,朋友在我心里的位置會超過我自己。 其實,這回有一個很有趣的戴高帽子的群體現象。 狗屁不通就是罵人的詞,從小到大都是,哪怕是成語也是罵人的話。 成語就不是罵人了么,翻一翻成語字典好不好。 三個臭皮匠,和狗屁都是諧音的衍變。但是衍變后,自然會脫離原有的意思。 那原有的意思去牽強解釋當今的意思,本就很奇怪了。 但是大家接受了。 因為,人的劣根性就是想做的比別人好。 俗稱,裝逼。 緊接著所有人都成了文學評論家了。 上學的時候憋作文憋的快哭出來的人,這一刻都要成文豪了么? 微博上我只懟了一個人。 她把盜將行的歌詞貼出來,做了很幼稚的批注,指出哪里語句不通。 其實風格很像中國嘻哈類節目里標紅韻腳。 然而她自己的不足一百字的微博里,的地得不分。 很好笑,不是么? 這種感覺其實很多人都有過體會,你辛辛苦苦做了幾個通宵的論文作品之類,突然被外行品頭論足,還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其實第一反應不是憤怒,是笑。 怒極而笑吧。 接著說人性。 這個世界上可以試著分成兩種人,多數派和少數派。 多數派在集體認同中獲得存在價值,而少數派不是。 有些事只能說給懂得人聽。 歌詞的風格,其實也是作詞人和花粥的游戲之作。 不知道何時,文字游戲就不能當做游戲了。 舞文弄墨最招人討厭了,是么? 內行瞧不起你的自由,外行因為看不太懂而生氣。 這也就是為啥一群沒有什么文學造詣的人群起而攻之的原因之一吧。 接下來聊個話題。 魯迅先生喚醒了看客,看客變成了罵客。 沉默啊沉默,魯迅先生最擔心的。 不沉默了,就變成了一片罵聲。 這次的罵戰里還有一句話被引用的很頻繁,如果批評不自由,那么贊美無意義。 有心情的人去自己百度一下這句話的對象是什么。 快餐時代下,禍害人的不是你眼中的粗鄙之語,是藏在人群里默默推波助瀾的有心人。 再聊聊粉絲經濟。 偶像和粉絲的關系現在被弄的非常專業化,一套一套的。 我原先也不太懂,后來認識了一個00后,她跟我聊了聊國內外偶像的收入來源,以及粉絲的一些專業術語和運作流程。 簡單來說,偶像確實很需要靠粉絲來賺錢的。 所以粉絲偶像有一種相互負責的關系。 花粥不是啊。 花大爺的演出非常之便宜,更多是為了和粉絲見個面聊聊天。 所以開玩笑說,花大爺是不是沒錢上網了。 遇到花粥便是粉絲,轉過頭依舊是他們自己的生活。 不會說作為花粥的粉絲應該如何如何,花粥也很少去要求自己粉絲做什么。 印象之中的都是勸粉絲好好生活什么的。 不過花大爺把微博都刪了,真的很心疼。 懂的人都知道這個過程比其他人會更痛苦,不懂的人。。 畢竟網絡上會放大個人的言語上的力量。 換句話說,花大爺不是帶領打仗的將軍,粉絲也是自己來的。 老拿“粉絲”說事,你都不能確定“粉絲”是不是演員,或者根本沒有立場就是單純挑事兒的。 你知道的,虛擬世界會放大人的陰暗面,很多人都是來報復這個設會的。 所以跟這種事講道理是沒有意義的,他們只是來看笑話的。 我們在做的是什么,不是和他們講道理。 我只是想還原一些真實的花大爺,我只是想讓那些不懂的人不要隨便去誤會了。 我也只是不知道能做什么,可以讓花大爺心情好一些。 有好多想說的東西,到嘴邊停下了。 我寫作風格一直都是一氣呵成的,但是最近一直寫了又刪,改了又改。 因為很多時候對于人性的失望讓我沒法寫下去。 微博上我在花大爺的狀態下回復過一句話“就算對人性失望,也要熱愛生活啊?!?/br> 在我眼里的花粥,就是一個傻不拉嘰,受了傷也要笑著講出來,看著逗逼背地里憂傷迷茫的少數派。 當你有一天有幸或者不幸脫離了人群,你坐在路邊,靜靜地看著盲目忙碌而熱鬧的人群,你會百感交集。 當你倍感孤獨,感受到世界的另一面的時候。 你發現一個彈著簡單的和旋,唱著放蕩不羈的歌詞,很rou絲的女漢子沒正型地坐在椅子上。 突然她唱起來了一首憂傷的歌。 這個世界只剩下安安靜靜的發著光的姑娘。 她就是花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