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理解
    我一直都覺得,理解別人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    因為設身處地去站在別人角度想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需要很久的時間。    畢竟我去站在別人角度考慮已經十多年甚至更多吧。    所以擅長輕微的沖突的調解,告訴對方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從而達到一種讓別人覺得“臥槽這哥們真理解我”的感覺。    也已經習慣了如此。    直到這一刻我才發現,讓別人理解我是一件更難的事情。    因為你懂了越來越多的人,你就越來越復雜。    總是覺得不用解釋也能明白啊,然后才發現。    我總是高估對方的理解能力。    畢竟這個世界上愿意花大把時間去理解別人的人,真的很少。    畢竟很多人自顧不暇。    畢竟很多人會覺得,理解個屁,不和你一般見識。    也只有我如此無趣地卻樂此不疲地研究他們吧。    因為人類真的很有意思。    看網文越來越看不下去的原因就是臉譜化的人物形象越來越明顯。    但是實際上不是這個樣子的,我們這些寫東西的,包括那些寫小說的,那些稱得上是作家的。    寫的東西是會給孩子們看的,孩子們啊,人不是這個樣子的。    我也曾被網文誤導過,一種自己覺得自己特牛逼的感覺。    比如什么斗啊,什么武啊,比如什么神啊,那些我曾經無比喜歡的書。    其實就是那倆蔬菜,和一個什么南。    現在的網文寫的更多的是模仿。    風氣就這么壞掉了。    說好的百花齊放呢?    哪怕像我這么不入流的,也自成一派了不是么?    網上教你的寫作套路都是害你的。    小說的基本形式什么,你我可以百度百科,也可以查文獻。    但是這種速成的爛大街的東西,有什么意義。    第一篇真正意義上的白話文小說是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    距今已經99年零7個月了吧。    前一段時間發生了些事,這本小說再次被提及。    百年可以流傳的,絕對不是這種浮躁心態下寫出來的東西吧。    只是,現在孩子們已經不讀魯迅了。    我喜歡的貓膩大大拜訪時候就說自己喜歡魯迅,好像是野草讀了3遍。    這些是值得流傳的。    我小說的真正意義上的啟蒙是魯迅先生的三本文集,也許對我影響真的很大吧。    如果你真的想理解一些事,讀一讀好書,如果你真的只是想改變一下之前的想法,你可以讀讀我的書,反正跟網文一樣無營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