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書迷正在閱讀:緋色貪戀、女神她總是高高在上、霸總甜寵:抱緊大佬好逆襲、奶味總監太撩人、和資方大佬隱婚后gl[娛樂圈]、傾世獨寵:妖孽太子纏上癮、重生后,我成了首富、我是特種兵之火影系統、一胎三寶:總裁大人追妻難、哈士奇
她種植棉花肯定是要推廣的,可是光靠她跟樓杲來推廣也有難度,若是跟她的族叔合作,那么就是雙贏的局面,她沒道理不優先考慮族叔。 另外宋傅還提及他的好友舉薦了杜衍,相信明年他又能挪一挪位子了。至于馮元,則升為大理寺評事了。 大理寺評事一般是狀元的起點,馮元折騰了這么久才到狀元的起點,說起來似乎沒升什么職。然而他當年殿試的排名并不在前列,故而若非他提了一下占城稻,估計還得好些年才能升到這個位子來。 為此,他也想得很開,高興地跟杜衍分享了這事,還讓老家的人給宋玉延帶去一些嶺南的特產,也算是報答她當年肯跟自己的族叔搭線之恩了。 馮家在番禺本就是有底蘊的,加上馮元好歹是入朝為官,也算是光耀馮家門楣,馮家的人對他的話自然重視,正巧馮家有人要北上到汴京,便讓人弄了些香料跟著沿海北上的船只到達明州,送給宋玉延。 宋玉延看見這一大箱七八種香料,嚇了一跳,也不敢收。香料是外國貨,而且朝廷規定外商只能賣給官府,市舶司的職責之一便是盯著這事。官府得到香料后便運到汴京等地,然后賣出高價……就等于兩塊錢的成本價,被賣出了兩百塊的感覺。 到廣南的官吏往往都會私下買大量香料,然后等調任的時候便會帶走這些香料,轉手賣到別的地方。馮家有人在廣南為官,他們能弄到這么多香料便一點也不奇怪了。 馮家的人執意要謝宋玉延,還提及了宋傅。 宋玉延一琢磨便明白了,馮家雖然有人在廣南為官,可看樣子也升不上去了,而且總不能看著馮家就這么沒落了,那么希望便只能寄托在馮元的身上了。 如今宋傅升了官,前途還未可說,可此時的他卻一定能帶馮元一把,他們也希望能借此機會跟宋傅搭上關系。 宋玉延不敢擅作主張,便找了族長。也不知道馮家的人與族長說了什么,族長最終收下了這箱香料,并且分了宋玉延一半。 宋玉延不好意思白收人家的好處,便贈了馮家的人一個筆筒,希望他能轉交給馮元。 馮家的人一開始也看不上她一個不值錢的筆筒,不過礙于情面,沒有表現出來。等他們到了汴京,又從馮元口中得知這個筆筒的價值之后,他們的心情有多震驚和復雜,這些都是宋玉延不知道的事情了。 ____ 傳出名聲來的也不僅是宋玉延,連帶著唐葉的竹雕也小范圍地被人提及。宋玉延讓她取個字,如若不然以后她的竹雕上便要用真名了。 唐葉也不希望別人以后提及她就直呼她的姓名,可她絞盡腦汁想了半天,也沒想到什么字比較合適。 她希望宋玉延能幫她取,至于為何不是唐浩根,因為唐浩根道:“宋大郎雖說沒正式收你為徒,可畢竟教了你這般手藝,你喊他一聲師父也不為過。將來你的字是要留在竹雕上的,有他幫你取表字很合適?!?/br> 于是宋玉延琢磨了一陣子后,給她定了“青歸”為表字。這是取自杜甫的詩句“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一般人取字都會是名字的補充,又或者與名字相輔相成,所以唐葉、唐浩根都很滿意這表字。 宋玉延還問唐枝:“娘子好像沒有字,要不要也取一字?” 唐枝道:“我便算了,我不寫詩、不作詞、不雕刻、無書畫,取字作甚?” 宋玉延沒打算就此作罷,繼續勸道:“萬一哪天就用得上了呢?” 唐枝被她纏得不行,只得道:“那請阿藥替我取一表字了?!?/br> 宋玉延早就想好了,她替唐葉取字時,之所以想了那么久,是因為她趁機給唐枝琢磨什么字比較好。 “素姿如何?” 唐枝咀嚼了這表字一會兒,才問:“為何取這作為字?” 宋玉延有心考她:“娘子想知道?不妨自己琢磨?!?/br> 唐枝瞪了她一眼:“這是嫌棄我讀書少呢?!哼,反正我也用不上,我才不想知道呢!” 雖然這么說,可她還是暗搓搓地買了些唐人的詩集回去翻,考慮到唐詩有數千甚至上萬首,她也只能在閑暇時隨手翻一下。 ____ 杜行老在交流大會中賺得不少,既賺了錢,又賺了名氣。竹雕這行的名氣傳出去了,也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竹雕的藝術價值,故而連帶著雕行的竹雕匠人接到的生意都多了起來。 可惜這都是少數,更多的人想要的還是宋錄方的竹雕。為此,杜行老特意帶上厚禮到了宋家,想邀請宋玉延加入竹雕行。 只是宋玉延是那么好忽悠的嗎?她不以竹雕為生計,且她壓根便不怕竹雕行對她的打壓,像她那樣手藝高超,構思巧妙、有創意的人,即使不依靠竹雕行,也會有一堆人上門去求購她的竹雕。 杜行老也想到了,不過他不信邪,第一回 過去,宋玉延回了金川鄉;第二回過去,宋玉延在蠟園處理事務也不在家;第三回宋玉延則被王周等人約出去參加雅集了。連著三次他都沒見到人,只能鎩羽而歸。 杜小娘子猜到了他會一無所獲,也不意外。他苦著臉向女兒求救:“芝兒啊,那宋錄方也太忙了點吧,我每次過去他都不在家……”突然又反應過來了,“他是不是故意避著我啊,不然為何每次都那么湊巧不在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