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書迷正在閱讀:緋色貪戀、女神她總是高高在上、霸總甜寵:抱緊大佬好逆襲、奶味總監太撩人、和資方大佬隱婚后gl[娛樂圈]、傾世獨寵:妖孽太子纏上癮、重生后,我成了首富、我是特種兵之火影系統、一胎三寶:總裁大人追妻難、哈士奇
當然,樓杲從未將宋氏當成競爭對手來看待,故而也不會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對宋玉延下手,他只讓樓掌柜去找宋玉延,看看能否將人撬到樓家來。 樓掌柜第二天就麻溜地去辦這事了,不過他記得上次通過林永明招納宋玉延被拒絕的事情,這次他也沒通過林永明,而是直接去找的宋玉延。 宋玉延在興賢坊也算是一個小名人了,畢竟大家都知道,一年以前她還是一個人人嫌棄唾罵的地痞無賴,而忽然之間,她改邪歸正了,那些骯臟的事情不做了,跟狐朋狗友也斷絕了往來,如此勵志的話題,自然是很快便傳開了來。 所以樓掌柜稍加打聽,便知道了宋家的位置,摸上門來。 ____ 宋家小院里,筍兒和餅兒正坐在屋里搖頭晃腦地讀著三字經,宋玉延則坐在門口,屋檐下刻著唐浩根要的鎮紙。 鎮紙是人們提筆寫字時,壓著紙張,不讓它們被風吹跑或是卷起來的物件,所以這大小和選材就有些講究了。 而竹子顯然不太符合鎮紙的要求,不過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前人采取了“木材加竹材”的組合方式,以達到作為鎮紙的要求的同時,又能創造藝術性的審美作用。 這種組合方式其實類似榫卯,在竹塊與木塊上鑿出可以使兩者互相鑲嵌的凹凸部位。 當然,一般的鎮紙就直接選用木材打造,雕刻也是直接在木材上進行,若非宋玉延要使得這鎮紙跟筆筒配套,她也不會這么大費周章。好在鎮紙不大,需要雕刻的內容不多,她不用花多少時間在這上面。 等樓掌柜來敲門時,不想讀書的餅兒趕緊放下書,自告奮勇跑去開門。 宋玉延想說門壓根沒關,只關了半扇,不過她也知曉小蘿卜頭的小心思,默許了。 樓掌柜進來后打量了四周一眼,看見一些熟悉的竹編后,他才確定宋玉延確實是他要找的人。他主動亮出身份,先跟宋玉延套近乎,等時機成熟了再提出招攬宋玉延的話來。 樓家給出了一千五百文的工錢,宋玉延心里一琢磨,比之前林永明轉述的要多加三百文……當然,她也不是懷疑林永明說謊了,因為樓家掌柜都找上門來了,說明對方是看出了她的價值,所以給她加工資了。 她婉拒了樓家掌柜的邀請。樓掌柜鍥而不舍地問:“是不是對工錢不滿意?” 宋玉延道:“我并非對工錢不滿意,而是樓掌柜也看見了,我們家就只有我們三兄妹,我若是離開了家到了作坊去做工,那這兩個孩子在家無人照應,我不放心?!?/br> 樓掌柜知道她跟宋冰的關系,本想叫她把兩個小蘿卜頭扔到宋冰那邊照顧,等她下工了再接回家。不過他心知宋冰跟他們隔著幾層親戚關系呢,血緣也不算太親近,所以壓根不可能無償幫她帶小孩,所以這話也就放在心底沒說出來。 隨后他又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往后你編的東西都賣給樓家,樓家會給你一個很好的價錢的?!?/br> 宋玉延笑道:“樓掌柜與林叔打交道多年了吧?” 她這話說得委婉,樓掌柜跟林永明合作了也不只是一回了,他要真的直接收購宋玉延的竹編,就不怕斷了林永明的財路,惹得林永明與他反目?這樣一來,樓家日后想再找林永明幫忙,可就難了。 不過樓掌柜也是在商言商,他認為,林永明前期確實幫了宋玉延不少忙,可若是因為這個原因,就要控制住宋玉延的所有竹編、草編,那未免太過分了。 宋玉延沒接招,而是說過些日子再答復他,然后就把他送了出去。 等樓掌柜一走,宋玉延便去了唐家找唐浩根。 她對樓家不熟悉,哪怕是原主,對樓家的情況也不大了解,畢竟她生活的環境跟樓家本就是兩個世界。所以她心里也沒底樓家會不會使一些手段迫使她就范。 唐浩根還沒回來,不過問唐小娘子也一樣。 唐枝斜睨她:“你如何確定我一定了解樓家之事?” 宋玉延心想,你比你兄長還要四面玲瓏,平日跟鄰里眾街坊打交道,收集八卦的能力也是一流…… 這些話她可不敢說出來,不然不是明著說唐小娘子八卦嘛,她不被這丫頭罵一頓才奇怪呢! 嘴上說道:“唐典事在衙門當差,知曉的事情肯定很多,而小娘子又是唐典事之妹,關系親近,唐典事肯定會告訴你相關的事情的?!?/br> 唐小娘子果然很驕傲地抬了抬下巴:“那當然?!?/br> ____ 據唐枝所知,樓家是經商致富的,后來廣置田產,使得樓家更加富庶。幾年前,樓家當家樓皓捐了個錄事來當,便把家業交給了兩個兒子來打理。 不過他的長子頗為平庸,次子樓杲則很有才能,在他的經營打理下,樓家的財富翻了一倍,這才成為明州有名的富戶。 當然,世人重農輕商,故而樓杲哪怕是堂堂正正地經商致富卻也會被人認為是jian商。 為此,他一直都會做一些善事,比如從破產的耕農那兒買田地時,從不會趁機壓價,反而給出了很公道的價格。 又比如,他常常接濟窮苦的讀書人,又出資修理河渠、修路以及修繕寺廟,每次遭遇天災,他便做主減少佃農的租稅,減輕他們的負擔,還給流民派發糧食來賑災。 正是因為這種種義舉,使得樓家在奉化也頗有口碑。唯一令人覺得不完美的是樓家沒有讀書人,即便是樓杲,勉強識字,可遠沒有到能被人認可為“讀書人”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