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書迷正在閱讀:系統要我當地主gl、緋色貪戀、女神她總是高高在上、霸總甜寵:抱緊大佬好逆襲、奶味總監太撩人、和資方大佬隱婚后gl[娛樂圈]、傾世獨寵:妖孽太子纏上癮、重生后,我成了首富、我是特種兵之火影系統、一胎三寶:總裁大人追妻難
“沒有啊?!逼菟{把一個抱枕撈進懷里,擋住阮漁的視線,說。 “有?!比顫O按住抱枕,湊過來跟戚藍對視,“你以前見到我的朋友,可不是這種反應?!?/br> 對于她身邊的人,從張靈靈到顧春知,甚至連錢老板那種關系不算密切的,戚藍都一直在極力結交??山裉爝@樣的好機會,阮漁主動把她帶到二十來個朋友面前,戚藍卻一直興致不高,這很不對勁。 “只是大家都很熟了,說的話題我參與不進去?!逼菟{垂下眼,搬出之前用過的話題。 阮漁卻根本不信,“借口,你如果想跟人交好,怎么可能沒有辦法?剛才在秦家我沒說,只是覺得在那里不適合聊這些。藍藍,我不是要質問你,只是想知道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如果你確實不想跟我的朋友們來往,以后我不會再……” “我沒有!”戚藍怕她說出“我以后不會再帶你去見他們”的話,連忙否認。 她說完之后,也意識到她跟阮漁的關系,和張靈靈林深截然不同,自己想要在阮漁面前保守秘密幾乎不可能,于是一頭栽在抱枕上,破罐子破摔地喊,“我承認,我就是吃醋了,好了吧!” “吃醋,吃誰的醋?”阮漁有些莫名。 戚藍沒想到她居然不承認,忍不住磨著牙道,“我吃江白魚的醋,吃葉弘的醋,吃楊湛的醋,還有許晨風施一帆劉戀范敬東的醋,我統統都吃!” 阮漁臉上的笑意淡了下去。 第41章 早就知道 這么一長串的名字, 還有男有女,阮漁當然不可能有那么多前任。 這些名字, 全都是她筆下的角色。從出道到現在,阮漁一共也就寫了這么幾部作品, 基本上都在這里了。 對于戚藍能將那么多連自己都快忘記得差不多的名字歷數出來, 阮漁是有些驚訝的。她收斂了臉上的笑意,垂下眼沉默片刻, 才說, “原來你知道?!?/br> 阮漁有時候會覺得戚藍很神奇,她覺得戚藍該知道的事, 戚藍不知道;她認為戚藍絕無可能知道的事, 戚藍反而又知道了。 “我怎么可能不知道?”戚藍不敢去看阮漁,掩耳盜鈴一般把臉埋在抱枕里,仿佛這樣就能避開即將到來的一切。 但最開始那句話說出口,后面的也就沒有掩飾的必要了, “你的每一部作品里, 主角身邊都有這么一個亦師亦友、仿佛領路人一般的存在,不是主角,卻比主角還要出彩。而他們往往在發揮完自己的用處之后, 就飄然離去,深藏功與名?!?/br> “就連普通網友,都覺得你心里一定也有這么一個白月光,我又怎么可能不知道?”戚藍的語氣帶著難以掩飾的酸味,“至于閆霜……我以前跟你說過, 我知道你家的地址,是因為一次意外,你還記得嗎?” “啊……”阮漁驚訝地應了一聲,“原來是那個時候?!?/br> 戚藍之前說過,是某一天意外看到她在路邊走,情緒很不對,所以一直開車跟著,才知道了她家的地址。當時阮漁根本想不起來自己曾經有過這樣的時候,也就沒有在意。 現在她想起來了。 那是閆霜決定出國的時候。 這個故事,要從哪里說起呢?或許要從她失去父親的那個冬天說起。 在那個冬天之前,阮漁有個非常幸福,人人稱羨的家庭。父親是經常在教科書里出現的消防員,母親是心靈手巧的全職主婦,或許錢財上面略微欠缺了一些,但絲毫無損于這個家庭的氛圍。 但父親去世后,這個家就徹底垮掉了。這一方面是因為父母感情極深,母親無法接受父親的離世,打擊過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婚后就一直在家里待著的母親,已經失去了在社會上謀生的能力,根本無力支撐起這個小家庭。 好在父親是烈士,還留下了一筆撫恤金,在父親的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用這筆錢在學校門口開了一家書店。 店里除了賣一些教輔圖書之外,還出租一些武俠、言情類的作品,那時候網絡還沒有這么發達,也沒有那么多娛樂方式,學生們都很樂意一天花幾毛錢租一本書去讀,生意倒也還算好,勉強能維持母女二人的生活。 只是自從出事之后,母親身上的生氣,就像是也被父親帶走了。 她本來是個很有情趣的小女人,會做各種手工、會給一家三口織同款毛衣、在陽臺上養花種菜,聽音樂、追劇、跳舞,就算丈夫不在家的時候,也能把小日子過得多姿多彩。 但現在,她只會每天呆坐在收銀臺后面。有人來看書租書時說兩句話,沒人打擾,就一直對著門外發呆,不知在想什么。就連一日三餐也懶得cao持,大部分是直接從外面買回來吃。 對阮漁這個女兒,自然也沒有從前那樣精心的看顧。 阮漁那時已經懂事了,遭逢這樣的變故,更是迅速成熟了許多。每天放學之后,除了做作業,就是在店里幫母親的忙。 在那段漫長而百無聊賴的時光里,她幾乎翻遍了店里所有的存書。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成長經歷,奠定了她的文學根底,也促使了她后來走上寫作的道路。 戚藍說自己是看著阮漁的作品長大的,這話其實并沒有夸張。 十九歲那一年,阮漁就寫出了自己的第一部 劇本《向陽》,那時,比她小七歲的戚藍還在上小學呢。這個劇本參加了一個網絡平臺主辦的劇本大賽,雖然只獲得了可有可無的優秀獎,但作品卻被影視方看重買下,投拍成電視劇,由此一炮而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