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帝江山_分節閱讀_147
趙構的神色有些焦急:“瑗瑗你不肯替朕分憂,那也罷了,拼爭襄陽城不要,也要想辦法趕回去。城內比城外還要危險,蕭山你帶上自己的兵馬,護送朕離城再說?!?/br> 蕭山一愣,這趙構是要讓自己重演劉錡的老路了! 他回頭看著趙瑗,又看看趙構,城外完顏亮定然早就有埋伏,如果趙構再跑,自己死一百次也絕不能保護他的安全,況且如果趙構真的這個時候要跑,必然會引起眾人更大的憤怒,自己能不能帶著趙構安全離開襄陽城都是問題。 卻就在此刻,趙瑗忽然挺直了身子,對著趙構道:“阿爹若執意如此,兒臣愿為君父分憂。蕭山現在不能走,且不說外面士兵嘩變,就算是沒有,他也無法帶著百余人護送阿爹安全離開?!?/br> 趙構萬萬想不到趙瑗先前堅持不肯,此刻卻會忽然改變主意,他追問了一句:“當真?” 趙瑗躬身:“兒臣當為父分憂?,F在天色已暗,官家是準備現在就對外面嘩變的士兵通告,還是等到明天?” 趙構終于在心中舒了一口氣,忙道:“就現在,讓外面的士兵不要鬧了。瑗瑗你隨朕一同出去吧!” 趙瑗站起身,便跟在趙構的身后,蕭山緊緊的跟著趙瑗,低聲問:“你怎么忽然,改變主意了?” 趙瑗回頭看了蕭山一眼,咬了唇,過了一會兒,用著幾不可聞的聲音道:“我若不答應,你就要去送死……我……不想看見你就這樣死了?!?/br> 102、今天的二更 趙瑗用著幾不可聞的聲音道:“我雖不愿意,可……可也不愿看你去送死啊?!?/br> 趙瑗的聲音太小了,蕭山根本沒聽清,問道:“什么?” 趙瑗瞪了蕭山一眼,也不愿再重復第二遍了。 趙構,趙瑗,蕭山,以及知府陳規,和城中其它的大小官員一起陪同趙構,來到府衙前,蕭山所帶來的一百余名士兵,手持長槍警戒在外,趙構親眼見到一名士兵被另外憤怒的士兵砍了一刀,肩膀上還在流血都不還手,忍不住贊嘆道:“蕭卿,朕往日只聽說你作戰勇猛,沒想到你帶出來的兵竟有紀律?!?/br> 蕭山心中腹誹:你這不廢話么? 他當即也顧不得這樣多,劉錡死后,城中將領也亂成一團,更有些對趙構心懷不滿,縱容手下鬧事,此刻沒有一個愿意出來彈壓形勢,趙構只躲在眾人身后不肯冒頭,趙瑗馬上就要接替皇位顯然也不適合出去。他便上前一步,大聲道:“金人就在城外,爾等食朝廷俸祿,不去上陣殺敵,卻要來難為自己兄弟,是什么道理?” 襄陽城士兵認得蕭山的人并不多,只以為他是趙構身邊的走狗,根本不搭理他,甚至有人還在辱罵蕭山,“滾你奶奶的蛋!” 蕭山厲聲道:“吾冒死將劉相公的尸首從金人手中搶回來,卻不想竟讓他見到死后這種嘩變!早知如此,倒不如讓金人奪取,以免他死不瞑目!” 這句話一說,眾人即刻安靜下來,有被蕭山救回來的士兵趁機向它人低語:“這是信陽的守將蕭山蕭將軍?!?/br> 便有人高聲朝著蕭山叫道:“蕭將軍,相公死的冤枉!朝廷只顧自己,卻不管我們的死活,并非要鬧事嘩變,我等只是想討個說法!” 蕭山轉頭,看著趙構,躬身道:“陛下?!?/br> 趙構雙腿有些哆嗦,陳規在他背后推了他一把,趙構只得上前,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道:“劉錡之死,最為痛心的就是朕。他跟隨朕多年,卻因朕之失策而戰死,真是聞者落淚?!闭f道這里的時候,趙構終于擠出幾滴眼淚,換來了眾人的安靜。 趙構頓了一頓,環顧周圍,府衙前的廣場上,站滿了士兵,各個神情悲憤。劉錡是怎么死的,早就有人傳開了,此刻即便是趙構如此說又垂淚,依舊難以平息眾怒。 趙構亦看到了這個情況,機會稍縱即逝,他清了清嗓子,道:“朕在位多年,自知失德。今日劉卿戰死,朕心悲痛,無心擔當大任,決定禪位于太子,自己閉門思過,不再過問它事?!?/br> 喧嘩聲頓時大起,趙構回頭道:“瑗瑗,你過來?!?/br> 趙瑗走了上去,跪在趙構面前,向著趙構叩拜。 趙構將自己所帶的冕冠取下,雙手捧著,給趙瑗戴上,將他拉起來,道:“老朽年邁,心中又悲痛,實在是無力應付金人。日后之事,就要勞煩你了?!?/br> 趙瑗緩緩的起身,朝著趙構行禮,豈料一個禮尚未行完,趙構便匆匆的道:“實在是因為劉錡之死,心中悲痛,我先走了?!闭f畢便慌不迭的跑到了后院,再也不肯出來。 眾人萬萬想不到,這就是趙構禪讓的禮儀,全然好似兒戲,大家都愣在原地,目瞪口呆。 蕭山見狀,率先單膝跪下,朝著趙瑗叩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陳規等人也被趙構搞懵了,此刻反應過來,也跟著一起叩拜。 府衙外的軍士這些天都聽從趙瑗的安排,此刻見他接替了皇位,雖然覺得兒戲倉促,但也都覺得比趙構好多了,也都紛紛下拜。 吾皇萬歲萬萬歲,這呼喊聲一聲比一聲大,趙構躲在自己的房中,聽到這震天的呼喊聲,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只有在自己十九歲那年,趙宋皇室盡數被抓,自己在危難之中登基,發誓要奪回故土的時候,才聽到過這樣的呼喊。 現在,這種呼喊聲又出現了,但卻不是對著自己。他原本以為自己不在乎,但是在這一刻,一種前所未有的失落感,充滿了他的內心。 不知過了多久,呼喊聲才漸漸的停止,趙瑗虛抬雙手,朗聲道:“平身吧?!?/br> 依舊是蕭山率先站起來,趙瑗現在已經是皇帝,雖然儀式倉促,也很不正規,禮部的官員都沒有一個,但說出的話已經是圣旨,不能違抗,也不想違抗。 眾人亦跟著緩緩的站起身,趙瑗道:“金人圍城并不可怕,襄陽城堅固無比,糧草充足,各處大軍正在往襄陽調派,完顏亮此次趁虛而來,準備倉促必然不能持久。諸君各司其位,萬眾一心,定能夠破敵制勝。劉相公的尸首就地安葬,等金人退兵,襄陽轉危為安之后,再行大葬。其余諸將,各領所部人馬回原地駐守,不得私自亂走。蕭卿,陳卿,你們二人隨我來?!?/br> 趙瑗安排得當,不大片刻眾多軍士便已經散去,但他剛剛登基,尚且不習慣自稱“朕”,一時也沒改過來。 三人再次回到府衙中,趙構坐在正位上,在想著自己的心事,見到趙瑗來了也沒動。 趙瑗便上前道:“阿爹,他們已經散了,不用再擔心了?!?/br> 趙構點了點頭,也沒說自己要走,趙瑗自然不好剛剛登基商量事情就繞過趙構。蕭山和陳規也不好開口他們父子二人之間的事情。 趙構首先道:“朕剛剛想了……老朽剛剛想了很長時間,現在劉錡死了,城中群龍無首,當找個可靠的人彈壓眾人!”他也沒習慣自己當太上皇,說了一半才想起來還是應該給趙瑗面子,生生的將一個“朕”字改成了“老朽”。 陳規道:“太上皇此言極是,但劉錡手下兩位大將許清、閻充互相不服,曹成雖征戰多年,但才能有限,恐怕也難以擔當大任。若是萬一處理不當,將帥不和是大忌?!?/br> 趙構點頭,他的目光就不停的在蕭山身上掃來掃去,蕭山被趙構看的渾身發毛,朝著趙瑗看去,只見趙瑗目不斜視,面無表情。 趙構隔了一會兒,道:“蕭山,你現在是什么職位?” 蕭山道:“回太上官家,臣現為五品定遠將軍,信陽軍正將?!?/br> 趙構道:“你先前救駕有功,當升一級,為四品忠武將軍,又奪回劉錡尸首,且擁立新帝,又是大功一件。你本不在襄陽,與他們也沒有什么瓜葛,朕看讓你暫代劉錡,充任襄陽鎮撫使正合適?!?/br> 蕭山嚇了一跳,萬萬想不到趙構來這么一發。自己顯然是趙構口中的可靠之人,可這樣越級連跳,恐怕會引來其余人的不滿,那時候不是更難說話? 蕭山道:“這……臣無功,不敢就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