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帝江山_分節閱讀_145
趙構幾乎有點站立不穩,需要蕭山扶著他才能上馬。當蕭山將馬韁遞給趙構的時候,他才開口:“聽聞金兵來了,朕是要走的,劉锜勸朕不要走,現在悔不當初沒聽他的話,非但沒有成功逃離,反而害得他死在此處?!?/br> 蕭山的心差點跳出了嗓子眼,劉锜為了護送趙構逃跑,出了襄陽城,城中現在只剩下一個叫做陳規的文官駐守。襄陽城到底出了什么事情?那趙瑗呢,他在什么地方? 蕭山來不及多想,只是道:“現在夜已經深了,外面有金兵的游騎,還是先回襄陽城在做打算吧!” 趙構此刻全然沒有了他在臨安的威風,對蕭山的提議并無半點的反對,只是道:“今日若非蕭愛卿前來,朕就要落入金人之手,你救駕有功,朕不會虧待你!” 蕭山根本沒心思理會趙構的絮叨,只是問道:“官家在這里……那……那太子殿下在哪里?” 趙構一愣,似乎對蕭山問的這個問題表示十分的疑惑:“瑗瑗?他當然是在襄陽城了!” 在聽到這個答案的時候,蕭山終于放下心來,趙構看起來受了不小的驚嚇,蕭山耐著性子安慰了他幾句之后,終于在其它士兵的口中得知襄陽城中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原來趙構在襄陽城的時候,便已經得到了周圍有金兵游騎的消息,當時不以為意。等到趙瑗抵達,告訴了趙構的情形時,趙構再也坐不住,決意要跑了。 劉锜趙瑗等人都是苦勸:先前要走,時機倒是好,現在金兵不日就要抵達襄陽,城外危險,還是留在城內好。 可是趙構卻害怕當年靖康之事重演,不顧眾人的勸阻,執意出城逃跑。 劉锜無奈,只有親自帶兵護送,豈料完顏亮似乎早就在等著這一天,襄陽城沒有受到什么攻擊,反而是埋伏了大部隊在外面阻截趙構。 劉锜帶人在城外和金人大戰了兩天一夜,終于力竭而亡,所帶的一千士卒也死得死跑的跑,若非蕭山及時趕到,趙構就要真的被金兵抓走,去和他大哥做伴了。 蕭山聽到自己竟無意間救了趙構,真是懊悔不已,早知道那些人中間有這家伙,根本就該繞道走! 蕭山帶著趙構從南門進城,城中諸將和軍士在見到劉锜尸體的時候都失聲痛哭,當年劉锜在穎昌和金兀術大戰,破其鐵浮圖和拐子馬,威名赫赫。但卻沒想到竟然會死在這樣的情況下。 趙構亦垂淚,當著眾人的面哭了數聲。 這其中有幾分真幾分假,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蕭山一進城就想要打探趙瑗的消息,但卻不好表現的太過急迫,他等了半晌,正準備發問的時候,忽然見到身材微胖的襄陽府知府陳規朝著自己走來,道:“蕭將軍稍等,陛下即刻就到?!?/br> 蕭山狐疑的看了一眼旁邊的趙構,又看了看這位襄陽知府陳規,道:“你剛剛說什么?陛下就在此??!” 101、禪位 蕭山狐疑的看了一眼旁邊的趙構,有看了看這位襄陽知府陳規,道:“你剛剛說什么?陛下就在此??!” 陳規這才朝著趙構看去,嚇了一跳,朝著趙構走進了兩步,附在他耳朵上低聲說話。 蕭山一頭霧水,他絕不相信剛剛是陳規的口誤,這其中一定是有什么問題。但這一肚子的疑惑,也不方便在這個時候問旁人,他只能在旁邊等著。 劉錡的尸首被運回襄陽府衙,大多數士兵已經聽說劉錡戰死,都圍在襄陽府衙外不肯離去,哭嚎聲震天響。蕭山見陳規正在和趙構說些什么,襄陽府的侍衛也都各自混亂,他只能將自己帶來的人臨時警戒在府衙外。 過了沒多大一會兒,蕭山就看見趙瑗朝著自己這邊走來,他本想要同趙瑗說兩句話,尚未開口便聽見趙瑗道:“有事情一會兒再說?!闭f畢趙瑗就走入了府衙。 蕭山在外面等了約莫一個時辰的樣子,府衙外的形勢已經有些難以彈壓了,有許多士兵都開始坐在府衙外的大街上,而不去守衛城池,并且在私下議論劉錡之死。 蕭山也不知道陳規,趙瑗和趙構在里面商量些什么,又過了一會兒,忽然見到陳規和趙瑗走了出來,陳規一直在和趙瑗說些什么,而趙瑗神色堅定,不停的搖頭在否定陳規的意見。 蕭山想要走上前去問一問,卻見到趙構身邊的太監馮益出來,對著蕭山行了個禮,道:“蕭將軍,官家召見?!?/br> 蕭山滿腹狐疑,隨著太監馮益朝著趙構所在的正廳走去。 趙構正皺著眉頭,背著手在廳中轉來轉去,見到蕭山來了之后也沒停下,只是讓周圍的人都出去。 最后一名太監退出廳中,將廳門合上。 直到房中一個人都沒有的時候,趙構才開口:“蕭愛卿,你這次救駕,大功一件,朕不會忘記你的?!?/br> 蕭山只得口頭謙虛幾句,應付過去之后趙構又道:“不過還有一件事情,現在看來只有你才能辦了?!?/br> 蕭山躬身道:“陛下請講,臣一定赴湯蹈火,萬死不辭?!?/br> 趙構點了點頭,道:“劉錡鎮守襄陽這幾年,中外將士都對他十分崇敬。卻沒想到他竟會戰死沙場,雖說為將者本該如此,但一些愚民卻無法領會。你剛剛一直在外面,也看到外面的情形了,如果不給個說法,那些士兵恐怕會臨時生變?!?/br> 蕭山道:“這個容易,陛下出去親率六軍,為劉將軍報仇,定能夠彈壓形勢,鼓舞士氣,擊破完顏亮?!?/br> 趙構一呆,然后慌忙搖頭:“朕若萬一出點什么意外,國家危矣?!?/br> 蕭山心想:你就是怕死膽小,還說的這么冠冕堂皇,看樣子趙構心中差不多已經有了主意,只是不好意思開口而已。 蕭山道:“臣愚鈍,請陛下教誨?!?/br> 趙構在廳中又轉了一個圈子,背著手道:“十多年前,朕也經歷過這種情況,當時處理不當,引來兵變,以至于朕被囚禁了足足兩個月之久,若非三大將救駕,朕命嗚呼?!?/br> 蕭山知道趙構所說的是什么事情,還是在金兵南下的初年,因為趙構自己倒行逆施,搞得身邊的禁衛軍叛亂,逼迫趙構退位,把他尚未滿周歲的兒子扶上了帝位,實則叛軍挾天子以令諸侯?,F在趙構忽然這樣說,蕭山隱隱的明白趙構是什么意思了,但他不好接這種話頭,只有等著趙構說。 趙構等了半晌也不見蕭山開口,只得自己說:“現在劉錡戰死,完顏亮圍城,形勢危急。朕……朕也是行事有所偏頗,才害得劉錡身亡,如果沒有一個讓人滿意的交代,勢必會往事重演。如果萬一真的激起兵變,朕和瑗瑗都要被困在城中,誰也走不了。為了大局考慮,朕想要下罪己詔,暫時退位,讓太子接替。等度過大劫,再作它想?!?/br> 蕭山聽到趙構親口說出這話,先是心中一喜,然而聽到“暫時退位”四個字,眉頭卻微微的蹙了起來。 這家伙果然是想把擔子丟給趙瑗,等事情過了之后,享樂又自己上。 趙構見蕭山不說話,便開始極力的說服他:“太子名聲一向很好,他若在此危難之際登基,必然能夠彈壓城中形勢。新君登位,眾人皆抱有幻想,必然會努力作戰。朕思來想去,這才是完全之策?!边€有更加深層的內容趙構也沒說,他心中盤算的是:萬一完顏亮攻破城池,要抓皇帝也是抓趙瑗,自己好歹能夠趁亂跑一跑,不會引起太大的目標。 趙構見蕭山一直不說話,便問道:“蕭愛卿,你以為呢?” 蕭山想了想,道:“恐怕太子不會愿意,并非是他不愿解救君父危難,而是恐怕他心中認為這是乘人之危,竊取大寶。若是太子殿下不愿意,也沒辦法?!?/br> 趙構終于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道:“蕭卿果然深知太子為人,朕剛剛已經同他說過了,他寧死不肯。朕……哎,朕當時出城的時候,為了保密,命他假冒朕,也沒見他這樣推三阻四的?!?/br> 蕭山這才明白過來,為什么剛剛進城的時候,陳規會說“陛下稍后就到”,原來是趙構為了吸引敵人的注意力,讓趙瑗假冒自己,自己則趁機逃跑。 現在逃跑不成,又回到了襄陽城,趙瑗自然是不肯再這樣假冒下去,那也太名不正言不順了。 蕭山道:“現在陛下已回城,太子殿下當然是和陛下同生共死,也不用再假冒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