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帝江山_分節閱讀_16
王美娘站在蕭山身邊,看著自己的義子,是越看越喜歡,這些天兒子長得飛快,也從以前的細皮嫩rou的瘦弱小童,變得身材有些健壯,像個男子漢了。 王美娘將自己的絲帕遞給蕭山擦汗,又讓他換了新做的衣衫。這時春天節氣,暖風醉人,蕭山渾身的骨頭雖然還沒長開,但穿上青綠色的綢衫,系好黑色的皮革腰帶,又戴上一頂逍遙巾后,也是有幾分英俊的樣子。 王美娘喜滋滋的盤算:“阿貓,你今年十五了,明年就要十六,是該定門親事了。你喜歡什么樣的姑娘?娘去找人給你說合!” 蕭山開始聽王美娘說自己的年紀,還覺得納悶,結果下一句居然是要給自己定親,一口口水差點給嗆住,忙用力搖頭道:“我還小呢,不急這事!娘你別瞎cao心了,我要念書了!” 王美娘喜滋滋的笑著點頭,又出去和秦重商量這事。 蕭山則坐下來,翻開自己這些天所做的筆記,開始認真的思考起自己將來的道路了。 他已經把他所買回來的書都看完了,對于這個時代的情況,算是有了更深一步的見識了。 宋金交戰十多年,各方凋敝,趙構被金兵追到海上,又再次轉回來,在宋人的努力下,一步步的建立起南宋,平定內部的無數叛亂,不可謂不艱辛。而金國的情況,比宋朝也好不了多少。當年滅宋的能征善戰的金國將軍們都已經死光了,金國國內的高層也因為和戰問題互相傾軋,清洗了好幾波去了,現在就剩下個半吊子的金兀術被當做滅火器使用。金兀術先是在宋金交戰中,把趙構打的臣服了之后,又被金國的皇帝丟到北面去和蒙古人死磕,成敗如何還不清楚,但蒙古人顯然沒趙構這么好忽悠,估計多半會吃敗仗。 宋朝的皇帝趙構雖然不靠譜,好歹還是經歷過風浪的,稍微有那么一點點的見識。金國的現任皇帝就不用說了,更加不靠譜,不是喝酒就是殺宮妃,不是殺宮妃就是無緣無故的殺大臣什么的,簡直比趙構還讓人頭疼。 金國的皇帝如此,金國目前所統治的長江以北地區,是多么糟糕就更能夠得知了。原本富庶的中原地區,歷經兵火,十室九空,現在更是赤地千里,荒無人煙,簡直就是人間地獄。 有點門路的百姓,都跑到南邊投奔趙構了,雖然趙構不靠譜,但好歹不搞什么民族等級制度,不會把漢人搞的不當人看,只要小心做人,生命安全基本能夠保證。 隨著從北邊跑來的人越來越多,金國皇帝不干了,于是勒令趙構不準接受這些人。 趙構也很順從的答應,兩邊的國界傳說正在劃分中,具體怎么劃還沒定。根據張三哪里得到的消息,說是因為趙構的親媽還在金人手中,國界劃分讓金人滿意的話,就把他親爹的棺材和親媽給送回來。 至于更加近的更加機密的情況,比如趙構如何整編他收回來的三大將的軍隊,又派了些什么人去領軍之類的,就不是蕭山能夠知道的了。 蕭山這些天,了解了過去的一些情況,又根據未來會發生的一些大事,也差不多能夠把整個局勢和相關走勢都弄明白清楚了,他這些天也想過很多次自己要做什么——總不可能真的一輩子買油。 在蕭山的心中,對于宋朝的命運,本身就是比較同情的,而且他和義父義母,店中的伙計相處了這么些天,覺得都是寫非常善良淳樸的人,實在是不想看到歷史上的命運——南宋滅亡,崖山之戰,十萬人跳崖殉國。 他想要改變這種狀況! 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這兩句話他記得很清楚,往常在國防大學,他的論文,以及對于問題的看法,都是基于這兩點展開的。 南宋地處一隅,雖然經濟發達,但周圍的戰略環境非常的差。 東面大海,南面南詔,西面是青藏高原,可以說這三面,都無法向外擴張發展。 但占據了中原和北方的金國乃至后來的蒙古就不一樣。不僅擁有大量的金銀銅鐵礦,可以用來做武器和軍費等用,更是擁有西、北兩個方向無限的擴張和戰略縱深,可進可退,可攻可守! 兩國相比較,優勢劣勢十分明顯。 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南宋的這種戰略地理等方面的弱勢,是不可能改變將來的狀況的!因為即便是戰勝了金人,還有比金人更加勇猛的蒙古人,以及比完顏阿骨打更加厲害的成吉思汗。戰勝金人,恢復故土并不是他的目標,他在心中暗暗的想著,如果要做,就要把目標立足于如何在百年之后能夠抵抗住蒙古鐵騎的入侵。 這并非是杞人憂天。因為一個大國的崛起,往往似乎需要幾代人來完成,而在崛起之處所制定的戰略目標和規劃,則可以說控制著這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 雖然總的目標確立了,還是要聯系實際。他只是一個商人的兒子,盡管有幾個小錢,卻也不是那種很有影響力的大商賈。自己要實現目標,首先要做的,就是盡量的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說話的分量! 蕭山知道秦檜還將活十三年,而趙構活的時間更長,議和是南宋的基本國策,雖然有過兩個皇帝想要北伐,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究其原因,多都是屬于準備不充分,沒有戰略上的考慮,而把希望寄托在軍事冒險之上,一旦軍事失利就有些經受不起打擊的原因。 在秦檜專權的這段時間內,國家法制官僚制度嚴重敗壞,如果走仕途的話,首先要經過科舉不說,秦檜活著是不站在他這邊,得不到重用。如果站在他這邊,秦檜死了就等著被永久雪藏吧! 而且蕭山也認為科舉考試寫字作文章什么的,不是自己的特長,文既然走不通,那么就只剩下另外一條路了——武。 雖說秦檜當政時期,軍中有些爪牙,但畢竟邊界大軍和京城隔得遠,也有鞭長莫及之處。而且如果從軍的話,熟悉軍隊的作戰,憑借自己的實力,混個中級將領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至于混成高級將領嘛,又不打仗,又無背景,估計比較困難。 而秦檜死后不久,就會迎來一場宋金大戰,也就是歷史上所說的完顏亮南侵。 那時候自己也才不到三十歲,只要在這場戰爭中展露頭角,一定會得到渴望北伐的新皇帝的重用,那時候自己有實力,有經驗,能夠贏得戰役的勝利,升級是不會有問題的,并且一定能夠面見皇帝,說出的話也會有分量。至于后來的事情,蕭山琢磨著,即便自己被不小心站隊到秦檜方了,但一來自己多年不在京城,而來新皇帝急需自己這種人才,不會刻意打壓不用的!更何況三十歲不到的自己路還很長,趙構的下一任皇帝是個公認的有抱負有作為的圣明皇帝,和他溝通,總比和趙構溝通容易的多。 想到這里的時候,蕭山忽然琢磨起來,這個新皇帝到底是誰了! 他知道這個未來的新皇帝現在應該和自己差不多的年紀,也通過張三的口中知道,皇帝趙構收養了兩個宗室之子當養子。但他卻不知道未來的新皇帝究竟是那一個。 兩個皇子的封號,什么建國公、崇國公,完全不能分辨! 蕭山自己也覺得現在琢磨趙構的繼承人是那一個皇子有些無聊,即便是他知道了,也不可能天天跑去皇宮門口刷小皇子,就算是刷到也不能說:“兄弟,咱兩一起干,扭轉歷史,開創新紀元吧!”估計先被小皇子糊一臉血更有可能。 有這功夫還不如去太學刷未來宰相,未來樞密使什么的有用呢! 蕭山拿定主意之后,就開始琢磨,自己如果要去投軍,去哪里比較好,用什么方式比較好。 宋代軍人地位不是太高,臉上要刺字的,當然如果是特別優秀的可免。岳飛的岳家軍駐守湖北襄陽一代,宋金交戰的主力戰場之一,不過估計現在那地方正鬧得雞飛狗跳不缺人。 駐守淮東的是韓世忠以前的隊伍,淮西則是張浚以前的隊伍,問題是趙構很有可能因為議和之后,為了減輕財政壓力要裁軍,而且今年自己還不滿十六歲,按規定是不能夠參軍的,必須要找到可靠的人推薦才行。 蕭山正在琢磨怎么跟義父開口,問問他有沒有認識什么可靠的能夠推薦自己的人,剛走到店門口的時候,忽見到義父挑著一個擔子,準備往外走。 蕭山認得那擔子。兩個桐木做的黃桶,桶上用黑漆寫著個“秦”字,正是自己父親早年走街串巷買油時的標準裝備。 蕭山吃了一驚,油鋪的伙計十多個,又有固定的店面,且不說根本不需要挑擔子去買油,就算是需要,哪里用得著義父親自去? 蕭山上前一步,道:“爹,你這是要去哪里???” 秦重的肩頭墊著挑擔專用的軟墊,回過頭來對蕭山道:“阿貓,我是去秦相公府上給他老人家送油吃的!” 蕭山一聽就火了,大踏步走上前,一把拉住秦重的擔子,想要怒罵秦檜,卻又忍住,壓低聲音憤然道:“他吃油憑什么要你親自挑過去?店里的驢車不能用么?張三他們不能送么他自己府上不會派人過來拿么?為什么要你一把年紀了還要挑這么重的油擔走幾條街的送油?” 秦府偶遇 蕭山怒道:“他為什么要你一把年紀了還要挑擔子送油?咱家不賣油給他!” 秦重笑道:“可見是小孩子的氣話,做生意的哪里有挑客人的道理?秦相公是大主顧,他家人多,油用的也多,每天早上都有驢車專程給他送一桶油去的。今天他府里來了貴客,點名要我給他送兩桶上好的油去,偏他聽說了我早年的故事,想要見一見我的挑擔,所以就親自給他送去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