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種田之棠梨葉落胭脂色_分節閱讀_82
最后大家都勸道,“他既然想去云州城里做工,你給你家萬允帶個信,讓他給萬林找個事情做吧!” 四嬸兒哭著說萬允也是做學徒的,當初也是找了關系才過去做學徒,現在還沒出師就又介紹個弟弟過去,估計那邊不會樂意,這次過年萬允回來,他家也提過讓萬允給萬林在城里找個事,萬允應了找到了再讓人帶信回來,現在還沒帶信回來,李萬林就過去了,怕會給大兒添麻煩。 但李萬林就是不管,他硬要去云州城。 最后還是董武發話了,“要是四嬸兒信得過我,就讓林娃跟著我們去吧,先在我們家的房子里住著,給我們家的鋪子做些事,我們給些工錢給他,等萬允給他找到工了,他就去做萬允給他找的工?!?/br> 董武會這樣把李萬林攬下來,完全是因為以前商少才跑到他家去打宋籬主意的時候,李萬林幫了忙來叫董武,這份人情挺大的,董武覺得這樣幫李萬林,也算是還人情。 他說完,李四嬸便千恩萬謝地道謝了。 看母親答應,李萬林也是萬分高興,一雙眼睛閃著光地把宋籬望著,但宋籬也朝他看過去,他就又趕緊把臉轉開。 董武讓李萬林先和他母親回去收拾行李,第二天早上卯時到縣城碼頭就行了,到時候才上船去云州城。 看著李萬林被他母親揪著回去了,這邊船才又開動。 到了縣城碼頭,舅母帶著家里的一個伙計已經在碼頭等,之后就是把搬家的東西全都從小船搬到大船上去。 舅舅和好幾個船老大都認識,這次的這個董武也認識,東西搬上船放好。 除了董武他們,還有其他家要運貨去云州城的,此時也在搬貨。 舅母帶著宋籬回家去,董武便請了船老大和幫著押船過來的兄弟們在酒樓里吃午飯。 第二天一大早,船就要出發,一家人在寅時左右就起床了,然后吃了早飯,帶著東西,就坐原來約好的馬車去碼頭,到碼頭時,天地之間依然非常暗,天就像是一個黑黑的罩子把大地罩著,沒有月光,也沒有星子,霧氣繚繞,只有碼頭上的清冷燈火,還有各種熱鬧的人聲。 因為早上有霧,之后船出發的時間便往后推遲了。 李萬林是一路從村子里舉著火把走路來的,到的時候已經辰時過了,他走得滿身是汗,背上背著一個大包袱,手里還抱著一個包袱,他后面還跟著送他來的父親,背著一背簍東西,估計是讓帶著去給他大兒子的。 李萬林看自己趕上船了,這才松了口氣。 他父親和董武說了一陣話,主要是感謝董武帶李萬林去云州城的,然后就是請他多多照顧這個小孩兒,董武都一一應了。 然后他又把背簍交給董武,從里面拿出數包東西出來,一部分是帶給李萬允的,一部分是給董武的,是他家娘子做的熏rou,還有豆子之類的農產品。 霧氣漸漸散了,太陽出來,船也要開了。 宋籬坐在船里面,吳雪珍趴在他身上和他玩,舅母坐在一邊說話。 看來吳雪珍已經不是第一次坐船去云州城了,她已經沒有了什么新鮮感,只是一味拉著宋籬玩而已。 他們的這艘船據宋籬目測,有十幾米長,五六米寬,里面挺大,除了他們家,還有另外兩家商人押的貨,其中一家也有女眷在一起。 船出發之后,對方家里的女眷還來邀請舅母和宋籬他們過去坐著吃點心聊天。 對方是比較有錢大方的人家,住的船艙是這艘船里最大的,里面床,桌椅之類俱全,甚至還有柜子。 宋籬他們住的船艙就要簡陋許多了,只在地上墊了褥子,然后有釘在船板上的矮桌,他們要了兩間小艙,本是決定宋籬杜氏和吳雪珍住一間,舅舅、董武和李萬林住一間,后來看了看人的體形和船艙的大小,加上董武的要求,最后還是決定舅舅一家人住一間,董武和宋籬住一間,給李萬林要了一個大艙里的床位。 這邀請宋籬他們吃點心聊天的人家姓宋,她們知道宋籬也姓宋之后就異常高興,說是本家,宋籬知道這個時代的人對同姓血脈什么的非常在乎,但是對方待他的熱乎勁還是讓他不大能夠習慣。 這個宋家坐船的有兩個閨女,一個十四歲,一個十二歲,還有個七歲的小男孩兒,他家太太姓曾,是個三十多歲有點胖的和藹的婦人,商人本就在意和氣生財,故而他們待宋籬他們異常熱乎,還說起這次來珉陽縣的各種事情,又問起宋籬他們去云州城去做什么,宋籬答道是搬家到雙桂巷去住。 那個十二歲的活潑女孩兒馬上道,“是在興樂街過去的那個雙桂巷嗎?” 董武提過,宋籬便應道,“是的?!?/br> 那個女孩兒馬上就歡呼起來,他們家的人都非常高興,曾氏也笑道,“沒想到還會遇到如此著巧的事情,我們家就是住在雙桂巷里的,在東頭這邊,我家的鋪子就在興樂街上第三家?!?/br> 宋籬和杜氏也沒想到事情居然這么巧。 宋籬笑了,道,“真的太巧了??!” 宋家的大女兒也笑道,“正想著好不容易遇到個這般出色的jiejie,想到離船就要分別正心中傷心不舍,沒想到真有緣分,之后就能做鄰居了,這次跟著來珉陽縣里到外婆家過新年,真是很走運的事情啊?!?/br> 那個小男孩兒在他母親懷里,也一雙大眼睛把宋籬望著,跟著大家露出笑容來。 之后一路就一點也不寂寞了,雖然要走好些天的水路,但因為有人聊天說話,日子就非常好打發,只吳雪珍之后有些感冒,便有些暈船,但她只是一路昏昏沉沉地睡覺,并無其他不良癥狀,當船在中途??繒r下船去買了藥來,她吃了藥感冒就好得差不多了,便和宋家那叫宋福明的小男孩兒玩,兩人年齡相當,對方家里似乎也是把男孩兒當女孩兒一樣地養,故而兩人很有話題,每天在一起玩得不亦樂乎。 看吳雪珍挺喜歡那個宋福明,杜氏又覺得宋家家境很不錯,曾氏也是個非常和藹的人,就打起以后做親家的主意來了,于是越發和曾氏套近乎,兩人在下船的時候已經做起了結拜姐妹來。 宋籬不得不對杜氏的這種交際能力嘆為觀止。 曾氏之后一直是喚杜氏為jiejie,還說只恨自己沒有早些年結交她,真是人生之憾事。 杜氏又問了曾氏他家宋福明有無訂親,在得知沒有之后,她就拉著曾氏的手道,“meimei,你看我家這小珍怎么樣,她和你家明明這樣玩得來,要不我們就定為親家算了?!?/br> 曾氏眼睛也是一亮,趕緊應道,“這真是很不錯的,我和夫君說說就可以定下這事來?!?/br> 宋籬在一邊聽著異常詫異,心想吳雪珍的婚事這樣簡簡單單地就定下來了么。 這幾天吳雪珍因為生病而顯得精神不大好,故而人的表現就比較溫和,沒有做出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來,給人的感覺就非常不錯,宋籬真擔心宋家知道吳雪珍的本性是多么彪悍的小姑娘后,是不是會后悔莫及。 不過,之后倒沒有宋籬的這種憂慮,吳雪珍性格肖母,頗有些巾幗不讓須眉的意味,而宋家的這個兒子宋福明卻因為身子骨不好而從小當女孩兒養,性子很溫吞,和他母親性格很像,故而兩人倒是性格互補,吳雪珍比較能撐得起家,兩人在一起之后倒是挺幸福的。 【第一卷完】 【第二卷 城深閑暇度日】 第一章 煙葉鋪子 兩年后。 春寒料峭,雖然陽光明媚,但天氣尚冷。 宋籬提著一個食盒往董記煙葉鋪子里走,身后跟著一個四十來歲的婆子也提著食盒。 還未走進煙葉鋪子的大門,正出門來的李萬林看到宋籬便叫了他一聲,“嫂嫂,你來了!”然后又趕緊進鋪子里去了。 宋籬一向覺得李萬林這個小孩兒個性上有些奇怪,此時他看到自己和張大娘提了食盒也不過來接著,就趕緊往鋪子里跑,實在是沒什么眼色禮貌。 宋籬認為四嬸兒把李萬林交給董武和自己,他們便有義務把李萬林教好。 直至如今,這個孩子據說在鑒別煙葉上非常仔細且極有天賦本事,招待客人上也是很伶俐的,職業素養算不錯了,但他卻總在見到自己時趕緊躲開,總讓宋籬心里不大爽快。 而且當年,他也總是一個勁地叫宋籬的名字,宋籬倒沒覺得有什么,只董武不讓他這樣叫,要這個孩子叫他“嫂嫂”。 以前叫宋籬的時候,宋籬覺得還沒有特別別扭,現在他叫“嫂嫂”了他就覺得異常別扭了。 進了鋪子,另一個伙計叫孟成的已經笑著熱情地迎了過來,一邊要接過宋籬手里的食盒,一邊說道,“嫂嫂,董武哥還在后面房間里和傅叔對賬,怕是還有一陣呢?!?/br> 今天是煙葉鋪子里對賬的日子,董武早上過來的,現在午時了也沒回家用飯,宋籬想著以前他每次對賬都要花很多時間,不到下午不算完,這天便親自給他送了午飯過來。 他也不把食盒讓孟成提了,道,“我自己提到后面去找董武就行了,張大娘手里的是你們的菜,今天是我下廚呢,煮了芋頭燒雞,你們看看味道是不是還行?!?/br> 聽說是宋籬下廚做的,孟成趕緊笑著應道,“嫂嫂做的都好吃,上次的魚就鮮得我咬到舌頭了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