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種田之棠梨葉落胭脂色_分節閱讀_74
董武滿臉疼惜,這才應了,去了客廳里陪客人說話。 吳雪珍因月餅吃多了,晚飯便沒吃,而且還胃脹不舒服,吃晚飯的時候,舅母也沒安生,趕緊又去給吳雪珍熬消食的湯藥,宋籬作為后輩自然不能讓長輩一個人去忙碌,也跟著去幫忙去了。 于是晚飯宋籬和杜氏都沒怎么吃。 不過也并不覺得怎么餓,空著肚子等晚上賞月時再吃點心月餅和螃蟹也不錯。 晚飯之后月亮已經上到樹梢了,月亮又圓又大,異常明亮,坐在院子里,甚至能夠分辨清楚花圃里的各種草。 在前院院子里放了桌案,放上香爐和祭祀的牌位,祭上水果和月餅,祭拜之后,這才坐在一起賞月談天吃月餅水果,還有清蒸螃蟹,喝菊花酒。 舅舅、舅母和客人們在說話,宋籬和董武坐在檐下暗影里,吳雪珍小朋友因為胃不舒服,舅母已經不讓她吃東西了,加上她喝了藥,便早早地就去睡了,便也不用擔心這小姑娘又壞人好事。 董武和宋籬在院子里坐了一陣,宋籬吃了一個月餅,又吃了一個螃蟹,沒敢喝酒,董武和舅母說了一聲,便帶著宋籬出門去走走,說是邊走邊看月亮,又可以消食。 兩人出了門,外面街上非常明亮,還有不少人家點了紅燈籠,不少小孩子在街上跑來跑去地玩,這時候兩人牽著手走在路上也不會顯得突兀,自有一種溫柔和浪漫在。 就這樣牽著手走著,兩人甚至沒有怎么說話,只靜靜地走到東街那邊去了,看月亮已經升得老高,宋籬累了一天,再沒什么精神走路了,便道,“我們回去吧!” 董武看宋籬神情有些倦,便要背他回去,宋籬本是拒絕的,之后看董武堅持,就只得爬到董武背上去了。 董武的背寬厚又溫暖,宋籬不自覺地就迷糊著睡了過去,夢里面也是中秋,他還小的時候,母親背著他從學校里的cao場上過,鼻腔里全是cao場邊上花壇里種的桂花的香味,他抬頭望見明亮的月亮在隨著母親的步子而走,他稚嫩的聲音問道,“mama,月亮在跟著我們走呢!” 他的母親沒有回答,而是哼起了一首略微憂傷的調子。 他小時候的中秋節從來是和母親一起過的,里面沒有父親,大多時候是在外面的餐廳里去吃飯,回家的時候就被母親背回去,直到他漸漸長大,母親再也背不動他。 想到此,那時候的悲傷似乎已經入了骨,讓他在夢里也不由得哭了起來。 他小時候從沒有在中秋這一天哭過,相反一直很高興,因為這一天母親一定會帶他出門去吃大餐,只有長大了,他才明白,這一天母親帶著他坐在熱鬧的餐廳里心里的凄涼。 董武感受到背上的衣服濕了,宋籬低低的壓抑的哭泣聲傳入他的耳里。 這不得不讓他震驚,宋籬從白天開始一直很高興,怎么突然就哭起來了。 他把宋籬從背上放下來,然后將他扶住,宋籬本是睡著了的,此時卻醒了,紅著眼睛有些茫然地望著董武,董武眼里全是關切,伸手抹去他臉頰上的淚水,問道,“怎么了?怎么突然哭了?!?/br> 宋籬愣愣地把董武望著,似乎不太明白自己怎么就突然在這里一樣,他四處看了看,見到街道兩旁的白墻黛瓦的房子,見到天上明亮的圓月,見到一直延伸下去的青石板街道,桂花香味飄來,寂靜的夜,還有眼前的這個人。 他這才反應過來自己的處境,不由得心中一陣凄惶,突然覺得異常孤寂,他想到自己的母親,想到那個自以為是為了愛情而一生孤獨凄涼的女人,他幾乎顫抖起來,董武見他這樣悲傷的樣子,將他擁入了懷里,撫著他的背,柔聲安慰道,“不想說就算了吧!別難過了,我在!” 他的一句“我在”,似乎帶著異常堅定的溫暖人心的力量,讓宋籬突然安下心來了,聲音有些苦澀,道,“我沒有事,我做夢了,小時候,我母親也這樣背著我走在月亮底下,不過她已經死了好些年了?!?/br> 宋籬這樣突然哭起來,不用想董武也明白,宋籬一定是想家了。此時宋籬說起來,他也只是柔聲安慰他,“以后我會背著你的,會一直陪著你?!?/br> 宋籬在董武的懷里傷感了一陣,又覺得自己這樣突然變成了個憂郁的小青年不成樣子,便從董武懷里退了出來,道,“時間晚了,我們趕緊回去吧!” 董武應了,距離舅舅家里已經不遠,便牽著他慢慢走回去。 院子里舅舅舅母以及客人們還在說話,見兩人回來,便招呼著又過去吃東西,宋籬說不吃了,董武也說不用,然后因宋籬實在太困,就和宋籬回房間睡覺去了,沒有守著月亮直到子時。 中秋過后,董武又跟著舅舅和兩位客人忙了好幾天,這才和宋籬去看了那決定要買的房子,雖然宋籬覺得那房子已經不錯了,但董武似乎并不怎么看得上,也許是覺得房間太少了,而且院子也不夠大,于是這事就擱上了,要去看別的房子,董武又沒有時間,買房子的事一時便沒法定下來。 宋籬住在舅舅家里,董武回家了去處理家里的事情,本來舅舅舅母都是要宋籬一直住在他們家里的,但是宋籬心里不樂意,便找借口說想要回家去看看,畢竟出來太久了,沒回去看看就覺得心里不踏實,舅舅舅母無法,只得送他回去。 是舅母送宋籬回去的,還有付嬸兒跟著一起,小丫頭吳雪珍也要到他家去做客,加上路上保駕護航的一個鋪子里的伙計,一共是五個人。 到家的時候,正是上午,李婆婆在院子里晾青菜,這青菜晾成半干用來壓缸做成酸菜,見到一行人進來,李婆婆趕緊迎出來,高興地拉著杜氏道,“是舅母跟著宋籬來了呢。武郎去隔壁村子里辦事去了,不久就會回來?!?/br> 宋籬將從舅舅家里帶回來的東西放好,在自己家里四處看了看,到處和自己離開時沒什么變化,心里生出很踏實的感覺。 之后便是招待舅母他們坐,洗臉擦手喝茶。 春英也從自家過來了,看到好久不見的宋籬,過去就拉著他從上到下的看,感嘆道,“宋籬啊,你這是長高了不少呢?!?/br> 李婆婆在一邊說道,“她在舅母家里還不是吃得好睡得好,能不長高么?” 她這樣一說,大家就笑起來,舅母也感嘆了一句,“的確是長高了一些的樣子?!?/br> 大家都說自己長高了,宋籬自然也是很高興的,畢竟,誰想做矮子呢,更何況宋籬還想著自己要長到董武那樣高。 第八十二章 出事 能夠回家,這一天宋籬是非常高興的。 一邊招待著舅母他們,一邊將家里需要收拾的地方收拾了,李婆婆去隔壁村子里豆腐磨坊里買豆腐,還要買鮮豬rou,宋籬便cao勞著開始整治午飯,春英和付嬸兒也在廚房里幫忙。 舅母在宋籬家里到處打量了,覺得宋籬其實很會管家的,而且這些日子在她家住了這么久,他的脾性如何,能不能干,這些都是能夠看得很清楚的。 雖然董武娶宋籬的時候舅母覺得宋籬不好,非常反對,相處這么久之后,她對宋籬完全改觀了,覺得宋籬除了臉盤子太好招人了點,其他的都是好得沒話說的,不過,她找了鄰居家一個很會看媳婦懷胎的婆子給偷偷打量了宋籬,只說他腰太細身子骨太單薄,骨架也細,恐怕生子不易,雖然結果讓杜氏不太滿意,但她覺得宋籬現在年歲還小,只要好好養著,身子骨再長開一些,估計生孩子還是不會存在太大問題的。 再者,杜氏雖然覺得宋籬臉盤子過于好了,但她其實自己喜歡著呢。而且看宋籬待人處事,他雖然生得好,但他人本身并沒有想著去招蜂引蝶,為人也很爽利正直,甚至沒有別的大部分女人都有的嫉妒虛榮之心,也不好打扮,他的性格好得杜氏沒有任何話說,根本對他無從挑剔。 米飯已經在大鍋里蒸著,其他菜也處理好了,就等著李婆婆把rou和豆腐買回來了。 從他們村到隔壁石鼓村走路二十分鐘不到,而且李婆婆做事總是很麻利的,沒想到這次去買rou買了很長時間都沒回來,宋籬和春英不由得都覺得奇怪。 春英還在宋籬面前道,“難道rou賣完了,不然我娘她怎么現在還沒買回來?” 宋籬也覺得奇怪,“賣完了不買也該回來了啊,不過,以前午時去買也是有rou的,現在又不太晚,怎么會沒有了呢?!?/br> 而且石鼓村有兩個殺豬匠,供應附近三四個村的豬rou,一家賣完了另一家也會有的吧! “估摸著遇到什么事情耽擱上了?!彼位h推測道。 兩人正在廚房里說話,外面就一個人沖進他家院子里來,道,“宋小娘子是不是在?” 杜氏,以及宋籬和春英都出門去應話,杜氏先問道,“找她做什么?” 這是他們村里的李萬德,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平素和董武關系不錯,他跑進院子來,喘著氣,很是著急的樣子,看到宋籬,就趕緊道,“你家武郎出事了,在隔壁村里,你趕緊去?!?/br> 因他這一句話,所有人都驚住了。 宋籬一邊往外跑,一邊將身上的圍裙解了,李萬德在前面帶路,宋籬著急地問他,“是什么事情?” 李萬德卻皺著眉毛很為難,他沒有回答他,而是說道,“你過去就知道了,這種事我不好說?!?/br> 杜氏牽著吳雪珍也跟在后面過去,那個跟著來的吳家鋪子里的伙計也一起過去了,家里剩了付嬸兒和春英。 雖然宋籬看著瘦弱,走起路來并不慢,加上他著急,跟著李萬德走在前面甩了杜氏他們一大截路。 宋籬心里萬分煎熬,他才不見董武幾天,這才剛剛回家來,董武就出事了,而到底出的什么事情,問了李萬德,李萬德又不答,只讓他更加著急,心想能出什么事兒呢,難道是受了重傷,只是受了傷應該是去陳大夫家里,而不是去石鼓村大院子里,那么,就該不是受傷,宋籬覺得只要董武不是出了生命安全的事情他就能夠不慌張,畢竟事情總是能夠找到解決的辦法的。 石鼓村西村的大院,這里是石鼓村的一個大涼壩,大部分人家的房子都是圍著這個地方的,以此為中心,平素曬糧食也搬到這院壩來曬。 院壩正北是村子里的最大的祠堂,祠堂旁邊有用柱子支撐的一間極大的殿堂,過年過節有大事村里人請了戲班開戲便是在里面,而且還時常作為附近幾個村學子考試場所之所在,為村子里的中心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