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種田之棠梨葉落胭脂色_分節閱讀_44
院子里的那棵桃樹這些時日吸夠了水,整個兒青綠地像是要把里面的水給滴出來,上面的桃子也有幾個顯出一絲粉色來,估計再過段時日桃子也該能吃了。 院子里的青石板因為這一段時間雨水的沖刷變得異常干凈,院墻角落里的地方卻長了些青苔起來,青綠的顏色在陽光下如同翡翠一樣反射著光,宋籬將長長的竹竿一端搭在房檐下的繩子圈里,一端架在院墻上,然后把洗干凈的衣服在上面晾好,他現在身高不行,只能端了椅子來墊著才能把衣服晾上去,站在椅子上,能夠看到院墻外面,董武正在外面的菜地里搭蔬菜架子。 這么十幾天的雨,菜地里以前用竹子搭的蔬菜架子有些已經倒了,董武砍了新竹子正把那些倒了的重新架起來。 宋籬站在椅子上朝他打招呼,“董武……” 董武抬起頭來看他,宋籬只從院墻上露了一個頭出來,臉上帶著笑,那笑容在這明媚的陽光里,似乎比這雨后的陽光還要來得干凈耀眼,那黑黑的眼睛更是漂亮,董武直起身來,朝他露出個寵溺的笑容,道,“小心著點,不要摔下去了?!?/br> 宋籬笑了兩聲,朝他擺擺手,然后繼續把衣服晾好。 陽光透過衣服穿過來,宋籬抬手掩了掩眼睛,深深呼吸了一口這帶著大自然的生機的清新空氣,心里全是滿足。 晾了衣服,宋籬又拿了鐵鍬將院子里新長的青苔全都鏟掉,人小力氣也小,做事很慢,等做完,額頭上便是一層汗。 董武把菜地里的事情做完,將剩下的竹子和竹篾在房子外面的檐下放好,進院子里來正好看到宋籬拿著掃帚掃著角落里被鏟起來的青苔,看他那費勁的樣子,他幾步走過去,接過他手里的掃帚,道,“我來吧!” 宋籬只得把這掃帚給他,看董武把地掃干凈后就拿了撮箕去把垃圾裝起來提出院門去倒在大路邊上自家的地里,正好有住在旁邊不遠的嬸嬸走過,看他倒垃圾還笑著和他打招呼,“宋小娘子倒東西呢,這雨眼看著不會有了,又會大晴好些天,家里是要好好打掃來著了,我也要回去整理整理家什?!?/br> 董武的媳婦姓宋這件事很快大家都知道了,比村里別的新嫁來的媳婦兒姓什么要傳得快很多。 宋籬笑著應道,“把院子里的青苔清一清,天晴了正好,家里很多東西得拿出來曬曬呢?!?/br> 之后天氣果真就晴了,把院壩里的石頭曬干后,也該把家里柜子里的衣物棉絮之類抱到院子里架著好好曬曬了,而且,雨季之后的莊稼是長勢最好的時候,蔬菜也瘋狂地長著,根本吃不完,多的全都要做成咸菜醬菜或者曬成干菜,儲備起來,冬天蔬菜少的時候吃。 衣服和被子曬了兩天才全曬完了,棉絮掛在竹竿上,用竹篾編的拍塵的拍子狠狠地拍,看著灰塵在六月的陽光里穿過,慢慢地往地上落,宋籬覺得這也是一件舒心的事情。 抱棉絮出來晾這自然是董武做,宋籬就拿著拍子拍灰塵,然后把衣服也晾在竹竿上,竹竿上晾滿了,便鋪在用凳子架在來的干凈簸箕里,等全都晾好,院子里全是衣服棉絮和被單。 宋籬站在堂屋門口望著院子對董武道,“在柜子里時看著沒多少東西,晾出來了怎么就這么多?!?/br> 董武笑著道,“放在柜子里時是疊起來的自然就看著少了?!?/br> 宋籬回頭瞥了他一眼,心想自己當然是知道這個原因的,說那么一句話只是隨意的感嘆而已,沒想到董武還正兒八經地來回答他。 衣服棉絮之類曬完了,眼見著天氣漸漸熱起來,院子外面的幾棵榆樹長得異常茂密,上面總是有那么多蟬在叫,一天到晚沒幾個時候是清靜的。 從大路過去的稻田里稻子大多抽穗了,整個世界都是稻花香,宋籬不由想起那一句“稻花香里說豐年”的詞來,總覺得帶著一股幸福感。 等著莊稼成熟的這一段時間里,董武也沒有特別忙,大部分時間是在家里的,有時候去魚塘,還去過縣城里幾次。 宋籬按照李婆婆的指導將吃不完的豇豆都摘回家來,洗干凈后一部分用筲箕裝著直接放在太陽下曬干,曬干后收起來,說是可以用來燉rou吃,另一部分則用鹽腌了之后再晾干,之后在半干時加辣椒姜片等物一起放進咸菜壇子里,便成了咸菜豇豆,宋籬最喜歡吃這種咸菜炒的回鍋rou。 看著李婆婆將茄子切成絲曬干做成茄子酢,宋籬挺感嘆的,他記得他小時候母親也喜歡吃這東西,但是她并不會自己做,便到一個有些遠的菜市場里去買,宋籬那時候十分奇怪他母親怎么找到那個地方有賣茄子酢,因為這種手藝似乎并不是那么流行,會做這種酢菜的人并不多。 而家里瘋狂生長的黃瓜除了拿來生吃和炒菜外,大多也被李婆婆做成了咸咸辣辣的黃瓜醬。 而泡菜壇子里似乎什么都有,李婆婆能夠將一切能吃的東西往里面泡,甚至她還把李子泡在里面,已經長老的莧菜桿她也能夠泡進去,于是早上吃早飯的時候,多是玉米稀飯就著泡菜吃,不過董武心疼他,幾乎每天早上都會特地煮蛋給他,或者是雞蛋或者是鴨蛋,有時候是咸蛋,宋籬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他雖然每頓飯量都不太大,但是卻總是餓得很快,晚上有時候還會餓得睡不著,董武便起床去給他煮碗煎蛋面吃。 家里米吃完了,從谷倉里舀了谷子出來去碾成米粒,董武開了谷倉從里面抱出一只小壇子,宋籬站在旁邊接住了,道,“里面是什么呢,怎么放在谷倉里了?!?/br> 董武也不知這是什么,接過去聞了聞蓋子,道,“這里面是酒,誰把酒壇子放在谷倉里了?!?/br> 宋籬道,“我沒放,要是你也沒放,那就該是李婆婆放進去的吧!” “她把酒壇子放在里面做什么?”董武說著,見到宋籬臉上神色有些變化,便露出微笑來,“怎么,是你放的,想起來了?” 宋籬臉上現出愁苦的神色來,道,“我想起來了,上次那位吳錦文到我們家來的時候,李婆婆教我用剩的米飯做了醪糟,便放在這谷倉里了,我一直忘了這事兒,李婆婆怕是以為我們已經拿出來吃了,便也沒說,這都在里面放了一個多月了吧,還能吃不能吃??!” 那么多米飯,還放了桂花蜜餞進去,要是不能吃了,真是浪費啊。 宋籬心疼不已,抱著壇子到廚房里去,用帕子擦干凈了壇子外面,董武也跟著他過去看,道,“不能吃了就算了,下次再做就是?!?/br> 宋籬雖然應著,但是臉上的那種心疼神色是掩也掩不住。 董武把壇子口子上包的很厚的幾層布給揭開,一揭開便是撲鼻的酒香,宋籬一驚,把眼睛湊到壇子口去看,看到里面并沒有長霉,而是有很多水,原來的米全都成了絮狀一樣,董武用勺子來舀了一勺子進碗里,又把壇子在陽光下仔細看了,笑道,“倒是沒壞,放這么久早成了米酒了?!?/br> 宋籬覺得高興不已,壇子里的米酒帶著酒香和桂花香,甜絲絲的,他端著碗喝了一口董武舀出來的米酒和發酵過的米飯,即使沒有放糖,也很甜很香,他笑意盈盈地望向董武,道,“好喝,你要嘗嘗么?” 便端著碗湊到董武的嘴邊去,宋籬那美好的純凈笑容只看得董武的心都要化掉了,愣愣地就著宋籬的手喝了里面的米酒,也笑了,道,“的確好喝?!?/br> 宋籬馬上道,“我們晚上就喝這個米酒好了,你昨天提回來的魚還沒吃,正好用來用油煎過了下酒?!?/br> 宋籬前世并不是好酒之徒,和董武一起過日子后,董武喝酒的時候他也從沒有要求過要喝,但這次這個米酒實在太香了,讓他聞著香味就直流口水。 董武把壇子繼續封起來,放進廚房里的柜子里,道,“去把米碾好了就回來做飯吧!” 董武用一只細篾的大背簍背了一簍谷子去村子里的碾房,宋籬跟在他身后把門鎖了也一起去。 碾房在村子西邊主院的后面一點,有一條小河溝從山上流下來,正好在這里形成較大落差,村子里就在這里修了一個水車碾房,去碾糧食便給一點錢,這些錢最后也用于這碾房的修繕,它算是這個村里的公共設施之一。 從村子里走過的時候,遇到的人都得打一聲招呼,宋籬在這里的一段日子里,也見過好些人了,不少人他還能叫出稱呼來。 小孩子們總是比較活潑的,成群結隊跟著兩人后面一起去碾房,一直跟到碾房門口才散去,宋籬自然以為這些孩子是貪玩,董武卻明白他們都跟著來看漂亮娘子的,雖然心下不喜,但也不好趕他們走。 碾房里已經有人在用,正好是比較熟悉的六嬸子,因這村子里90%以上都姓李,見到的有一定歲數的婦人大多該叫嬸子,故而宋籬見到她們問一聲嬸嬸好總是對的。 六嬸兒在掃谷子,她家的二兒子李萬林正在車著風車,李萬林就是以前給宋籬送梔子花的那個十二歲男孩兒,此時看到宋籬跟著董武一起進碾房來,被宋籬的眼睛望過去,他臉瞬間就紅了,然后垂著頭開始拼命地轉著風車,這個風車是用來把米和谷殼給分開的,谷殼密度比米粒要小,在風車里就能夠和米粒分開,他這樣一拼命轉動風車把手,就把米粒也轉到谷殼里面去了,他母親過來一看到,馬上給了他一個栗子,罵道,“你這么死命轉做什么,米都和谷殼一起出去了?!?/br> 李萬林咬著唇低著頭開始慢慢轉風車把手,宋籬卻看到他耳朵也紅了。 六嬸兒用完碾磨,便輪到董武用,宋籬剛才看著六嬸兒做過,便明白是怎么cao作,也幫著董武做事。 地上是很大一個圓形的圓潤溝槽,石盤被水車的作用推動著從溝槽里一圈圈轉過,能夠把溝槽里放著的谷子給碾破開,谷殼和米粒便分開了。 但是要是碾得過了米粒就會被壓碎,所以,石盤碾過就要把谷子和米粒掃出來,然后加新的谷子進去,宋籬幫著加谷子,董武就用特制的掃把把米粒掃出來。 水流的聲音,水車轉動的吱嘎聲和石盤在石槽里滾動的聲音響在這碾房里,宋籬做了一會兒事就覺得腰酸了,董武看他蹙起眉頭很難受的樣子就讓他坐到一邊的凳子上去休息一會兒,他一個人也能把兩個人的事情有條不紊地做好。 清涼的風吹過來,帶來梔子花的香味,還夾雜著淺淺的荷香,宋籬從碾房窗子探出頭去,外面不遠處有一個池塘,池塘里種著蓮藕,荷葉隨風晃動著,荷花此時還沒有盛開,但已經有不少花骨朵,宋籬高興地道,“董武,那里有荷花呢?!?/br> 董武看了他一眼,道,“再過一段時間荷花才能開得盛,到時候你再來看吧?!?/br> 宋籬說荷花的時候,還在轉風車的李萬林就回頭看了他一眼,只看到宋籬趴在窗口的側影,風吹動他的頭發,淺淡的陽光映在他的身上,他看過的畫里最漂亮的人也沒有他來得好看。他正看得入迷,突然感受到了董武的目光,不由得臉馬上一紅,趕緊回過神去繼續轉風車,不敢再看宋籬。 宋籬看了一陣荷塘,又回過頭來說道,“哪里有一株梔子花樹么,這里一直有梔子花的香味?!?/br> 聽宋籬說梔子花,李萬林就又偷偷側過頭來看他,收拾著米粒的六嬸兒說道,“這邊萬才家里有一株梔子花樹,還是當年在我家來分的枝去插枝,現在那樹都長得不小了,這碾房里也能聞到香味。只是現在時節已經要過了,梔子花沒有好看的苞了,賣不出什么錢來了?!?/br> 宋籬應了一聲,便又問起如何分枝插種,六嬸兒便叨叨絮絮地說了一通,直到他們把風車也用完了,她背了米,李萬林背了粗糠回家去。 李萬林離開的時候還回頭多看了他幾眼,看到宋籬回望過去他又不敢看了,只背著東西也健步如飛地跑掉了。